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下所以怨恨王莽,归心皇汉,是圣政宽仁的原因。但是使者到郡,没有施行什么恩德。太守受诛杀,本来不敢说什么话的,但只怕天下因此惶惧,各生疑变。噢,使有功的人,不如使有过的人,我愿意以身代替太守的命。”于是就上前就斩。使者认为他仗义舍身,就赦免了他。由是著了名。建武六年,征为洛阳令,以精明能干著称。因病辞职回家,调谏议大夫,多次进纳忠言,后来因病去官。建武末年,再征不起,光武派人用轿子把他抬到京师,在南宫云台召见,赐谷二千斛,遣送回家,授他的儿子为太子中庶子。死在家里。
◆周嘉传,周嘉字惠文,汝南安城人。高祖父周燕,宣帝时为郡决曹掾。太守想冤枉杀人,周燕劝谏不听,于是杀了那个囚犯,同时也废黜了周燕。囚犯的家人守在宫门上喊冤,诏令复查,周燕见太守道“:望你把文书注意写好,都写着我的名字,府君只说那时你有病罢了。”从太守处出来,对掾史说:“你们被问时,都只管把罪推在我周燕身上就是。如果你们有一句话说了府君,我周燕就手剑相加。”使者于是收捕周燕入狱。多次拷打,不说实话。根据罪行应当下蚕室(腐刑),于是叹息道:“我是平王的后代,正公的玄孙,难道可以刀锯之余去见先君?”就绝食而死。周燕有五个儿子,都官至刺史、太守。周嘉出仕为郡主簿。王莽末年,群贼进了汝阳城,周嘉跟着太守何敞讨贼,何敞被流矢击中,郡兵纷纷逃散,贼围绕几十里,白刃交加,周嘉拥护何敞,用自己的身躯捍卫何敞。因呵斥贼道“:你们都是人家的奴隶,做贼已经大逆不道,难道还有杀害自己的长官的吗?我周嘉请以一死赎了长官的命。”因仰天号泣。群贼面面相觑,说:“这是义士!”还了他的车马,遣送他走了。后来太守寇恂举周嘉为孝廉,授尚书侍郎。光武召见,问周嘉遇难的事。周嘉回答道:“太守负了伤,生命操在贼手,我实在愚鲁胆小,不能死难。”帝说:“这是长者。”诏命周嘉娶公主,周嘉说自己有重病,不敢当。升零陵太守,任职七年,逝世。零陵称颂他的遗爱,官吏百姓为他立祠纪念。周嘉的叔伯弟弟周畅,字伯持,性仁慈,任河南尹。永初二年,夏天苦旱,久祷无雨,周畅因收葬洛阳旁客死的尸骨共一万多人,应时下了甘雨,这年获得了丰收。位至光禄勋。
◆范式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一名汜。年轻时进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结为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告假归乡里。范式对元伯说:“二年以后我当回来,到您家来拜谒令尊令堂大人,并且看看您的儿子呢。”于是两人共约定日期。后来日子快到了,张元伯将这件事的详细情况统统告诉了他母亲,请母亲准备好的酒饭等待范式的到来。他母亲说“:一别两年,千里之外讲的话,你为什么相信得这样认真呢?”答道“:范巨卿是个极讲信实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你准备酒饭好了。”到那天,范巨卿真的到了,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范式任郡功曹。后来张元伯害了重病,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白天晚上看视他。元伯临终时,叹息道:“遗憾不见我的死友!”殷子征说“:我与君章全心全意招扶你,我们不是死友,您到哪里去找死友呢?”元伯道:“像你们两位,是我的生友啊,山阳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哩。”不久,逝世。范式忽然梦见元伯黑冠垂缨屣履而呼道“:巨卿,我已某日死,当按时下葬,永归黄泉。您没有忘记我的话,能不能在下葬时赶到?”范式忽然觉醒,悲叹泪下,报告太守,请求让他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认为范式这种感情是可贵的,就同意他奔丧。范式就穿着朋友的丧服,按着下葬的日子,骑马奔赴。范式还未到,元伯的丧已经发引,达到圹井,将下棺,这时灵柩抬不动,不肯进。他母亲拍着柩说:“元伯,难道还有所望吗?”就把柩停了一会儿,只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他母亲望了一望,道:“这一定是范巨卿啊!”巨卿到,对柩叩头说“:去了元伯!死生路异,永别了。”参加送葬的一千多人,都为之流泪。范式于是执绋为引,柩才移动向前。范式就留在坟墓旁边,修好坟树,然后回去。后来到了京师,进太学学习。这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也同在太学,不认识范式,陈平子抱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托死。我死后,只以尸体埋在巨卿户前就好了。”于是撕了一块素,写了一封信给巨卿。死后,妻子照着平子的遗嘱办了。这时,范式刚好出外回来,看了陈平子的信和他的坟墓,不胜悲痛,对着坟拱手作揖,哭泣不止,认为是他的死友。于是护理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回临湘。在还隔临湘四五里的地方,将素书放在死柩上,哭别而去。平子的兄弟听说了,寻找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范式的行状,三府都争征召,不应。举州的茂才,四升至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里贫穷,父母亲又都老了,于是改名换姓,被雇做新野县阿里街的小卒。范式巡视新野,县里选了孔嵩做导骑欢迎范式。范式认识他,叫孔嵩,挽着孔嵩的手臂道:“你不就是孔仲山吗?”相对叹息,谈到平生的经历,说“:从前我与你都穿着长袍,在太学里学习,我蒙国家的恩德,位至刺史,你竟怀道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处在卒伍,实在可惜啊!”孔嵩说“:侯嬴长期做着夷门卒,看守城门,非常快意。孔子想居九夷,不嫌鄙陋。穷贫是读书人的本分,难道这是鄙贱吗?”范式令县代孔嵩,孔嵩认为先被雇,被雇的日期也未满,不肯去。孔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里的子弟都服从他的教训。于是公府征召。去京师,在途中宿下亭,盗贼偷了他的马,不久,得知是孔嵩的马,就互相责骂道“:孔仲山是个好人,难道也可以侵的吗?”于是把马送还了孔嵩。孔嵩官至南海太守。范式后来升庐江太守,有威名,死在任上。
◆李善传,李善字次孙,南阳氵育阳人。原是同县李元的仆人。建武中疫病流行,李元家里人一个一个相继病死,只有一个孤儿李续生下来,仅几十天,家里赀财成千上万,奴婢们私下商量,想把李续也杀了,大家好分了这些财产。李善可怜李氏,但无力制止,于是暗地抱着李续逃跑,隐藏在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喂饭喂水,他的奶也生出乳汁来,避暑避寒,备尝艰苦。李续虽然在怀抱,李善对待他无异兄长,有事就跪着请示禀告后,再做。乡里为他的行事所感动,都跟着他做好事。李续十岁时,李善带他回本县,重理旧业。向长史控告诸奴婢的事,长史统统把他们收捕杀了。这时钟离意任瑕丘令,上书荐李善的事迹。光武诏令授李善和李续都为太子舍人。李善,显宗时公府征召,因能治理难治的地方,升日南太守。自京师去到职,路经氵育阳,经过李元的坟墓,在一里之外,就脱去朝服,拿着锄头除草。拜墓罢,哭泣悲伤不已,自己亲手炊饭,执鼎俎祭祀李元。流泪说:“君夫人,善在此。”尽哀,几天后才走。到官,以仁爱为政,感化异俗。升九江太守,未到,在路上病死。李续官至河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