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王商史丹傅喜传(5/6)

迁居杜陵。祖父史恭有个妹妹,武帝时是卫太子的良娣,生了悼皇考。皇考,是宣帝的父亲。宣帝贫贱时依靠史氏。这些话记载在《史良娣传》裹。等到宣帝登上皇位的时候,史恭已经死了,有三个儿子,史高、史曾、史玄。史曾、史玄都由于是外家亲属且有先代的恩德而受封,史曾封为将陵侯,史玄封为平台侯。史高任侍中,位尊而受宠幸,以揭发谋反的大司马霍禹之功被封为乐陵侯。宣帝病重,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尚书之职。宣帝去世,太子承袭帝号,造就是孝元帝。史高辅佐朝政五年,因年老请求退职,被赐予四马所拉的安车和黄铜,免职回到家裹。死后,被谧为安侯。

从元帝当太子的时候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共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衹是贪恋音乐。有人将鼙鼓放置在大殿之下,皇帝自己到殿前栏杆上,扔下铜丸来掷中鼙鼓,声音符合庄严的鼓乐节拍。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习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皇上极不满意地说: “哪裹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厂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摘下帽子向皇上谢罪说: “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过错祇在我身上,应当处死。”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史丹辅助朝政,都是这一类的事。

竟宁元年,皇上的病势H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皇上的病逐渐加重,心情恍惚不平和,屡次向尚书询问景帝时立胶束王为太子的例。当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任卫尉、侍中,和皇后、太子都很担忧,不知该采用什么计策。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乘间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缘蒲席上,哭泣着说: “皂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裹归附他,白托为臣子的。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我愿意先受赐而死来给众位大臣看!”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裹大为感动,喟然出声长叹说:“我一天天地疲惫衰弱,而太子、两位王子幼小,心中恋恋不舍,又怎么会不惦念呢?可是并没有这样的主张。况且皇后细心慎重,已故的父王又喜爱太子,我怎么会违背他的意旨!驸马都尉从什么地方听来这些话?”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皇上于是接受了史丹的忠言,对史丹说:“我的病情逐渐加重,恐怕不久于人世。你好好地辅佐引导太子,不要违背我的心意。”史丹唏嘘着站起来。太子因此终于成为继承人。

元帝竟然一病不起,成帝刚刚登基,即提升史丹任长乐卫尉,升任右将军,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食邑,加官给事中,后来调任左将军、光禄大夫。鸿嘉元年,皇上于是发下韶书说:“赞扬有德之人,奖赏有功之臣,是从古到今通用的道理。左将军史丹从前用忠厚正直的品行来引导我,秉持道义淳朴专一,往日的德泽美盛。封史丹为武阳侯,以东海郯县的武彊聚为封地,食邑为一千一百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