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呼之变天chu(5/6)

姓地举报,两江三省先后十几个官员被沈从云拿下,反正都是些屁股不干净的,沈从云拿下后罪名都是现成的。在这些官员的接替人选上,慈禧又一次表现出对沈从云的忍让,基本上沈从云提名的官员。都顺利的通过了。

慈禧的连续忍让。让沈从云看清楚了一个事实。京城里现在已经闹腾地相当厉害了,尤其是翁同龢为首地帝党,利用强学会地报纸,大肆宣扬维新,宣扬学习英国、学习日本。什么意思?还不是要为光绪夺权造势?

沈从云在对待光绪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距离,从来不公开见帝党的人。虽然沈从云也喊了两嗓子要维新。不过还是加上了一句“维新之事,还应谨慎,纵览西方各国模式后,取起可用着为之,不可事事照搬。”

至于梁启超后谭嗣同,多次求见沈从云,都被沈从云拒绝了。

光绪在通过翁同龢的专呈。三次拜读康有为的上书后。屡次想召见康有为而因品级问题而不能成,后来还是奕譞出了个主意,光绪想问点啥。就让大臣传话给康有为。

这样的一个方式,在1898年1月24日这一天,造就了历史上康有为舌战群贵的一幕。

西花厅!西游归来地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刑部尚书廖恒寿、户部侍郎张荫衡等五人,作为皇帝传话的代表,在这里等待这康有为的到来。

荣禄首先发难道:“祖宗之法岂可随意改变?”很明显,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渣。

康有为早有准备,料到会有人拿祖宗来压人,淡然笑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留下的疆土的,如今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沈从云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也不是祖宗之法里就有的,而是后来根据需要增加的,可加,祖宗之法还是可以改地。”

荣禄被康有为地话说的脸红脖子粗的,偏偏没话来反驳对方。好在这时候廖恒寿接过话来,问康有为道:“如你所眼,变法当从何入手?”

这个问题,是康有为思索了很久地问题,自然也早有准备,抗有尤为不卑不亢的答道:“从法律、官制入手。君不见甲午年间,沈从云部之新军,完全模仿德国军队的官制,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反观北洋旧军,一触即溃,可见新胜旧也。”

康有为这句话,就等于是揭李鸿章的伤疤了。按理说,李鸿章骨子里还是赞同国家要进行适度的变革的,不过改革官制这一项,并没有在李鸿章的考虑范围内。

加上康有为说到了李鸿章的痛处,李鸿章自然很不爽的怒而诘问:“难道六部都可以全部撤了?国家也不要法律了?”

康有为针锋相对的回答道:“当今天下,列强并举,已经不再是大一统时代了。现有法律官制,实乃国家危亡之根源,自当废除,即便旦夕之间不可尽废,亦当酌情改之,新政方可为也。”

翁同龢心里对变法不变法的,倒并不特别的坚决,翁同龢在乎是,通过变法帮助光绪走上权利的巅峰,自己跟着水涨船高。

翁同龢自然也是要提问的,他问的是:“变法所需款项,从何而来?”

康有为道:“发行纸币,效仿法国之印花税,印度之田税。只要改革了制度,税收比当前多十倍。”

听到这里,荣禄听不下去了,想臭骂一通,又显得有失体面,干脆站起拂袖而去。

荣禄走了,康有为反而越说越来劲了,拿出自己编写的《日本明治变政靠》《俄彼得大帝变政记》,疯狂鼓吹中国应当学习日本俄国。

南书房!翁同龢站在光绪面前,总算是说了一句实话道:“康之才胜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