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欧百家姓(2/2)

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二十五位,人约一百零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总数的0。067%左右,望族渤海郡。欧姓(欧姓、区姓、姓)列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据公安2009年份证数据库数据,欧姓氏排名为60-70位,为300万人-500万人。其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据《姓谱》载,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亭(浙江湖州),其孙以此地名为姓。欧伟 在(公元前313—)称帝,欧摇 在(公元前232—)称帝,欧建在(前176—前163 )(—称帝)。

迁徙分布

五百,赐紫金鱼袋,赠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长沙乡书堂山。夫人徐氏,生四:长卿、肃、、通。《唐书》有传。

今湖南省的长沙市、浏市、隆回县、东安县、宁乡市、衡市、攸县、常宁县、宁远县、永州市新田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县,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市、信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晋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新建县、萍乡市、新余市、彭泽县、星县、宜市、赣州市、吉安市、乐安县、永新县龙源镇、永丰县、万载县,四川省的绵市、遂宁市、资市、什邡县、资中县,重庆开县、铜梁,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山东省的招远市、枣庄市薛城区,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市、江门市、河源县、揭市惠来县,安徽省的阜市、滁州市、宿州市萧县的欧集,欧村,湖北省的荆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潜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柳州市县、滕县,河南省的新郑市,等地,均有欧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欧氏族为欧修长发的后裔,而江苏省欧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市在籍的欧氏族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通(公元620——691年):字通师,一字通之。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询之。唐武则天宰相。曾任中书舍人、殿中监、夏官尚书等职,封渤海。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初拜兰台郎,迁驾郎中。仪凤中,迁中书舍人,怀州刺史,卫尉卿。居母丧,诏夺哀,每朝徙跣及门,夜值籍蒿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毡絮潜置席下,通觉,即撤去。累迁殿中监、兵尚书、太常卿、刑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封渤海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则天武后,废中宗立武承嗣,独立不语,洒泪谏。忤旨被害。神龙初,奉敕清雪。复官爵,还家产,特立庙祀荫。一官爵继嗣。通早孤,母徐教以书父书。惧其堕业,尝余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摹数年,书亚于询。父齐名,号大小欧。晚自矜重,以狸毫为笔,伏以兔毫,皆犀象,非是未尝书。夫人胡氏,生三:幼明、幼让、幼咸(因员公、从弟欧王氏无,承父命特继福建晋江潘湖欧韶为嗣)。《唐书》有传。(摘自《中国历代宰相志》第199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