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循吏列传(5/10)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赞曰:“政界张急,理善亨鲜。推忠以及,众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鸣统。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译文

(卫飒、任延、王景、秦彭、王涣、许荆、孟尝、第五访、刘矩、刘宠、仇览、童恢)

起初,光武生于民间,非常了解世间的真伪,目睹耕作艰难和百姓的疾患,所以天下平定以后,务求安静,除王莽时期繁杂之法,恢复汉伐的宽大之法。:噬身穿粗陋的衣服,衣服没有第二种颜色。光武耳不听靡靡之音,手不拿珠玉一类的器玩,后宫裹没有偏爱,近臣没有两样的待遇。建武十三年,外国献来名马,一日跑千里,又进献宝剑,其价值可抵得上百斤黄金。诏命以马驾拉鼓的车,将宝剑赐给骑士。又裁减上拯禁苑的官员,废除游览打猎之类的事情。皇帝赐给地方和诸侯国的手书,全部一简十行,用小字。勤俭节约的风气,盛行于朝廷上下。皇帝多次让公卿大臣和左右郎将,坐在御座上。广泛访求百姓疾苦,采集民谣。所以朝廷内外谁也不敢懈怠,百姓得到了休息。地方长官,竞相努力。像杜诗任南阳太守,被称为“杜母”,任延、锡光改变边境地区的习俗,这些是其中政绩最为显着的人。又有第五伦、宋均等人,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在建武、永平年间,政事过于严峻苛细,多次凭传闻和一面之辞,就撤换地方长官。所以朱浮多次上书就提出一针见血的意见,钟整童等人也反复规谏,他们以忠诚宽厚的长者身份说话,但不被采纳。所以中兴时期的美盛,也还有不足之处。自章帝、和帝以后,一些突出政绩的官员,不断出现。如鲁恭、吴佑、刘宽和题川的四位县长,都是以仁爱信义忠厚诚实而使人们不相欺诈;王堂、陈宠任用有德有才的人而政事自然得到治理:这些都能够使万物受到感动而教化得以推行。边凤、延笃相继担任京兆尹,人们将他们比作赵广漠和张敞。另外,王涣、任峻担任洛阳令,公开惩办坏人坏事,吏治有所好转,所要禁的自然禁止了,虽然在道德和礼仪方面,有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也不失为当时的好官。现在将显著业绩的良吏汇集到一起,作为《循吏篇》。

◆卫飒传,卫飒,字子产,河内脩武人。卫飒家境贫寒但喜欢学问,他跟着老师学习而没有粮食,经常靠做工来维持生存。王莽时,做遇州刺史。

建武二年,他到大司徒邓禹府中任职。以举荐贤才处理繁重公务而被任侍御史、襄城令。他治政有声誉和政绩,升为桂阳太守。桂阳与交州交界,受交州影响很大,百姓不懂得礼法。卫飒上任以后,兴建学校,整治教化,制定婚姻的礼规。一年时间,风气大变。

原先含沤、演阳、曲江三县属于越地,武帝平定越地后,才收归桂阳。百姓住在深山,靠着溪水,沿袭过去的风俗习惯,不交田租。离郡远的地方,有的将近千里。官吏往来办事,总是调发百姓驾船接送,称之为“传役”每一位官吏外出,徭役摊派到好几家,百姓为其所苦。卫飒于是凿通五百多里的山道,修驿站,设邮馆。这样减少了劳役,也杜绝了官吏的奸猾。外流的百姓慢慢回来,渐渐聚成乡镇,这才要他们像平民一样交纳赋税。另外,耒阳县出产铁矿石,其他郡的百姓经常聚在一起,私下炼铁,结果招来亡命之徒,导致很多奸盗的事情。卫飒于是上书请设立负责铸铁的官员,不允许私人铸铁,每年增加的收入达五百多万。卫飒善于处理民事,体恤民情。他做官好比治理自己家一样,他所施行的政策,无一不合乎事理。他任职十年,郡治太平。

二十五年,卫飒被朝廷征还。光武想任命他为少府,正赶上他生病,没法授职管事,光武命他以桂阳太守身份回家休养,等候韶书。过了两年,卫飒带病到朝廷,说自己病重,皇帝逭才收回他的印绶,赐给他十万钱。后来他在家中去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