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召见刘伯升,说明他们的计议。
刘伯升说:“各位将领要尊立汉朝宗室,功德不小。以我的愚见,还有不赞同之处。现在赤眉军发动起青徐地区的几十万人,听说南阳兵立汉朝宗室为帝,恐怕会又自立一个君主。这样,义军内部将要自相残杀。现在王莽未消灭,而宗室之间却相互攻伐,这是让天下人对我们产生怀疑,自己损害自己而非打败王莽的好办法。况且首先起兵称立帝号的,很少有能最后成功的,陈胜、项羽就是这样的例子。从舂陵到宛地三百多里,没攻下几座城池,急忙自己尊立为帝,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让后来起兵的人抓住我们的不利处,这不是一条妙计。但事已至此,暂且称王自立,发布号令,假如赤眉军所拥立的君主贤明,我们就去归顺他;如若没有拥立,打败王莽后,剪除赤眉军,再拥立皇帝也不迟。希望你们大家好好考虑。”各将领不听从刘伯升的意见,于是立圣公为帝。因这件事,天下豪杰大失所望。刘伯升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拥立圣公为更始皇帝,大怒,说:“本来起兵共同谋划天下大事的是刘伯升兄弟,更始是干什么的?”更始君臣听说这件事后,内心忌惮刘稷,列兵几千人捉住刘稷,要杀掉他,刘伯升据理力争。李轶、朱鲔于是劝说更始帝把刘伯升也一起抓起来,当天就杀了他俩。李轶与世祖于是有了仇怨。后来李轶靠冯公孙送秘信给世祖,请求效忠,大家都劝世祖收留他。世祖于是微露李轶信给众人看,说:“李轶信中多诡诈之词,让人不能相信。”于是把李轶的信交给守尉,信的内容已经公开披露,朱鲔派人杀了李轶。]建号更始元年。更始封世祖为偏将军攻打昆阳。王莽听说起义兵拥立汉朝宗室为帝,非常害怕,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带兵百万去昆阳讨伐世祖,世祖大败王莽的军队。[当初,刘伯升带兵攻下宛地已经三天了,世祖还不知道,假装派人到昆阳城中报信,谎称宛地援军到了,送信人假装跌倒,把信掉在地上,王寻、王邑得到信,看后不高兴。世祖手下的诸将领屡战屡胜,士气大盛,无不以一当百,世祖于是率敢于赴死士兵三千人,从城西门冲出,直入敌军的中军。王寻、王邑阵营大乱,世祖率军趁着锐气急追敌军,杀了王寻。王莽的军队大败,逃跑的人自相践踏,一直逃跑近一百多里。正赶上风雨交急,大雨倾盆,滍河水暴涨,溢过两岸堤坝,淹死的人数以万计,连滍水都被堵塞。]三辅地区的豪杰共同诛杀了王莽,带着他的脑袋到宛地见更始帝。更始帝让世祖任大司马的职务,拿着符节北渡黄河,镇守抚慰北方州郡。[邓禹骑马北渡黄河,追击世祖。世祖看见邓禹非常高兴地说:“我有任命官吏的特权,先生远来,想在我手下任职吗?”邓禹说:“不愿意。你威望德行超越四海,我邓禹如果能效微薄之力,将来就能名垂史策。”世祖大笑,于是留宿邓禹。邓禹进一步劝说道:“更始帝即使集军关西,太行山以东也不会安宁。赤眉、青犊这些军队常常打着起义军的旗号成千上万地聚集三辅。更始的军队还没有挫败过它,它也不听更始的号令,各将领都是从平庸的人中崛起的,志在获得钱财,争相使用武力,只是每天自寻快乐罢了。
没有一个忠良明智,深谋远虑,想要尊立君主安抚百姓的人。四面分崩离析,局势是可以看出来的。你虽然有建立藩国和辅佐的大功,恐怕还不能有所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豪杰,取悦民心。重建高祖的大业,拯救天下百姓的性命,你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世祖听后非常高兴。
及至随世祖到广阿,世祖展开地图指给邓禹看,说:“天下郡国那么多,我现在只得到其中的一个,你以前说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是什么意思。”邓禹说:“现在天下分散混乱,人民思念圣明的君主,就好象儿子思念母亲。古代君主兴起的原因在于厚施德行给百姓,而不在地方的大小。”
世祖非常高兴。冯异劝世祖说:“百姓思念汉朝很久了。现在更始手下的各将领骄横暴虐,所到之处,抢劫掠夺,百姓对此很失望,但又没有可以依靠拥戴的明君。现在你在北方有特权,可以不必请示,自行决定军政事务,施予百姓恩德。只有有桀、纣的残暴混乱,才能显示出商汤、武王的功劳。现在百姓长期挨饿,容易让他们吃饱。当务之急应当赶快派官吏巡行各郡县,审理冤案,施行恩惠。世祖听取了他的建议。]王郎假称自己是成帝的儿子子舆,自立为大子,定都邯郸,派遣使臣让各郡国投降,世祖灭掉王郎。[王昌又名王郎,赵国邯郸人。平素以卜相为业,常认为河北有天子气象。当时,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喜好奇异之术,在赵、魏间行侠,王郎与他们交好。当初王莽篡位,长安城中有称自己是成帝儿子子舆的,被王莽杀掉了。郎于是称自己是真正的子舆。更始元年冬天,刘林等人带领车辆、马匹好几百,早晨进入邯郸城,立王郎为天子。世祖进攻邯郸,王郎的少傅李立为内应,打开城门迎接汉军,于是世祖攻克邯郸,杀了王郎。世祖收集公文,得到官吏与王郎有关毁谤世祖的有几千章。世祖不检查,召集各将领烧掉它,并说:“这是为让那些有反复行为的人安心。”
世祖的威望名声日渐大噪,更始开始疑虑,于是派使臣封世祖为萧王,命令世祖罢兵,与其他有功的将领一起返回长安。派苗曾担任幽州牧,韦顺任上谷守,并管理北方的州郡。[当时世祖住在邯郸宫中,耿弇请求摒开左右与世祖私谈,说道:“现在更始朝政治混乱,君臣yín乱,将领在京师外擅自发令,不受节制,贵族国戚在京都内骄横霸道,天子的命令没出城门,所任命的牧、守动辄自己升迁改变,弄得百姓无所适从,士人不敢安心。官吏掳掠财物,劫掠妇女,有些钱财珠宝的人,到了不能活着回家的地步,百姓顿足捶胸,反而思念王莽当朝的时候。另外,象铜马,赤眉之类的起义军有几十个,数量有近一百万,而刘圣公却不能管理,失败必在眼前。你首先从南阳举事,攻破了王莽的百万大军。现在你平定黄河以北,占有天府之国,凭德义来征战讨伐,只要你一发号令,必然有人响应,天下可以很快地通过传递檄文而平定了。国家是最重要的,不可以让外姓的人得到。听说使臣从西面都城过来,想要让你罢兵,千万不能听从。现在你手下将士死伤的很多,我愿意北回幽州,多发精兵,来成就国家大计。”世祖听后大悦。耿弇回到上谷,杀了韦顺等人。]世祖推辞,不接受封号,也不听从征召返回长安,杀了苗曾等人,从此以后与更始朝分道扬镳。
这时,长安政治混乱,各地义军背叛更始,世祖平定了这些叛乱。[梁土刘永在睢阳擅自发令,不受节制,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自立为淮南上,李丰自称为楚黎王,张步举兵琅琊,董宪举兵东海,岑延举兵汉中,田戎举兵夷陵,他们都设置将帅,入侵掠夺周围郡县。另外,象赤眉、铜马这样的起义军,不计其数。当初,铜马军前来投降,投降后又内心不安。世祖知道他们的意图后,命令他们各归阵营约束兵马,自己骑着马按照行列安排阵势,投降的人都说:“萧王对咱们推心置腹,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因此都真心归服世祖。世祖派耿弇讨伐张步,张步听说,就派大将费邑屯兵历下,又分一部分兵驻守祝阿,另外在太行、钟城列几十座阵营等待耿弇的军队。耿弇渡过黄河,先攻打祝阿。从早晨开始攻城,没到中午就攻下了,故意让开重围的一角,让祝阿的兵土得以逃奔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的军队大败,非常害怕,放弃钟城逃跑了。费邑分派他的弟弟费敢把守巨里。耿弇留部分兵威胁巨里,并派人多伐树木,扬言要填塞壕沟攻城。几天后,有投降耿弇的人把这件事告诉费邑。费邑听说耿弇要攻打巨里,打算前来救援。耿弇于是下令:“过三天将全力攻打巨里。”暗地里放了俘虏,让他回费邑军中。回来的人果然把耿弇攻巨里的日期告诉了费邑。到了攻城那天,费邑果然亲自率兵救巨里。耿弇高兴地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修备攻城的东西,是想引诱费邑来。现在他来了,我求之不得。”于是分派三千人把守巨里,自带精兵登上高坡,利用高处与费邑军会战,阵前斩了费邑。不久,把费邑的首级挂到巨里城。城中的人害怕,费敢率军逃跑,归降张步。张步当时在剧地,派自己的弟弟张蓝把守西安县,各郡太守把守临淄,两地相距四十里。耿弇进军驻扎在两个城池之间。耿弇见西安城虽小,但异常坚固;临淄城虽大,实际很容易攻打。于是下令各部五天后攻西安城。张蓝听说后,日夜警惕防守。
到攻城的那天半夜,耿弇下令各将领都在寝席上进食,等到天亮到临淄城,出其不意,半天攻下了城池,占领了临淄。张蓝害怕,于是带领军队逃回剧地。耿弇命令士卒不得随意抢掠到剧城下,必须等张步到了,才攻打,以此来激怒张步。张听说后,大笑,到临淄攻打耿弇。耿弇先出兵临淄水上,想用骑兵冲击张步的军队,耿弇怕挫了张步军的锐气,使张步不敢前进,故意表示软弱来放纵敌军的气焰,带失回到小城,陈兵在内。张步军气焰骄纵,直攻耿弇的阵营,与刘歆会战。耿弇登上王宫残破的高台上观战,见刘歆与张步军交锋,自带精兵横冲张步阵中,大败张步,张步逃跑,投降世祖。耿弇想要招降张步的旧军,命令陈俊追击。于是平灭了张步的军队。]赤眉军进函谷关,攻打更始。世祖派邓禹带兵向西,乘更始、赤眉混乱从中取事。[赤眉军首领樊崇立刘盆子为天子,杀人长安,杀掉更始帝,抢劫掳掠关中。]
于是诸将上尊帝号,命有司在鄗南千秋亭五城陌设立祭坛,世祖即皇帝位。[诸将上奏:“汉朝出现王莽,宗庙之事废驰,天下豪杰愤怒,百姓遭受涂炭,大王与刘伯升首先举兵起义,更始凭借刘伯升的功绩荣登帝位,但是不能承袭汉朝大统,败坏纲纪,盗贼与日增多,百姓危惧忧愁。大王初征昆阳,大败王莽军,后来又攻下邯郸,北方州郡一一平定,天下三分,大王占据了二分,拥有众多土地,士兵百万,论武力,没有敢跟你抗衡的;说文德,人们简直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歌颂。我们听说国家不可以一日无君,希望大王不要谦逊拒绝,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重。”强华从关中捧着赤伏符进见:“刘秀发兵攻打无道之人,四方蛮夷聚集,群龙斗于郊野,四七之时从高祖建汉至光武重建共228 年,火为主。”然后刘秀即皇帝位。]十月摆驾东都洛阳,赤眉军投降。[大司徒邓禹、冯异、刘弘等人征讨赤眉军。冯异说:“我曾与敌军拒守华阴,经过几十天,虽然多次捕获敌军勇将,但是余兵还很多,可以稍微施加恩德信义,竭力引诱受难的士兵,再用兵攻打。皇上派各位将军驻扎澡池,为了让贼军向东,我带兵攻敌西部,一举就可攻破,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邓禹、刘弘不采纳冯异的建议,于是与赤眉军大战。赤眉军假装溃败,抛弃辎重逃跑,车上都装着土,土上盖着豆子,士兵饥饿,争先抢豆吃。赤眉军还兵,攻击刘弘的军队,刘弘军溃败,冯异和邓禹救了他。赤眉军稍向后撤退,冯异回营约定日期与赤眉军作战。冯异让战士换上与赤眉军相同的军装,埋伏在路的两侧。第二天,赤眉军派一万人攻打冯异的前头部队,冯异分兵救援,敌军见对方势力软弱,于是全力攻打。冯异纵兵大战,到中午,敌军士气衰落,路两侧的伏兵突然起来,衣服与赤眉军混杂,赤眉军不能认别,于是惊慌溃败。赤眉军君臣投降,捧着皇帝玺绶进献世祖。]
平定了隗嚣,消灭了公孙述,天下安定。世祖驾崩南宫,时年六十三岁。
世祖的末代子孙灵帝任用宦官曹节等人。曹节等人假传圣旨杀了太傅陈蕃和李膺,并把两人的同党也都囚禁起来。中平九年,黄巾盗贼兴起。[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老,召收弟子,连结各个郡县,约定三月五日一齐举兵,派唐周通知各地,张角于是举兵,头戴黄巾作为标志。]灵帝驾崩,太子刘辩即位。董卓入主朝政,于是废灵帝为弘农王,立献帝。李傕逼迫皇帝东迁;曹操迁移献帝定都许昌,曹操死后,献帝被迫让位给曹丕。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地人。死后追封为魏武帝。灵帝在位时,曹操担任曲农的校尉。
汉朝末年,宦官当权,何进谋划诛杀宦官,太后不许,何进于是下令四方将领进京,想要以此来恫赫威胁太后。[陈琳进谏说:“《易》称‘到了山脚下就用不着看林人做向导了’,谚语有‘蒙住眼睛捕捉麻雀’,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微小的东西,尚且不可以通过欺诈得到,何况国家大事,怎么能用欺诈的手段办成呢?现在,将军你掌握国家大权,以龙虎之威雄视天下,决断由心。如果象你那样做的话,无异于烧旺炉火而燎毛发。应当速发雷霆之威,进行通变,立即决断,虽然违背常道,但是合乎天理,上天百姓也都顺着你。但现在你反而放下自己的权力,征求外部援助,大兵一旦聚集京师,势力强大的就会称雄,所以说‘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必定不会成功,只是导致祸乱的台阶。”何进不采纳陈琳的建议。]董卓率军到京师,废灵帝为弘农王,立献帝。京师大乱。
太祖逃出关,至陈留,散尽家财,召集义兵汇合己吾。太祖与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同时举兵,合兵数万推袁绍为盟主,[众人设置坛场,共同盟誓,臧洪举着一盘血盟誓说:
“汉朝宗室不幸,帝王纲纪失去承继。贼臣董卓,骄纵暴虐,残害及于皇帝,屠毒流于百姓。天下大事荒废,剪灭天下异己。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纠集义兵,同赴国难。凡是我的同盟,齐心协力,共效人臣操守,即使脑袋掉了,也绝无二心。有背叛此盟誓的,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皇天后土,祖宗神灵,都来看我们的行动吧。”臧洪在盟坛下慷慨流泪,听到结盟誓词的人也都激动昂扬不己。]曹操为奋武将军。董卓听说盟军举兵,于是迁移天子定都长安,留下军队屯守洛阳,司徒王允与吕布联合杀掉董卓。
杨奉、韩暹护送天子返回洛阳。太祖到洛阳卫京县,韩暹逃跑了。太祖以洛阳被焚烧,残损破败为由,敬请天子定都许都。下诏谴责袁绍依仗地广兵强,结党营私,不为王事效力。[袁绍当时正兼并公孙瓒以及四州的土地。]袁绍于是进攻许都,太祖在官渡大败袁绍,袁绍吐血而死。[袁绍,字本初,汝南人。任司隶校尉。董卓商议废灵帝、立献帝,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袁绍把符节挂在东门,奔逃冀州。董卓出重金捉拿袁绍。伍琼是董卓信任的人,暗地为袁绍游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袁绍不识大体,害怕逃窜,并不是有其它志向。现在急着追捕他,形势必定会发生变化。
袁氏家族树立恩德已经四代,门生旧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纳豪杰,招募士兵,英雄因此而群起,那样太行山以东就不是归你所有了。不如赦免他,封他一个郡守之职,袁绍听说你赦免他的罪过,必定高兴,以后就不能成为祸患了。”董卓认为伍琼的说法很对,于是派使臣授予袁绍渤海太守之职。
袁绍与孔伷等人共同起义,偷袭夺取了韩馥所在的冀州,占据了黄河以北。
训练精兵十万,骑兵一万,想要进攻许都的曹操。沮授进谏道:“近来讨伐公孙瓒军队几年,百姓因此疲乏困顿,税收和兵役还很沉重,这是国家的深重的忧患,当前,应当先向天子进献贡物,从事农业生产,安抚百姓。如果这样做行不通,然后向天下声明曹操阻隔天子的命令,再进军屯守黎阳,逐渐攻取黄河以南,多多制造船只,修理制造武器,分别派遣精兵,抄袭边界地区,令他们不得安宁,我们从中以逸待劳。象这样,可以不用费心就平定曹操了。”郭图、审配说:“兵书的法则是兵力十倍于敌军就围而聚歼,五倍于敌军就追击攻打,力量对等就能够战斗。现在凭明公的神武,连结黄河以北强大的军队攻打曹操,易如反掌。现在如果不及时攻取,以后就难以谋图了。”沮授说:“听说挽救混乱,诛杀残暴的军队才叫义军,依仗人多势众的叫做骄兵,靠义出兵,所向无敌,而骄兵必先溃败。曹操侍奉天子,建宫许都,现在起兵攻打,于义是相背离的。况且克敌制胜,不在势力的强弱。
曹操的法令已经得到实行,士兵精练,不同于公孙瓒,坐等受围困。现在放弃万无一失的战术,发无名之师,我很为明公担心。”郭图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可以说不义,何况现在攻打曹操,怎么能说没有名目呢!而且明公士兵精锐,将士想要奋进出力,如果不及早安定大业,正是所说的‘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正是越国之所以成就霸业,而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