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宦官,开始设置尚书员五人。
夏四月,下雪。
五月,中谒者丞陈临杀司隶校尉辕丰于殿中。
秋,桃李结实。大水,黄河在东郡金堤溃决。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因河决渎职,自杀。
河平元年(前 28 ) 春三月, 下诏说:“黄河决口于东郡,淹没兖、 豫二州,校尉王延世堵口复堤而黄河归故道,其改元为‘河平’。赏赐天下吏民爵级,各有差等。”
夏四月三十日, 日从偏食到全蚀。下诏说: “朕得以继承宗庙,战战栗栗,未能完满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传》说: ‘男教有亏,阳刚不振,就会出现日蚀。’天显异象,罪在朕躬。公卿大夫其勉力尽心,以匡正朕的过失。百僚都恪尽职守, 重用贤人,摒弃奸邪,指出朕的过失,无所隐讳。 ” 大赦天下。
六月,撤销典属国与大鸿胪机构。秋九月,恢复太上皇寝庙陵园。二年春正月,沛郡铁官冶铁飞,其事记在《五行志》。夏六月, 封舅王谭、 王商、 王立、 王根、 王逢时都为列侯。
三年春二月二十七日, 犍为地震山崩,堵塞江水,水倒流。秋八月三十日,日偏食。
光禄大夫刘向校理朝廷藏书, 派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四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来京朝见。赦免天下囚徒, 赏赐孝悌力田爵二级,对于逃避租赋所欠的赈贷免收。二月,单于朝见后回国。三月初一日,日偏食。
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巡行于黄河两岸的郡国,了解因水患而无法生存的,根据情况予以赈贷。被水淹死、 压死,不能自葬的, 令郡国供给薄棺葬埋。已经葬埋的折钱付给,每人二千。逃水荒在外地的,由所在地散发粮食,要认真地登记与关心他们,不让他们失其常业。举荐敦厚有高行能直言的人。三月二十日,长陵临泾水处岸崩,壅塞泾水。
夏六月二十九日,楚王刘嚣去世。山阳火生于石中,改元为阳朔。阳朔元年。
春二月三十日,日偏蚀。三月,赦免天下囚徒。冬,京兆尹王章有罪,下狱死。二年春,寒。下诏说: “古代帝尧立羲、 和二官,命他们掌天地四时的事, 让生产与生活能按季节与时令的顺序进行。所以《尚书》说: ‘众民能适应变化,保持雍和。’ 说明阴阳时令是十分重要的。今日公卿大夫有的不信阴阳,认为是轻小之事, 有些奏章多不合月令。在位的都不懂阴阳时令,辗转相因,天下也都弄不清楚了。如此而指望阴阳和调,岂非荒谬 ? 现令公卿大夫要注意顺应四时月令。”
三月,大赦天下。夏五月,减少吏八百石俸为六百石,五百石俸为四百石。
秋,关东大水, 逃荒百姓想进入函谷、 天吉、 壶口、 五阮关的,不要阻止。派谏议大夫博士赴各地巡视。八月二十二日,定陶王刘康去世。九月,有些奉命出使的官员不称其职。下诏说: “古往今来的朝廷之所以设立太学,是要求用以广传先王的功业,弘扬其教化于天下的。儒林的官员,要求学识渊博, 应能博古通今,温故知新, 运用理论来解答国家当前的主要问题, 所以才称之为博士。否则学者在学识上没有什么精辟之论,就会受到人们的轻视,这就达不到尊重知识与道德的目的。《论语》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丞相、 御史以及中二千石、 二千石荐举可充任博士位的人选,使其作用与地位卓然可观。”
这年,御史大夫张忠去世。三年春三月七日,东郡陨石,八块。夏六月, 颍川铁官役夫申屠圣等一百八十人杀死长吏,盗出武库兵器,自称将军,横行九郡。派丞相长史、 御史中丞进行追捕,用军队围剿,都斩首伏罪。秋八月三十日, 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去世。
四年春正月,下诏说: “《尚书-洪范》八政,以食为首。因为它是家庭自足与人不犯禁的根本。先帝劝勉农事,薄收赋税,奖励力田的人,让其与孝悌同等。近来,农民愈趋怠惰,安心农业的少, 从事经商的多, 这将如何进行矫正呢 ? 当春耕时,特令二千石劝勉农桑,要深入到农田上去,鼓励农民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尚书》不是说过吗 ?‘全力投入耕耘,方有秋天的收获。 ’ 都应努力呀 !”二月,赦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