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献对魏献
说:“与其在成周戍守,不如增筑那里的城墙。天
已经说了话,即使以后有事,晋国可以不参加。服从天
的命令,使诸侯缓一
气,晋国就没有忧患了。不致力去
这件事,又去从事什么?”魏献
说:“好。”派伯音回答说:“天
有命令,岂敢不承奉而奔走报告诸侯,工作的
度和工程量的分
,听周天
的命令。”
赵简问史墨说:“季氏赶走他的国君而百姓顺服他,诸侯亲附他,国君死在外边而没有人去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史墨回答说:“事
的存在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辅佐。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
有左右,各有
偶,王有公,诸侯有卿,都是有辅助的。上天生了季氏,让他辅佐鲁侯,时间已经很久了。百姓顺服他,不也是很合适吗?鲁国的国君世世代代放纵安逸,季氏世世代代勤勤恳恳,百姓已经忘记他们的国君了。即使死在国外,有谁去怜惜他?社稷没有固定的祭祀人,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诗》说:‘
的堤岸变成
谷,
的谷地变成山陵。’三王的
孙在今天成了平民,这是主人所知
的。在《易》的卦像上,代表雷的《震》卦在《乾》卦之上,叫
《大壮》,这是上天的常
。以前的成季友,是桓公的小儿
,文姜所
的儿
。刚刚怀
就占卜,卜人报告说:‘生下来就有好名声,他的名字叫友,成为公室的辅佐。’等到生
来,和卜人所说的一样,在左手掌上有个‘友’字,就以此命名。后来在鲁国立下大功,受封在费地而
了上卿。一直到文
、武
,世世代代增加家业,不废弃过去的功业。鲁文公去世,东门遂杀死嫡
,立了庶
,鲁国国君在这时就失掉了国政,政权落到了季氏手中,到这一位国君已经是第四代了。百姓不知
有国君,凭什么得到国政?因此
国君的要谨慎地对待
和名位,不可能随便拿来借给别人。
冬季,十一月,晋国的魏舒、韩不信到京师,在狄泉会合诸侯的大夫,重温过去的盟约,而且命令增筑成周的城墙。魏舒面朝南,卫国的彪傒说:“魏一定要有大灾难。逾越本分而颁布重大的命令,这不是他能承担得了的。《诗》说,‘恭敬地对待上天的怒气,不敢轻慢。恭敬地对待上天的变异,不敢任意放纵’,何况敢逾越本分而去
大事呢?”
十四日,士弥牟为成周城墙的工程设计方案,计算长度,估计低,度量厚薄,计算沟渠的
度,考察用土的数量,商计运输的远近,预算完工的日期,计算人工,考虑
材,记载所需要的粮
,以命令诸侯服役。
照情况分
劳役和工程地段,记下来
给诸侯大夫,而归总
到刘
那里。韩简
监工,以此作为既定方案。
也已经五年。我本人没有一天忘记这个,忧心忡忡地好像农夫的盼望丰收一样,提心吊胆等待收割时候到来。伯父如果施放大恩,重建文侯、文公的功业,缓解周室的忧患,向文王、武王求取福佑,以巩固盟主的地位,宣扬名,这就是我本人很大的愿望了。从前成王会合诸侯在成周筑城,以作为东都,尊崇文治。现在我想要向成王求取福佑,增修成周的城墙,使戍守的兵士不再辛劳,诸侯得以安宁,把坏人放逐到远方,这都是晋国的力量。谨将这件事委托给伯父,让伯父重新考虑,以使我本人不致于在百姓中召致怨恨,而伯父有了光荣的功绩,先王会酬谢伯父的。”
十二月,鲁昭公生病了,把东西普遍赏赐给大夫们,大夫们不接受。赏赐给家
一对玉虎、一只玉环、一块玉璧、又轻又好的衣服,
家
接受了。大夫们也都接受了赏赐。十四日,昭公死了,
家
把赏赐给他的东西还给
理府库的人,说:“我之所以接受是不敢违背国君的命令。”大夫们也都归还了赏赐的东西。《
秋》记载说“公薨于乾侯”,这是说他死的不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