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太祖皇帝先至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举城降,上瓦桥关。内斌,平州人也。
初,翰林学士常梦锡知宣政院,参预机政,疾齐丘之党,数言于唐主曰:“不去此属,国必危亡。”与冯延己、魏岑之徒日有争论。久之,罢宣政院,梦锡郁郁不得志,不复预事,日纵酒成疾而卒。及齐丘死,唐主曰:“常梦锡平生
杀齐丘,恨不使见之!”赠梦锡左仆
。
丙戌,诏凡诸课
及俸
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
李玉至长安,或言“蜀归安镇在长安南三百馀里,可袭取也。”玉信之,牒永兴节度使王彦超,索兵二百,彦超以为归安阻隘难取,玉曰:“吾自奉密旨。”彦超不得已与之。玉将以往,十二月,蜀归安镇遏使李承勋据险邀之,斩玉,其众皆没。
辛卯,上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庚戌,命李重将兵
土门,击北汉。辛亥,以侍卫
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
署,义成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
署,各将
兵以戍之。壬
,上自雄州南还。己巳,李重
奏败北汉兵于北井,斩首二千馀级。甲戌,帝至大梁。
辛亥,南汉葬文武光明孝皇帝于昭陵,庙号中宗。
庚申,枢密使王朴卒。上临其丧,以玉钺卓地,恸哭数四,不能自止。朴刚而锐
,智略过人,上以是惜之。
初,有司将立正仗,宿设乐县于殿,帝观之,见钟磬有设而不击者,问乐工,皆不能对。乃命窦俨讨论古今,考正雅乐。王朴素音律,帝以乐事询之,朴上疏,以为:“礼以检形,乐以治心;形顺于外,心和于内,然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是以礼乐修于上,而万国化于下,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用此
也。夫乐生于人心而声成于
,
声既成,复能
人之心。昔者黄帝
九寸之
,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
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遭秦灭学,历代治乐者罕能用之。唐太宗之世,祖孝孙、张文收考正大乐,备八十四调。安、史之
,
与工什亡八九;至于黄巢,
尽无遗。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
《考工记》,铸镈钟十二,编钟二百四十。
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虽有钟磬之状,殊无相应之和,其镈钟不问音律,但循环而击,编钟、编磬徒悬而已。丝、竹、匏、土仅有七声,名为黄钟之
,其存者九曲。考之三曲协律,六曲参涉诸调。盖乐之废缺,无甚于今。
初,唐太傅兼中书令楚公宋齐丘多树朋党,以专固朝权,躁
之士争附之,推奖以为国之元老。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征古恃齐丘之势,尤骄慢。及许文稹等败于紫金山,觉与齐丘、景达自濠州遁归,国人忷惧。唐主尝叹曰:“吾国家一朝至此!”因泣下。征古曰:“陛下当治兵以扞敌,涕泣何为!岂饮酒过量邪,将
母不至邪?”唐主
变,而征古举止自若。会司天奏:“天文有变,人主宜避位禳灾。”唐主乃曰:“祸难方殷,吾
释去万机,栖心冲寂,谁可以托国者?”征古曰:“宋公,造国手也,陛下如厌万机,何不举国授之!”觉曰:“陛下
居禁中,国事皆委宋公,先行后闻,臣等时
侍,谈释、老而已。”唐主心愠,即命中书舍人豫章陈乔草诏行之。乔惶恐请见,曰:“陛下一署此诏,臣不复得见矣!”因极言其不可。唐主笑曰:“尔亦知其非邪?”乃止。由是因晋王
镇,以征古为之副,觉自周还,亦罢近职。钟谟素与李德明善,以德明之死怨齐丘。及奉使归唐,言于唐主曰:“齐丘乘国之危,遽谋篡窃,陈觉、李征古为之羽翼,理不可容。”陈觉之自周还,矫以帝命谓唐主曰:“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唐主知觉素与续有隙,固未之信。钟谟主覆之于周。唐主乃因谟复命,上言:“久拒王师,皆臣愚迷,非续之罪。”帝闻之,大惊曰:“审如此,则续乃忠臣,朕为天下主,岂教人杀忠臣乎!”谟还,以白唐主。唐主
诛齐丘等,复遣谟
禀于帝。帝以异国之臣,无所可否。己亥,唐主命知枢密院殷崇义草诏暴齐丘、觉、征古罪恶,听齐丘归九华山旧隐,官爵悉如故;觉责授国
博士,宣州安置;征古削夺官爵,赐自尽;党与皆不问。遣使告于周。
二月,丙朔,命王朴如河
行河堤,立斗门于汴
。壬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
。甲申,命
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大梁城东导汴
于蔡
,以通陈、颍之漕,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发畿内及
、亳丁夫数千以供其役。
戊申,孙行友奏易州,擒契丹刺史李在钦,献之,斩于军市。
十一月,庚戌,敕窦俨编集《大周通礼》、《大周正乐》。
,正月,癸丑,审琦醉熟寝,妾取审琦所枕剑授友
而杀之,仍尽杀侍婢在帐下者以灭
。后数日,其
守忠始知之,执友
等C061之。
甲辰,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城降。正月,乙巳朔,侍卫亲军都挥使、天平节度使李重等始引兵继至,契丹瀛州刺史
彦晖举城降。彦晖,蓟州人也。于是关南悉平。
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馀顷,今行得羡田四万二千馀顷,敕减三万八千顷。诸州行田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
臣光曰:或问臣:五代帝王,唐庄宗、周世宗皆称英武,二主孰贤?臣应之曰:夫天所以统治万国,讨其不服,抚其微弱,行其号令,壹其法度,敦明信义,以兼
兆民者也。庄宗既灭梁,海内震动,湖南
氏遣
希范
乙未,大治军,分命诸将
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
署,太祖皇帝为
路都
署。丁酉,上御龙舟沿
而北,舳舻相连数十里。己亥,至独
,溯
而西。辛丑,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自是以西,
路渐隘,不能胜
舰,乃舍之。壬寅,上登陆而西,宿于野次,侍卫之士不及一旅,从官皆恐惧。胡骑连群
其左右,不敢
。
“陛下武功既著,垂意礼乐,以臣尝学律吕,宣示古今乐录,命臣讨论。臣谨如古法,以秬黍定尺,长九寸径三分为黄钟之,与今黄钟之声相应,因而推之,得十二律。以为众
互
,用声不便,乃作律准,十有三弦,其长九尺,皆应黄钟之声,以次设
,为十一律,及黄钟清声,旋用七律以为一均。为均之主者,
也,征、商、羽、角、变
、变征次焉。发其均主之声,归于本音之律,迭应不
,乃成其调,凡八十一调。此法久绝,
臣独见,乞集百官校其得失。”诏从之,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乙丑,唐主复遣礼侍郎钟谟
见。
甲,诏以北鄙未复,将幸沧州,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扞西山路,以宣徽南院使吴廷祚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三司使张
权大内都
署。丁卯,命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等将
陆军先发。甲戌,上发大梁。
◎ 显德六年己未,公元九五九年
丙午,宴诸将于行,议取幽州。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
。”上不悦。是日,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
先发,据固安。上自至安
,命作桥,会日暮,还宿瓦桥,是日,上不豫而止。契丹主遣使者日驰七百里诣晋
,命北汉主发兵挠周边,闻上南归,乃罢兵。
唐宋齐丘至九华山,唐主命锁其第,墙给饮
。齐丘叹曰:“吾昔献谋幽让皇帝族于泰州,宜其及此!”乃缢而死。谥曰丑缪。
平卢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陈王安审琦仆夫安友与其嬖妾通,妾恐事
,与友
谋杀审琦,友
不可,妾曰:“不然,我当反告汝。”友
惧而从之。
夏,四月,庚寅,韩通奏自沧州治契丹境,栅于乾宁军南,补坏防,开游
三十六,遂通瀛、莫。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也,安有
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闻王师将伐蜀,请以军趣三峡,诏褒之。
己酉,以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之。以益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县隶之。发滨、棣丁夫数千城霸州,命韩通董其役。
六月,乙亥朔,昭义节度使李筠奏击北汉,辽州,获其刺史张丕。丙
,郑州奏河决原武,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发近县二万馀夫
之。
丙午,蜀以峡路巡检制置使彦俦为招讨使。
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贡,请置
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戊寅,诏报以“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未可改图。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唐主遣其
纪公从善与钟谟俱
负,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曏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它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
孙计。”谟归,以告唐主。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乙酉,蜀主以右卫圣步军都指使赵崇韬为北面招讨使,丙戌,以奉銮肃卫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孟贻业为昭武、文州都招讨使,左卫圣军都指挥使赵思
为东面招讨使,山南西
节度使韩保贞为北面都招讨使,将兵六万,分屯要害以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