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在众人目瞪口呆地时候,冲到徐一凡的面前,多少有点失态的拉着徐一凡就往外走道:“走,带我去见霍兰先生。”
潜艇部队的码头,在军港的一个角落里,目前还不到一百人的规模,这样的编制在海军之中,用一个少校来领衔,多少有点资源浪费了。现年57岁的霍兰,此刻正在夕阳中默默地注视着港湾内停泊地潜艇。
霍兰-型潜艇,1898年设计成功千瓦45马力)汽油发动机和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机。这是采用双推进最新式的潜艇,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里,续航能力1000海里。水下潜航时,以蓄电池为动力,航速每小5海里,续航能力50海里。该艇共有5艇员,武器为一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有3鱼雷)和2门火炮(向前、向后各1门),火炮瞄准靠操纵潜艇艇体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潜迅速,机动灵活。
这样一个领先时代地设计无疑是天才的设计,可惜霍兰的发明,在美国海军并不受欢迎不说,而且还受到了憎恶。伟大的发明家还被冠以“骗子”“白痴”等头衔,受到了恶毒的攻击。
就在霍兰赶到绝望和愤怒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中国海军向美国采购20艘霍兰设计的潜艇不说,还提出高价引进潜艇技术和由于沈从云的先知先觉,霍兰的发明才没有被埋没,并却很快有造船厂提出合作生产,当然美国海军对于霍兰这个放弃合作的对象,依然是采取了恶劣的态度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军方提出购买霍兰的专利谈判的破产,没办法跟沈从云交差的美国制造商,正在为大把美元搞不到手痛苦的时候,霍兰则主动提出跟随交货的潜艇到中国的想法。
霍兰是出于对自己的发明的热爱,还有对中国这个识货的卖家的赏识,才产生来中国看看的念头的。可恶的美国军方,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用限制霍兰离境为条件,逼着霍兰签署了发明专利转让的合约,转手高价卖给了中国。
当然这些都不是霍兰关心的事情了,霍兰来到中国的半年内,更多的是把精力倾注在潜艇的性能提高上。事实上只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才能确定一款潜艇的性能是否优良。来到中国后,霍兰几乎每天都泡在潜艇上,他是以专家的身份要求上艇的,潜艇部队又是个清水衙门,刘步蝉等人才不管呢,徐一凡对一个专家的出现自然是拍手欢迎,毕竟潜艇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个专家在部队里,对以快速形成战斗力是有绝对的好处的。
沈从云急急忙忙的出现在潜艇部队的码头外时,站岗的士兵瞪着眼睛端着枪对着沈从云喊:“谁,干啥的?给我站住。”
能进入潜艇部队的,都是一些在各舰上混的不好的刺头,既然徐一凡这个刺头在这里当家,干脆大家都找各种接口,把刺头都集中到一起来,眼不见心不烦不是。
沈从云对于哨兵的警惕非常满意,回头对徐一凡说:“搞定他。”
徐一凡马上上前道:“瞎了你的狗眼了,是我啊,赶紧去找霍兰先生来。”
哨兵一看是徐一凡,收起枪,毫不在意的笑道:“头,我看你是糊涂了吧?哪里还用找哦,在码头上呢。”当着沈从云的面,手下这么不给面子,徐一凡多少有点恼怒,狠狠的瞪了哨兵一眼道:“没大没小的,回头看我怎么拾掇你。”
徐一凡说罢,回头朝沈从云笑了笑道:“霍兰先生应该在码头上,我这就带您去。”
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道:“徐一凡,你手下的兵可不挺冲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