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没有想到前代的人苦心勤劳的用意。现在守卫边境的器具不够精良,内地各郡的防卫没有准备,敦煌孤立危险,远远赶来告急,现在还不去帮助,对内没法慰劳吏民,对外不能向百蛮展示威力。造成国家窘迫,土地减少,经典上对此有明确的告诫。臣认为应当在敦煌设置校尉,根据旧制增加河西四郡的驻守兵力,用来安抚西域各国。这样足以在万里以外制敌取胜,使包躯恐惧。”皇帝采纳了速忠的意见,于是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五百名被解除枷锁的刑徒,西行驻守柳中。班勇于是打败并平定了车师。从建武到延光,西域三次和中原中断往来,又三次恢复往来。顺帝永建二年,班勇又击败降服焉耆。这时候,龟兹、疏勒、于实、莎车等十七个国家都来归顺,但乌孙、葱岭以西的国家自此断绝往来。六年,皇帝因为伊吾以前是肥沃的地方,靠近西域,匈奴凭藉伊吾进行抄掠侵暴,又下令在伊吾开设屯田,如同永元时的做法,设置伊吾司马一人。自阳嘉以后,朝廷威信逐步下降,西域各国骄傲放纵,转而相互欺凌攻打。元嘉二年,长史王敬被于实人杀害。永兴元年,车师后王又反过来攻打屯田部队。虽然也有降服的国家,但他们并没有惩戒改变,从此逐渐对中原疏远而轻慢了。班固记载了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这都已在《前汉书》中详细记述。现在将建武以后不同于前代的事情写成《西域传》,这都是安帝末年班勇记述的。
西域归属漠的各个国家,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长一千多里,东到玉门关、阳关,西到葱岭。西域的东北部与匈奴、乌孙接壤。南部和北部都有大山,中央有河流。西域的南山向东延伸到金城,与汉的南山相连。西域的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葱岭,向东流去,一个发源于于宾南山脚下,向北流去,同葱岭河汇合,向东注入蒲昌海。蒲昌海又叫盐泽,距玉门关有三百多里。
从敦煌向西出玉门关、阳关,经过鄯善,北边通往伊吾有一千多里,从伊吾向北通往车师前部的高昌壁有一千二百里,从高昌壁向北通往后部的金满城有五百里。这是西域的门户,所以戊己校尉交替驻守这些地方。伊吾的土地适合种植五谷、桑、麻和葡萄。伊吾的北面又有柳中,全是肥沃的土地。所以汉经常与匈奴争夺车师、伊吾,为的是控制西域。
从鄯善翻过葱岭出西域各国,有两条道路。贴近南山北边,沿着河往西走,到达莎车,这是南道。南道向西翻过葱岭,就可以到达大月氏、童皇等国。从车鳄前王庭沿着韭山,顺河向西走到蕴勤,这是北道。北道向西翻过茎岭,到达去洼、尘昼、童基这些国家。
出玉盟飓,经过差曙、旦苤、撞钟,有三千多里,到达翅疆。
拘弥国地处宁弥城,距长史所在的柳中有四千九百里,距洛阳有一万二千八百里,管辖二千一百七十三产,七千二百五十一人,能当兵打仗的有一千七百六十人。
顺帝永建四年,于责王放前杀死了拘弥王兴,立他自己的儿子为拘弥王,并且派使者向汉朝贡献物品。敦煌太守徐由上书要求征讨放前,皇帝赦免于宾的罪责,要于宾还复拘弥国,放前不答应。阳嘉元年,徐由派疏勒王臣槃发兵两万人攻打于实,打败了于实,杀了数百人,纵放部队大肆抄掠,重新立兴的同宗成国为拘弥王后班师。到灵帝熹平四年,于宾王安国攻打拘弥,大败拘弥人,杀死了拘弥王,被杀的人非常多,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白发兵帮助立拘弥王入侍的儿子定兴为国王。当时拘弥的人口一千。拘弥国西接于宾三百九十里。
于宾国地处西城,距长史所在的地方有五千三百里,距洛阳有一万一千七百里,管辖三万二千户:人口八万三千人,能当兵打仗的有三万多人。
建武末年,莎车王贤强盛,攻打并吞并了于寞,将于寞王俞林迁到别处为骊归王。明帝永平年间,于宝的将领休莫霸反叛莎车,立自己为于实王。休莫霸死后,他的哥哥的儿子广德立为国王,后来终于灭掉莎车,于实国转而强盛。从精绝西北到疏勒的十三个国家都服从于实,但鄯善王也开始强盛。自此南道在葱岭以东,仅此二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