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考察(3/3)

,我们对照了一下《现代战争可能出现的模式》一书,发现德军目前存在一种盲目乐观的可能性。”

“哦,说的具体一点。”杨志笑道。

“我们以为当今的欧洲已经和十年前不一样了,速射炮和自动武器的大量装备,堑壕战的产生,从军事角度上来说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盟体系的建立,一个国家遭到重创,他的盟友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会出兵援助。这样一分析,欧战一旦爆发,结果只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蔡锷的这个分析结果,很大程度上受了《现在战争可能出现的模式》一书的影响,这本书是沈从云亲自监督并撰写了一部分稿子,由政训部出面,结合日俄战争的一些战例编写而成,然后下发到部队的各级军官手里。

沈从云凭着对历史的超前理解,对未来的战争模式可以说了如指掌。拿出来的观点自然是很有说服力的。当然了,这些观点也就是中国军队的军官们能接受,在他们看来沈从云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所以沈从云亲自监督编撰的书,其中的观点对军官们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德军方面因为中国军队中大量德国军人的存在,这本书也是能看的到的,看到并不等于就能接受不是?普法战争将法国人踩在脚底下的德军,哪里会把法军当盘菜?心理上的巨大优势,自然对沈从云提出的观点有所保留了。

“我们在德国的时候,也和一些德国军官争论过这个话题,他们一致认为,法国陆军只是二流军队,英国、俄国的陆军,只能算是三流军队,一旦遭遇德军必将遭遇惨败。所以,他们非常有信心打赢战争。”冯玉祥插了一句,李烈钧也忍不住接过话道:“德国军队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俄军连中国军队这个德国的学生都打不过,实际上可能连三流的军队都算不上。”

杨志和沈一阳听的也来了兴趣,属下能有这种态度,心里都非常的高兴,不由的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讨论很快就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北京,总统官邸内。

唐绍仪皱着眉头坐在沈从云的对面,两人正在就中英、中法之间的谈判交流意见。

“大人,法国人一再强调要我们先加入协约国,然后再退出西贡,英国人也是这个意思才肯交还海关的控制权。”唐绍仪脸色阴沉的说着,最近的谈判可真的不怎么顺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