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儒林传(8/10)

奉小夏侯建,做了博士,讲论于石渠,官至少府。传授同县李寻、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信都秦恭延君、陈留假仓子骄。无故善于修习章句,做了广陵太傅,遵守小夏侯解说文义。秦恭增加师法到百万字,做了城阳内史。假仓以谒者身份讲论于石渠,官至胶束相。李寻善于解说灾异,做了骑都尉,自己有传。宽中有良才,以博士身份教授太子,成帝即位后,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升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很受尊重。适逢病死,谷永上疏说:“臣听说圣王尊敬师傅,褒赏才俊,显扬有功,活着就给他爵禄,死后就给予他特殊的礼谧。从前周公薨,成王以变礼葬他,合于天意。公叔文子死,卫侯赐予美好的谧号,成为后世成法。近代的事,大司空朱邑、右扶风翁归品德优秀而早早去世,孝宣皇帝哀愍册命丰厚赏赐,赞命臣子没有不受感动的。关内侯郑宽中有颜子的美好品质,包容商、偃的文学,总括《五经》的妙论,立于师傅的显赫位置,在内则追随唐虞大道,向天子陈述圣王之法,在外则参与冢宰要职,功劳扩大到处理政事上,减退所食之禄,从至公之道,不自开私门,分散赐给九族。田亩不增加,德行与周召相配,忠心与《羔羊》相合,没能升任司徒,拥有家臣,猝然早逝,更可哀痛!臣愚认为应增加他的葬礼品级,赐予美谧,来表明尊师奖贤赏功的大德。”皇上悼赠宽中很丰厚。从此小夏侯有郑、张、秦、假、李氏之学。宽中传授束郡趟玄,无故传授沛唐尊,秦恭传授鲁冯宾。冯宾是博士,唐尊是王莽太傅,赵玄是哀帝的御史大夫,位至大官,是知名的人。

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用当今文字解读它,于是发掘他家的逸《书》,找到十多篇,大概《尚书》比这更多吧。遭巫蛊之案牵连,没有立于学官。安国是谏大夫,传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也向安国问过旧事。司马迁的书中载有《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等篇,大多是古文学说。都尉朝传给胶束庸生。庸生传给清河胡常少子,因通晓《谷梁春秋》做了博士、部刺史,又传授《左氏》。胡常传给虢徐敖。徐敖是右扶风掾,又传授《毛诗》,传给王璜、平陵涂惮子真。子真传给河南桑钦君长。王莽时,各学说都立于学官。刘歆是国师,王璜、涂惮等都很显贵。世上流传的《百两篇》,出自束莱张霸,把二十九篇分为数十篇,又采用《左氏传》、《书叙》作为首尾,共一百零二篇。有的篇多次简省,文意浅陋。成帝时寻求古文,张霸因能作《百两》被征,用秘府藏书校对,两者不一致。张霸的文辞受教于父,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当时太中大夫子当、侍御史周敞劝皇上立此学。后来樊并谋反,便罢黜其书。

皇公,鲁人。年轻时和楚五王变都事奉查学《诗》。坠兴起,直担经过鲁,吏公以弟子身份随老师在鲁南宫进见。吕太后时,迳丘伯在垦室,楚五王派儿子型郢和吏公一起完成学业。五王薨,塑坠继立为茎王,令史公作太子刘戊的师傅。刘戊不好学,憎恨申公。等刘戊立为王,让申公服胥靡之役。申公羞愧,回鲁隐居家中教书,终身不出门。又谢绝宾客,衹有王命召他才去。弟子们从远方来学习的有一千多人,申公衹用《诗经》训诂教授,不作传解,有疑问处便缺疑不传授。兰陵王臧跟他学《诗》,已精通,事奉景帝做了太子少傅,免职。武帝刚即位,王臧便上书宿卫,多次升迁,一年官至郎中令。另外代趟绾也曾向申公学《诗》,官为御史大夫。赵绾、王臧请求建立明堂朝见诸侯,事不能成,便向皇上推荐申公。于是皇上派使者带着束帛加以玉璧,用蒲裹安车之轮,驾着四匹马迎接申公,两个弟子乘朝传随从。到朝廷后,拜见皇上,皇上询问国家兴衰的事。申公当时已八十多岁,年老,答道:“国家安定不在于多说,要看怎样勉力行事。”当时皇上正喜好文辞,听了申公的回答,默然不语。然而已经招来了,便任命为太中大夫,住在鲁邸,商议明堂的事。太皇窦太后喜欢《老子》的言论,不喜欢儒术,找出赵绾、王臧的过失,来责备皇上说: “这是想再做新垣平!”皇上于是废止明堂之事,把赵绾、王臧交给司吏审讯,都自杀了。申公也以病免官回家,几年后死去。弟子做博士的十几人,孔安国官至临淮太守,周霸做胶西内史,夏宽做城阳内史,碣鲁赐做束海太守,兰陵缪生做长沙内史,徐偃做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做胶东内史,他们治理官民都被称颂为廉洁有节操。其弟子虽未立于学官,但官至大夫、郎、掌故的数以百计。申公最终传授《诗》、《春秋》,而瑕丘江公能全部传解,弟子最多。到鲁许生、免中徐公,都谨守所学教授。韦贤研究《诗》,事奉大江公和许生,又研究《礼》,官至丞相。传给儿子玄成,以淮阳中尉身份讲论于石渠,后来也官至丞相。玄成和哥哥的儿子韦赏用《诗》教授哀帝,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自己有传。从此《鲁诗》有韦氏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