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数相加各有一个和。天数总和二十五,地数总和三十,天数、地数的总和是五十五,它们就形成了卦爻变化的依据,从而推演占卜起来有如鬼神一样灵验。”把天和地的终数相加为十九, 《周易》的规律是穷尽以后就变化,所以是闰法。天数九的三倍,加上地数十的两倍,是为会数。天数之和二十五的三倍,加上地数之和三十的两倍,是为朔望之会的数。用会数来乘以朔望交会的数,就是会月的数。九倍会月又到了正月,是黄钟初九的数。经过四季,即使没有事件也要记下时月。时是用来记立春、立夏和立秋、立冬等节气的,月是用来记春分、秋分以及冬至和夏至等的中气的。立春、立夏等是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是中气。节气不必某一个月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而中气则必须同某个月份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左传》说:“先王的正时,从开端开始,举中气来正月,把余曰留在后面。从开端开始,顺序就不会有错误;举中气来正月,百姓就不会迷惑;把余日留在后面,事情就不会惑乱。”这说明圣明的君王是重视闰的。用五位乘以会数,就形成朔旦冬至,造就是章月。把月法分成四份,用其中之一乘章月,造就是中法。用三乘以闰法就得周至,用周至来乘月法,以此减中法,再以通法约之,则为奇零之数七,是一个月的闰法数,所余的是七分。造就是求中朔的方法。没有中气的月份叫做闰月,是说阴阳即使相交,没有中气,也不会生长。所以曰法乘闰法,就是统岁数。用三乘以统岁数,得元岁数。元岁之中的闰有水旱灾害,用三乘闰法即五十七次。《周易》九厄说:从开始进入元年,一百零六年中,有九次旱灾;再过三百七十四年,有水灾九次;再过四百八十年,有旱灾九次;再过七百二十年,有水灾七次;再过七百二十年,有旱灾七次;再过六百年,有水灾五次;再过六百年,有旱灾五次;再过四百八十年,有水灾三次;再过四百八十年,有旱灾三次。共有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与一元一起结束。经过了四千五百六十年,有灾害五十七年。因此《春秋》上就说:“举中气来正月。”又说:“闰月不颁布朔日,是不符合礼的。闰是用来使时令正确,时是用来生产劳作,事情做了才能令万物生长茂盛,养育人民的方法于是乎就有了。不颁布闰朔,是抛弃正时,那用什么来治理人民?”所以表扬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是朔日,冬至,僖公就去视朔,于是就登上观台来观望,然后记了下来,造就是礼。凡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以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定要记下天象云气的变化,是为了备用的缘故”到昭公二十年二月己丑,冬至,少了一个闰月,冬至所在的月份不对。梓慎见到云气也发现月份不对,是不从开端开始的缘故。所以《左传》不说冬至,而说太阳南至。太阳位于牵牛宿初度时,在中午的时候曰影最长,由此可以知道太阳是南至。北斗星的柄端连通营室,婺女宿的天区指向牵牛宿的初度,用来记曰月,所以叫星纪。五星从它的初端开始运行,曰月从它中间开始运行,共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它的开端是节气的开始,运行到中间斗建处为中气的开始,以下为十二辰。看见斗柄就知道它的运行次度。所以说:“根据礼,上供物品,不过十二,这是周天的大数。” 《春秋》上记载说春王正月,《左传》中解释说是周朝的正月。“大火星出现,在夏代是三月,在商朝是四月,在周朝是五月。夏历与天文现象吻
合”对四季的安排是正确的。三代各占据天、地、人三统中的一统,明了天、地、人三统常重合,所以轮流为岁首。升降三统的岁首,是周旋于五行之道啊。所以三五之数相容相生。天统开始于子之中,太阳开始出现红色。地统发生于丑初,太阳生出黄色的光,到了丑之中,太阳生出弱光发白。人统发生在寅初,曰光萌发出现黑色,到寅之中,日光渐亮成青光。天发挥作用在子,地生万物从丑开始结束于辰,人功自寅开始成在申。所以历法三统术,天统首日甲子,地统首甲辰,人统首甲申,第一、第二、第三轮流为统首。三统已经形成,那么五行从青色开始,次序是一样的。五行与三统之数相交错对应。《左传》上解释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所以三统术和五星运行的规律可知道了。 《周易》说:“三五之数的变化,错综复杂,概括所有的数。知道了它的变化规律,于是可以成为天下的大理论家。全部了解了它的范围,遂能判定天下的变化。天上的太极运转三辰、五星在天上,地下的元气运转三统、五行在地下,至于人,皇权统理人间的三德和五事。所以三辰暗合三统,H合天统,月合地统,斗合人统。五星与五行相合,水应合辰星,火应合荧惑,金应合太白,木应合岁星,土应合镇星,三辰五星相纵横配合运行。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行相克之数相乘,用来生成小周之数,用以乘“干”“坤”的策数,而成大周之数。阴阳对应排列,交错相成,所以阴阳卦象的转变生成来自于六爻。三正开始的数为“着”,三乘以“着”得“象”,二乘以“象”得十八变数而成为“卦”,再乘以四为“易”,是七十二,是三倍的三与两倍的四相乘得出的数。三倍的“易”得“干”卦的策数,二倍“易”得“坤”卦的策数。以阳九数乘它,得六百四十八,以阴六数乘它得四百三十二,两者相加得一千零八十的数,是阴阳各一卦相合的起始策数。用八乘它是八千六百四十,此数为八卦小成之数。以此推算,再乘以八是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为二,再相乘,得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而后成就大成之数。大成之数是五星运行都能俱终会合的年数,再类此而推广它,用它乘以章岁(十九),得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这时是五星运行舆月分、月食之分都能俱终相会合的年数,三次会合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年,这时日分、月分、食分与五星运行都能俱终相合,这是三统之会。三倍三统之会数二干三百六十三万九千零四十年,后又回到H、月、五星开始运行的初始之点。九乘章岁(十九)又乘六的得数,用它去除H、月、五星一次会合俱终的年数,此得数一分为二,阴、阳各是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当是万物的气数,依此观测天下,所有的事物规律就能计算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