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儿子们说:“这些是卖宅子的人,当然应该坐在造宅子的人之下。”郭进死后没多久,他的宅子果然为他人所有,现在资政殿学士陈彦升的宅子,就是郭进旧府第的东南角。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任命书下达之日,李昌武为翰林学士,正当入对皇上。皇上对他说:“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授仆射之官。今天任命敏中为此官,这是不寻常的任命,敏中应该很高兴。”昌武回答说:“臣今天从一大早就等候入对,也不知道宣布任命诏书的事,不知敏中现在是什么情况。”皇上说:“敏中门下,今天祝贺的客人一定不少。您去看看,明天再来告诉我,不要说是朕的意思。”昌武等丞相回府,就去见他。丞相正谢绝客人,门栏内悄无一人。昌武与向公亲近,径直入府中见他。说了会话,才慢慢祝贺说:“今天听说降麻,士大夫莫不欢喜欣慰,朝野相庆。”向公不表态,只是唯唯诺诺地漫应着。昌武又说:“自皇上即位以来,未尝除授仆射,这是不同寻常的任命。除非功勋德望隆重,皇上眷顾依靠不同一般,又怎能有这样的任命?”向公还是不置可否地漫应着,昌武到底揣摩不透他的心情。昌武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的勋劳德业之盛、礼遇受命之重,向公仍然唯唯不做声,最终也没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话。昌武出来以后,又让人到向公的厨房中,问今天有没有亲戚朋友的饮食宴会,也寂静无一人。第二天昌武再入对,皇上问:“昨天见到敏中了吗?”昌武回答说:“见到了。”皇上又问:“敏中的心情怎样?”昌武就详细地回答了他所见到的情况。皇上笑笑说:“向敏中大耐官职。”(向文简拜仆射的年月,未曾著录于国史。熙宁年间,有机会见到《中书题名记》载:“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而《枢密院题名记》又载:“天禧元年二月,王钦若加右仆射。”)
晏元献公还是童子时,张文节就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京城。正值殿试进士,皇上便令晏公就试。晏公一见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作过此赋,有赋的草稿还在,请另外命题。”皇上极喜欢他的不隐瞒。等到晏公为馆职,当时天下太平,允许各部门臣僚同事选择胜地聚会宴饮。当时文馆的侍从士大夫各为宴集,以至街市楼堂酒肆,往往都供设帷帐成为游乐憩息之所。宴公是时贫困异常,不能出游,独自在家中与兄弟们讲学读书。有一天,朝廷选东宫官,忽然宫中传出皇上的批示,授晏殊为此官。执政大臣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第二天入见皇上核实,皇上解释说:“近来听说馆阁臣僚无不嬉戏游乐、宴会赏景,流连尽日又继以夜晚,只有晏殊闭门不出而与兄弟们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晏公既受命为此职,得以入见皇上,皇上当面向他说明除授他为东宫官的用意。晏公语言质朴,就说:“臣并非不喜欢宴集游乐,仅仅是因为贫困,没有游乐的条件。臣要是有钱,也会参加,只是无钱不能出门。”皇上更欣赏他的诚实,认为他懂得事君的大体,眷顾关注日益深厚。到仁宗朝他终于获得重用。
石曼卿(延年)嗜酒而喜欢豪饮,与平民刘潜为友。在曼卿为海州通判时,刘潜曾去拜访他,他到石闼堰迎接,遂与刘潜痛饮。半夜酒要喝光了,他见船中有一斗多的醋,就倒入酒中,一并饮了起来。到第二天,酒和醋都喝了个光。他每与客人痛饮,或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自戴枷锁而就座,称之为“囚饮”;或爬到树梢上喝酒,称之为“巢饮”;或用禾秸把身子捆起来,伸出头喝酒,喝完一杯再把头缩回去,称之为“鳖饮”其狂荡放纵大都像这样子。他的官署后面有个小庙,他常常躺在那里,名之为“扪虱庵”没有一日不醉。仁宗爱惜其才能,曾对辅政大臣说,希望延年戒酒。延年闻知,就不再饮酒,竟因此成疾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