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九,为郡吏,时,小黄门晋赵津贪横放恣,为一县
患,允讨捕杀之。而津兄弟谄事宦官,因缘谮诉,桓帝震怒,征太守刘质,遂下狱死。允送丧还平原,终毕三年,然后归家。复还仕,郡人有路佛者,少无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补吏,允犯颜固争,球怒,收允
杀之。剌史邓盛闻而驰传辟为别驾从事。允由是知名,而路佛以之废弃。
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三公并辟,以司徒
第为侍御史。中平元年,黄巾贼起,特选拜豫州刺史。辟荀
、孔
等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曰:“盖褒功以劝善,表义以厉俗,无德不报,《大雅》所叹。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内累年。忠孝之
,德冠本朝;謇愕之
,华首弥固。今封蕃
乡侯,
邑三百
。”
臣闻贤明之君,委心辅佐;亡国之主,讳闻直辞。故汤武虽圣,而兴于伊吕;桀纣迷惑,亡在失人。由此言之,君为元首,臣为肱,同
相须,共成
恶者也。伏见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
无玷,死心社稷。以忠忏旨,横加考案,或禁锢闭隔,或死徙非所。杜
天下之
,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以为异?昔武王克殷,表闾封墓,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遇善何薄?待恶何优?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夫吉凶之效,存乎识善;成败之机,在于察言。人君者,摄天下之政,秉四海之维,举动不可以违圣法,
退不可以离
规。谬言
,则
及八方,何况髡无罪于狱,杀无辜于市乎!昔禹巡狩苍梧,见市杀人,下车而哭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故其兴也
焉。又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
迁,茹菽不足。而
女积于房掖,国用尽于罗纨,外戚私门,贪财受赂,所谓“禄去公室,政在大夫”昔
秋之末,周德衰微,数十年间无复灾眚者,天所弃也。天之于汉,悢々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除妖去孽,实在修德。臣位列台司,忧责
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采录,使
首分裂,异门而
,所不恨也。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诏曰:“夫民生树君,使司牧之,必须良佐,以固王业。前太尉陈蕃,忠清直亮。其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胃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使者即臣庐,授乡侯印绶,臣诚悼心,不知所裁。臣闻让,
之文,德之昭也,然不敢盗以为名。窃惟割地之封,功德是为。臣孰自思省,前后历职,无他异能,合亦
禄,不合亦
禄。臣虽无素洁之行,窃慕“君
不以其
得之,不居也”若受爵不让,掩面就之,使皇天震怒,灾
下民,于臣之
,亦何所寄?顾惟陛下哀臣朽老,戒之在得。
王允字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冠盖。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
。
帝得奏愈怒,意无所纳,朝廷众庶莫不怨之。宦官由此疾蕃弥甚,选举奏议,辄以中诏谴却,长史已下多至抵罪。犹以蕃名臣,不敢加害。质字文理,唐人。瑨字幼平,陕人。并有经术称,
位敢直言,多所搏击,知名当时,皆死于狱中。
蕃上疏让曰:
太后不纳,朝廷闻者莫不震恐。蕃因与窦武谋之,语在《武传》。
用理,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
刃突
承明门,攘臂呼曰:“大将军忠以卫国,黄门反逆,何云窦氏不
邪?”王甫时
,与蕃相迕,适闻其言,而让蕃曰:“先帝新弃天下,山陵未成,窦武何功,兄弟父
,一门三侯?又多取掖
人,作乐饮宴,旬月之间,赀财亿计。大臣若此,是为
邪?公为栋梁,枉桡阿党,复焉求贼!”遂令收蕃。蕃
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送黄门北寺狱。黄门从官驺蹋DD22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禀假不?”即日害之。徙其家属于比景,宗族、门生、故吏皆斥免禁锢。
帝讳基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
九年,李膺等以党事下狱考实。蕃因上疏极谏曰:
窦太后不许,蕃复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
臣闻言不直而行不正,则为欺乎天而负乎人。危言极意,则群凶侧目,祸不旋踵。钧此二者,臣宁得祸,不敢欺天也。今京师嚣嚣,路喧哗,言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
天下。附从者升
,忤逆者中伤。方今一朝群臣,如河中木耳,泛泛东西,耽禄畏害。陛下前始摄位,顺天行诛,苏康、
霸并伏其辜。是时,天地清明,人鬼
喜,奈何数月复纵左右?元恶大
,莫此之甚。今不急诛,必生变
,倾危社稷,其祸难量。愿
臣章宣示左右,并令天下诸
知臣疾之。
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
栖
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初,桓帝立所幸田贵人为皇后。蕃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帝不得已,已立窦后。及后临朝,故委用于蕃。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
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
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
诏命,有所封拜,及其支类,多行贪
。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自以既从人望而德于太后,必谓其志可申,乃先上疏曰:
练清,斥黜佞邪。于是天和于上,地洽于下,休祯符瑞,岂远乎哉!陛下虽厌毒臣言,凡人主有自勉
,敢以死陈。
蕃友人陈留朱震,时为铚令,闻而弃官哭之,收葬蕃尸,匿其逸于甘陵界中。事觉系狱,合门桎梏。震受考掠,誓死不言,故逸得免。后黄巾贼起,大赦党人,乃追还逸,官至鲁相。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惽俗。而驱驰嶮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违埃雾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而人
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
远而弥厉。及遭际会,协策窦武,自谓万世一遇也。懔懔乎伊、望之业矣!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
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