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2/7)

兴其岁试守缑氏令。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迁弘农太守,亦有善政。视事四年,上疏乞骸骨,征还京师,奉朝请。二十七年,始就国。明年,以鲁国益东海,故徙兴为北海王。三十年,封兴复为临邑侯。中元二年,又封兴二为县侯。显宗重兴,每有异政,辄乘驿问焉。立三十九年薨,敬王睦嗣。

北海靖五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嗣光武兄仲。

相诬告。章和元年,有司奏请免晃、刚爵,为庶人,徙丹。帝不忍,下诏曰:“朕闻人君正屏,有所不听。宗尊为小君,卫周备,有辎軿之饰,有牖之固,殆不至如谮者之言。晃、刚愆乎至行,浊乎大,《甫刑》三千,莫大不孝。朕不忍置之于理,其贬晃爵为芜湖侯,削刚三千。于戏!小不勖大,控于法理,以堕宗绪。其遣谒者收晃及太BCA7玺绶。”晃立十七年而降爵。晃卒,无忌嗣。

初,靖王薨,悉推财产与诸弟,虽王车服珍宝非列侯制,皆以为分,然后随以金、帛赎之。睦能属文,作《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及寝病,帝驿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立十年薨,哀王基嗣。

栩立四十年薨,顷王商嗣。永元三年,封商三弟为亭侯。元年,封商四为亭侯。

初,临邑侯复好学,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讲学事,辄令复典掌焉。与班固、贾逵共述汉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复B05A駼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B05A駼东观,与谒者仆刘珍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B05A駼又自造赋、颂、书、论凡四篇。

睦少好学,博通书传,光武之,数被廷纳。显宗之在东,尤见幸待,侍讽诵,则执辔。中兴初,禁网尚阔,而睦谦恭好士,千里结,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门,由是声价益广。永平中,法宪颇峻,睦乃谢绝宾客,放心音乐。然好读书,常为玩。岁终,遣中大夫奉璧朝贺,召而谓之曰:“朝廷设廷问寡人,大夫将何辞以对?”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臣虽蝼蚁,敢不以实?”睦曰:“吁,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趣之行也。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是娱,犬是好。”使者受命而行。其能屈申若此。

赵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抚循甚笃。及光武起兵,以事告,良大怒,曰:“汝与伯升志不同,今家危亡,而反共谋如是!”既而不得已,从军至小长安,汉兵大败,良妻及二皆被害。更始立,以良为国三老,从关。更始败。良闻光武即位,乃亡奔洛。建武二年,封良为广王。五年,徙为赵王,始就国。十三年,降为赵公。频岁来朝。十七年,薨于京师。凡六十六年。节王栩嗣。建武三十年,封栩二为乡侯。建初二年,复封栩十为亭侯。

帝以伯升首创大业,而后嗣罪废,心常愍之。时北海亦绝无后。及崩,遗诏令复二国。永元二年,乃复封无忌为齐王,是为惠王。立五十二年薨,顷王喜嗣。立五年薨,承嗣。建安十一年,国除。

永初元年,邓太后复封睦孙寿光侯普为北海王,是为顷王。延光二年,复封睦少为亭侯。普立十七年薨,恭王翼嗣;立十四年薨,康王嗣,无后,建安十一年,国除。

永元二年,和帝封睦庶斟乡侯威为北海王,奉睦后。立七年,威以非睦,又坐诽谤,槛车征诣廷尉,自杀。

论曰:大丈夫之鼓动起,其志致盖远矣。若夫齐武王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其虑将存乎天之绝业,而痛明堂之不祀也。及其发举大谋,在仓卒扰攘之中,使信先成于敌人,赦岑彭以显义,若此足以见其度矣。志虑远,祸发所忽。鸣呼!古人以蜂虿为戒,盖畏此也。《诗》云:“敬之敬之,命不易哉!”

商立二十三年薨,靖王宏嗣。立十二年薨,

永平十八年,封基二弟为县侯,二弟为乡侯。建初二年,又封基弟毅为平望侯。基立十四年薨,无,肃宗怜之,不除其国。

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字娴都。娴都婉顺,自为童女,不正容服不于房,宗族敬焉。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次元,次伯BCA7。皇妣以初起兵时病卒,宗人樊公收敛焉。建武二年,封黄为湖长公主,伯BC A7为宁平长公主。元与仲俱殁于小长安,追爵元为新野长公主, 十五年,追谥仲为鲁哀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