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郊祀志xia(10/10)

祭,向西,高后在北面,也是同一席共享祭品。祭牲用小牛。用陶匏盛着玄酒。《礼记》上说天子以千亩籍田来事奉天地,从这方面来说,应有黍稷。天地用一头祭牲,焚柴瘗缯埋牲祭地用一头祭牲,高帝、高后用一头祭牲。天享用祭牲的左面,以及黍稷并在南郊焚柴;地享用祭牲的右面,以及黍稷并瘗缯在北郊。早晨,向东拜祭两次朝阳;晚上,向西拜祭两次晚月。这样之后,孝悌的道德就具备了,那神灵就会很好地享受,万福就会降临。造就是天地一同祭祀,用祖妣来配享的方式。其中相区别的音乐是‘冬天来了,就在地上的圆丘演奏六种变化的音乐,那么天神都降临了;夏天来了,在湖中的方丘上演奏八种变化的音乐,那么地神都会出现。,天地有固定的位置,不经常能会合一处,这是它们各自需要特别祭祀的地方。阴阳的分别在于太阳的冬至、夏至,它们的相会在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自合祀天地于南郊,用高帝、高后配享。阴阳有离有合, 《易》上说‘阴阳相分,柔刚就互用’。在太阳冬至时派有关官员到南郊奉祠,用高帝配享并望祭群阳,太阳夏至时派有关官员NJI‘,郊奉祭,用高后配享并望祭群阴,都用来帮助招致精妙之气,导通幽弱。在这样的时候,君主都不理常务,所以天子不亲自前去而派有关官员办理,这是用来承天顺地,恢复圣王的制度,尊显太祖的功劳。渭阳祠不要重修。各望祭没有完全确定,确定后再奏。”奏议得到许可。三十多年间,天地的祠庙五次迁徙。

后来王莽又上奏道:“《书》上说‘类祭上帝,里祀六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解说六宗,都说上不及天,下不及地,旁不及四方,在这六方之间,辅助阴阳变化,实际上是一宗而名称上是六宗,名和实不相应。 《礼记》上祀典,是功劳施于百姓那么就祭祀它。天文的曰月星辰,是用来照明;地理的山川I海河,是用来滋生繁殖的。《易》有八卦,《干》《坤》六子中,水火不相及,雷风不相悖,山河气息相通,这样才能进行变化,全面形成万物。臣前不久上奏迁徙甘泉宫的泰峙、汾阴的后土都已在南北郊恢复。谨据《周官》‘建立五帝的祭坛于四郊’的教导,山jII各自根据它们的方向,现在五帝的祭坛在雍城的五峙,不符合古制。又有日月雷风山河,《易》卦六子的高贵之气,就是所说的六宗。星辰水火沟渠,都是六宗的一部分。现在它们有的没有特别加以祭祀,有的没有祭坛可居。臣谨慎地同太师孔光、大司徒宫、羲和刘歆等八十九人商议,都说天子像事奉父亲一样事奉天,像事奉母亲一样事奉地,如今称呼天神叫皇天上帝,泰一的祭坛为泰峙,而称地神为后土,与中央的黄灵相同,另外建立北郊的祭坛没有尊称。应令地神称为皇坠后衹,祭坛叫广时。《易》上说‘同类事物相聚一处,不同事物按群体相分别’。把群神按同类相从地分,可划分为五部,为天地以外的神建造祭坛:中央是帝黄灵后土时以及曰庙、北辰、北斗、土星、中宿中宫,在长安城的未地建立祭坛;东方是帝太吴青灵勾芒峙以及雷公、风伯庙、木星、束宿束宫,在束郊建立祭坛;南方是炎帝赤灵祝融峙以及火星、南宿南宫,在南郊建立祭坛;西方是帝少嗥白灵蓐收峙以及金星、西宿西宫,在西郊建立祭坛;北方是帝颛顼黑灵玄冥峙以及月庙、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在北郊建立祭坛。”奏议得到许可。于是长安城边的各庙的祭坛和峙都相当兴盛。

王莽又说: “帝王建立社稷,百王不变更。社,是土地神。宗庙,是帝王居住的地方。稷,是百谷的主神,用它来奉事宗庙,供给祭品,入食用来维持生活。帝王没有不尊敬重视而亲自加以祭祀的,亲自为祭祀的主持,礼仪同祭祀宗庙一样。《诗》上说‘于是建立大社’。又说‘侍奉稷神,来祈求甘雨’。《礼记》上说‘衹有祭祀宗庙社稷,称为越绋而行事’。圣汉建立,礼仪逐渐确定,已有官社,还没有官稷。”于是在官社后建立官稷,用夏禹来配食官社,后稷来配享官稷。在稷地种谷树。徐州的牧守一年进贡五色土各一斗。

王莽篡位第二年,兴起神仙的事,根据方士苏乐的建议,在宫中建造八风台。台的建成花费了一万金,在上面奏乐,顺着风向建造了液汤。又在殿中种植五粱禾,各自按照自己的颜色放到它所应在的方位,先煮鹤髓、玳瑁、犀玉等二十多种物质来泡种子,计一斛粟成一金,说这是黄帝谷仙的方法。任苏乐为黄门郎,命他来主持这件事。王莽于是崇敬鬼神,过多地进行祭祀,到王莽的末年,从天地六宗以下到各小鬼神,共一千七百所,用三牲乌兽三千多种。后来不能备齐,就用鶸来当骛雁,狗当麋鹿。几次下韶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神仙,语记在他的传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