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可说的。衹是成帝年间,外戚王氏家中的宾客盛极一时,而楼护是其中的统帅。等到王莽上台时,诸公之间又以陈遵最有势力,而里巷中的侠士则以原涉为首领。
朱家,鲁国人,与高祖生活在同时代。鲁国人都以信奉儒教而著称,而朱家却以爱好游侠而闻名。他所收养的侠客豪士有上百人,另外还有许多平庸之人就更是不可胜数。但是他始终没有自我炫耀,一切施舍,惟恐被传扬出去。周济他人,则先从贫贱者开始。以致他自家却穷得找不出多余的财产,衣服衹用素布,吃饭则不讲究味道,出门也衹乘小牛车而行。专爱急人所急,把别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虽然暗中帮助季布解脱了厄运,但等季布发达以后,却再也不去相见。所以关东一带,没有人不希望与他结交。楚国的田仲以游侠闻名,拜朱家为义父,自以为自己与叁塞相比,实在望尘莫及。旦世死后,又出了一个赵孟。
剧孟,洛阳人。周人以经商为资本,剧孟却以豪侠著称。吴、楚叛乱时,条侯任太尉,乘传车到东方出任大将军,刚到河南,便得到了剧孟。他高兴地说:“吴、楚想成大事业却不去求得剧孟,我知道他们是不能成功的。”当时天下一片骚乱,大将军得到了剧孟就好像夺取了一个敌国一样。剧孟的品行酷似朱家,而又喜好赌博,多与少年一同游戏。然而剧孟的母亲去世,从远方来送殡的车有上千乘之多。等到剧孟死去,家裹却没有什么钱财了。还有符离王孟,也因豪侠之名著称于江淮之间。当时济南的墒稀⒊驴さ闹芊粢惨院老牢琶。景帝听说了他们,便派人把他们这一类人通通杀了。后来,伐郡的诸家白氏、梁国的韩毋辟、阳翟的薛况、陕地的寒孺等,也纷纷地复出为有名的豪侠。
郭解,河内郡轵县人,是温地善相人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以侠士为业,孝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性格沉静而勇悍,不爱饮酒。他年少时阴狠暴躁,一有不快,就动武杀人,被他伤害的人很多。他能不惜性命地去血报私仇,还藏匿亡命之徒,进行抢劫盗窃活动,没事时就铸假钱、掘坟墓,其劣迹不可胜数。亏得有上天保佑,他在危急时才常常得以解脱,就好像遇上了大赦。
等到郭解已长大成人,便开始反省改过,进行自我约束,对怨仇回报以仁德,乐善好施而又清心寡欲。然而他想当侠士的理想却越发强烈。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挺身救命、不为功名的善事,但其凶险的本性常常表现于眉宇之间,仍然像从前一样。而许多少年仰慕他的品行,亦总爱铤而走险,伤人复仇,但郭解本人却无从得知这些事。
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郭解的声势而很霸道,有一次他与别人一起喝酒,让人饮尽爵中之酒,那人承受不了,于是他就强灌那人喝。那人大怒,刺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逃去。郭解姐姐发说:“竟敢在郭解在世之时杀死我的儿子,凶手却逃跑了厂于是就把儿子弃尸道旁,不加埋葬,想用羞辱激怒郭解。郭解派人打探到了杀人者的去处。他走投无路,便自己跑来,将实情都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得对,是我家小儿不像话。”于是便放走了杀人贼,郭解把罪责归到了自己姐姐的儿子身上,将他的尸体收殓后而加以埋葬。众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敬重郭解的仁义,跟随他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一次郭解外出,路入都躲避他,惟独有一人伸直张开了两腿坐在那裹看着他。郭解问他的姓名,他的随从则要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巷舍间有人对我失敬,是因为我的品德还有问题,他有什么罪呢!”于是暗暗告诉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所敬重的,到征用值更之卒时请免用他。”每到该那入值更时,他数次前去,管事的吏员都没有让他值更。他很奇怪,询问其中的原因,吏员诉他是郭解使他免更的。那对郭解失敬的人才袒露胸背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了这件事,都越发敬慕郭解的品行。
洛阳某人有一个仇人,城中名士豪客从中调解者有十多入,那仇人都不听劝。某人便来求郭解。郭解夜晚去仇人家见他,那仇人终于屈从了他。郭解对那人说:“我听说洛阳众人从中调解,你都不听。现在幸能听了我郭解的劝说,可是我郭解又怎能以他方人的身份争夺本地名士们的权力呢!”于是他趁夜而归,没让别人知道此事,他说:“这次暂且不算数,等我离去,让洛阳豪客再来调解时再作数。”
郭解身材短小,恭谦俭朴,出门从未有随从的车骑,也不敢乘车进入县中官庭。到了邻近的郡国,被入请求找事做,可以推脱的,就推脱了;不可以推脱的,都要让每个人满意,然后才敢吃别人的酒食。众人都把这事看得很重,争相使用那些人。城镇中的少年们及邻近县裹的豪客们半夜登门来访郭解的,在他门前常停下马车十余辆之多,这多是请求收养郭解门客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