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怎能因为隔着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河就不去拯救那里受苦难的老百姓呢?”命令制作战船[有人请求秘密制作。文帝说:“我将显示出代替上天讨伐昏君的威严气势,为什么要秘密制作呢?假使陈后主听说这件事后能省悟过来,作出悔改的表现,我又有什么其它的要求呢?]派晋王扬广率领八十多员大将讨伐陈后主[当初,隋朝军队把盖有皇帝玉玺的,上面写着陈后主罪恶的传单三十多万份散发到江南陈国的军队手中。江镇被攻陷以后,有人把这件事向朝廷汇报,当时朝中沈客卿掌管机密事务,没有声张。隋朝军队出发,陈后主说:“天子的瑞祥之气在这里,以前齐的军队三次来这里,周的军队两次来这里,没有谁能不被我们摧垮消灭。隋的军队今天来这里后也难免要遭受同样的命运。”仍旧每日喝酒作诗,不去考虑军情。隋朝军队有的已经前进并攻克姑孰河附近地区,有的已经截断练湖附近的交通要道,陈后主这才颁布诏书说:“羊和狗一样渺小的敌人侵人到京城附近,任其发展就会对我们有害,应该及时消灭敌人。”派萧摩诃作把守京城的大都督,分兵把守重要的关口和道路。和尚、尼姑都被抓来服役。隋的军队南北夹击,陈后主的军队迅速被打败]韩擒虎带兵冲进南掖门,陈的文武百官纷纷逃跑,陈后主被俘虏[隋朝军队进入京城后,仆射袁宪劝陈后主端正地坐在金銮殿上严肃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陈后主说:刺刀底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自己有办法对付。”于是逃进井里,隋军士兵用绳子往上拉他,奇怪陈后主为什么这么重,等到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他和张贵妃、孔贵人一同上来的。隋文帝听说这件事后很吃惊。鲍宏应对说:“井宿在天文上是秦地的分野。天象表明,陈后主投井是上天的旨意。”这以前江南人都唱王献之的桃叶辞: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吾自迎接汝。”等晋王杨广率军驻扎在六合镇的时候,那里有一座山名叫“桃叶”,果然坐着陈国的战船渡过了江]晋王杨广占领台城,把陈后主送往东宫,三月癸已日这天把陈后主和他手下的贵族,大臣们一起从建邺送到长安。用原来陈国的衣服车马接陈后主和手下王公大臣。让人宣读诏书责备陈后主,陈后主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一句反驳话也说不出来,封他为长城公[隋文帝到东方视察,登上芒山,陈后主侍奉隋文帝饮酒,陈后主做诗说:“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等到出来时,隋文帝望着远去的陈后主的背影说:“难道他的失败不就是因为太喜欢饮酒作诗吗?把作诗的功夫用来思考当时安定天下的问题多好啊!”仁寿四年,陈后主在洛阳去世[这以前蒋山里的一群鸟儿拍动翅膀发出声音好象在说:“奈何帝,奈何帝。”陈后主在东宫时,有一只一条腿的鸟儿飞到金殿上,用嘴在地上划成字的形状,地上写着:“独足上高台,盛草化为灰,欲知吾家处,朱关当水开。”解释的人认为:“独足”
是说陈后主后来孤单一人,失去了往日前呼后拥的场面;“盛草”是说后主荒淫污秽,隋秉承火运建国,所以陈后主被隋灭掉;等到他来到隋朝京城长安,家住在都水台,这句对应“高台当水”还有一个会稽人史溥曾经梦见一个穿着红衣服戴看武士的帽子的人从天上降下来,这人手中拿着一块金牌,上面写着:“陈氏五主,三十四年。”陈的灭亡情况果然就象史博梦见的那样。梁朝未年儿童唱的歌谣道:“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见黄尘起,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王僧辩被杀以后,大臣把这个童谣报告给皇上,解释说王僧辩原来骑着巴地的马击败侯景反叛“马上郎”是一个“王”字“尘”与“陈”谐音,却弄不清“皂荚”那句什么意思。等到隋灭掉陈以后,解释的人以为江南用羯羊角代替皂荚洗衣服。隋朝皇帝姓杨“杨”与“羊”谐音,是说陈最终被隋朝消灭。北齐未年,三省的主管官员都被称为“省主”,暗示皇帝将要被废掉。这样看来,兴亡都有预兆可以事先体察]。
隋高祖杨坚在周武帝初年曾经当过隋州刺史,他女儿是太子的妃子。周宣帝当上皇帝后,封他为大司马。宣帝死后,靖帝即位,他被封为隋王。后来靖帝把帝位让给了他。他改年号为开皇元年。开皇九年,灭掉了陈国,把太子杨勇废为普通百姓,把晋王杨广立为太子。杨坚死后,太子杨广即位做了皇帝。
隋炀帝昏庸无道,天下盗贼纷纷兴起。登基后第十三年巡视江都,李密在巩这个地方建立高坛,封自己为魏公[李密是辽东人,蒲公山李宽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就有大志向,一向就有谋反的想法。他和杨玄感是生死之交,但杨玄感却用权势欺压他,使李密十分愤怒,说:“在两军交锋的战场,勇敢杀敌,所向披靡,功高盖世,这一点我不如你;但是如果从长远考虑,带领天下有才德的志士,使他们个人发挥自己的作用,你却不如我了。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官衔稍微大一点就轻视天下有才德的人呢?”等到杨玄感起兵反叛的时候,李密归顺了他,成为他谋臣中的领袖。后来杨玄感失败,李密怕朝廷追查,改换姓名,投奔到翟让的起义队伍中。翟让封李密为魏公,然后又设立幕府,设置幕僚,拥兵九十多万人]。梁归都盘据在夏州;刘武周杀死太原留守王恭,发兵起义,窦建德自封为夏王;朱粲自封为楚王;刘元进盘据在吴都。隋炀帝听说这么多人反叛,十分害怕,让冯慈明到洛阳去招募军队[隋炀帝听说义军蜂起,召集大臣问计。大臣们都说:“这些人不过小偷小盗罢了,不值得忧虑。”侍御史韦德裕说:“如今天下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各种体制都被破坏,然而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等都奉承你,隐藏真实情况不报告。堆起的柴草已经从内部燃烧起来了,如果放任形势这样发展下去,祖宗的宗庙就会因为被叛乱的军队破坏而得不到祭祀。《周书》上说:
一点一滴的水不断地流,就要发展成长江大河,陛下你千万不要因为听了奉承隐瞒的话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隋炀帝于是让冯慈明到洛阳去招募军队,准备用来讨伐李密的叛军。冯慈明被巡逻的士兵抓获,押送到李密那里。
李密听说抓到了冯慈明,十分高兴,对冯慈明说:“老天不会无原则的亲爱某个人,谁有德行它就帮助谁。当今皇帝昏庸无道,毒害天下百姓,这是人所共知的,我李密召集百姓和谋士,是想安定天下。如今我们手下有一百多万精明强干的人,凭借丰富的粮草和险要的地形,再加上勇敢的战士,挖东海就能让它向西流,每人踏上一脚泰山就会向东倾倒。以我们这样的势力,谁能同我们抗衡?洛阳已经危急了,很快就会向我们投降,希望你能认清天下的形势,和我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冯慈明回答说:“你的父亲蒲山公曾经给隋朝立过大功,很受皇帝的欣赏并被给以很高的官位。而如今你却不念朝廷的恩惠,反而要起兵造反,不顾我们大隋朝对你一家的恩德,象杨玄感等人那样顽固地作恶,罪恶积累,你很快就会失败了。以前天下那些比你有能力的叛乱者都最终难以逃避朝廷军队征讨剿灭。凭你手下这几个人,还想干成什么大事吗?”李密见无法劝说降服他,就把他软禁在司徒府中。冯慈明暗地派人去洛阳联系征兵,事情被泄露出来之后,翟让杀死了冯慈明]。
颁布诏书让唐国公李渊守卫太原。五月甲子日,李渊率部起义,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却拥戴代王杨侑为皇帝,效仿伊尹和霍光的作法。然后向天下发布檄文,听说这件事的人纷纷起来响应。
秋天七月,唐国公李渊想向西进攻长安,在太原郊外的原野上打着白旗在军前誓师,当时披挂甲胄的军队有三万人。公子李元吉留卫太原。起义军队驻扎在霍邑。隋朝的武牙郎将宋老生率领军队抵抗李渊的起义军。当时正赶上秋雨连绵,几天不晴,军队的粮食供给没有保障,并且又有人谣传说突厥的军队将要袭击太原。李渊很害怕,想带领军队返回太原,因为听了秦王李世民的劝说才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劝说道:“隋炀帝独断专横,天下人心涣散。盗贼和反叛的军队纷纷出现,男的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女的没法进行家庭劳动。所以我们才要挺身而出,安定天下。我们凭借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形,再加上我们控制着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命令诸候,安定天下,所以天下人纷纷响应我们的义举。今天刚刚遇上这样一小股敌人的抵抗,就想退缩回去,我恐怕军队一但解体,前功尽弃了。再说即使回去守太原,恐怕也已经晚了。这样的话,就不如孤注一掷,坚决地按原计划行动了。”李渊听从了秦王的话]。宋老生拼死与李渊的起义军作战,最终被打败,起义军攻克了霍邑[各个城池相继向起义军投降。只有屈突通在河东坚决抵抗,城池因此没有攻下],冬季十月,起义军进驻到长乐宫,卫文升控制着代王,坚守长安不投降。十一月,起义军终于攻克长安,李渊仍然让代王杨侑为皇帝,改年号为义宁[派使臣出去视察各郡县的情况。隋建造的行宫,李渊都查封了;后宫的宫女妃嫔,都让亲属领回家去。当初,隋朝的军队都扰乱老百姓,老百姓把他们作为祸患对待。等到李渊的起义军进驻长安的时候,纪律严明,不动老百姓一丝一毫的东西。老百姓都说:“真是我们理想的好皇帝啊!”]。这时隋炀帝想去丹阳,而大臣和将士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去南方,都想再回北方。字文化及看到老百姓实在没法活下去了,就在江都杀死了隋炀帝。隋朝王室的王侯不论老小,都同时被杀死。宇文化及立太子杨浩为皇帝,自己做丞相[隋炀帝曾经梦见一个穿黑衣服的小孩说:“离开也是死,去也是死,不如坐船渡过长江。”裴蕴、虞世基都是南方人,怂恿隋炀帝去南方。然而炀帝手下的将领们不愿去南方,想一并用毒酒杀死这两个人。南阳公主听说这件事,因为怕杀死她的丈夫,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又告诉了他哥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见众人都已经感到不满,认为反叛的时机成熟,就带兵起义,拘禁了隋汤帝。隋炀帝说:“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天地的事而落到今天这个下场?”马文举回答说:“我听人家说老百姓不能没有给他们作主的人,所以上天要立一个皇帝来安抚他们。因此说皇帝是为百姓服务的,并不是老百姓非要养活一个皇帝。当初高祖文皇帝免除严酷的法令,广泛地在老百姓中间施行恩德,向南讨伐强大的陈国,向北平定了外族的侵略,二十多年后,天下太平,然而不久他却去世了。你做了皇帝以后,不理朝政,外出寻欢作乐,老百姓被扰乱的得不到一天安宁,为寻欢作乐方便而逼百姓疏通河道,老百姓困苦疲劳。高颖、贺若弼都是朝中有才能的重臣,功勋和品德都很突出;薛道衡才能出众,完全可以安定天下。然而就是这些人,却被你残忍地无辜杀害,这以后朝中有才能的人渐渐少了,而专会投机拍马的小人却一天天地多了,再加上你多次征讨辽东,将士伤亡惨重,导致国库空虚。天下死人的尸骨覆盖了原野,正是这些死去的人的冤魂到上天那里告了你的状,上天才要派人征讨你。还有,在雁门地区,你被北方敌国的军队围困,解围之后,你本来应该就此罢手,好好反省一下过去的行为,然而你偏偏继续巡欢作乐。将领和士卒连粗布衣服都没有,而你的后宫里的人却连罗绮都穿厌了;将领和士卒连糟糠都吃不上,而你养的犬马却连粟肉都吃腻了。
士兵多年在外征战,铠甲上生了虱子,战马从没有解下鞍子的时候,再加上你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功告,总想为自己的荒唐的行为掩饰,并且没有心思返回长安管理政务,一味在外边贪图享受。从而导致天下大乱,把本来繁荣安定的局面搞得一塌糊涂,而你还敢自称元罪,连我都为你感到羞耻。隋炀帝无话可说,最终被勒死]。
五月戍子日这天,杨侑把帝位交给唐国公李渊,李渊把长安作为都城[大业未年,有歌谣唱道:“桃李子,洪水远杨山,宛在花园里。”李是唐代皇帝的姓。洪水指的是“渊”字。杨是隋朝皇帝的姓,有花叶是说没有果实。
“园”和“囿”字是一个意思,指花园,代王姓杨名侑,情和囿声音相同。
这首歌谣是说杨侑虽然是帝王,但是终于因为隋朝上天安排的命运已经结束。必将被唐朝代替]。已已日这一天,王世充、段达等人在洛阳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六月,字文化及从江都进军到彭城,占领黎阳,称号“许”李密率领大军在清淇这个地方建筑军用堡垒。郭煌张守一听说李密拒绝并抵抗宇文化及,就劝说越王讨伐李密,越王没有听从他,而采纳了孟琮的计策,和李密联合起来。[张守一劝说道:“我听说鸿鹄这种鸟没有展翅高飞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冲向万里碧空的志向;勇猛的豹子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吃掉牛的雄心就已经具备。如今陛下你拥有整个周的土地,背靠黄河,面临洛水,手下有十万精兵,粮草供应充足,这是成就大事业的雄厚的资本啊!难道非要等到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才行动吗?这样把守城门不出,不把安定天下作为自己的志向,与蚂蚁整天在一个巢穴爬来爬去有什么区别,你实在不该这样。”越王回答说:“那么我该怎么办?”张守一说:“古代三个有名的帝王,五位有作为的霸主当初起家的时候都是依靠军队来奠定自己事业的基础的。举例说夏启和齐恒公都是这样,他们都是依靠军队,讨伐那些丧失民心的反动势力,从而安定天下。如今天下形势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兴起,然而足以成为你心腹大患的,只有夏和魏两家。夏如果派军渡黄河,那么洛阳就可能不归你所有了;魏如果派兵渡过洛河,洛口地区的粮草便被他们控制了,这样的话可就危险了。我听说军队作战要靠正义和奇谋才能取胜。这就是韩信、张良等人屡次打败敌人的原因。请你派二万精锐部队把守洛阳,另外派三万人在黄河岸边巡逻防守,以防止夏军的袭击。然后你亲自率领大部队走出洛口,迅速地攻打魏的军队,使他们来不及作出反应就被消灭。消灭李密以后,那窦建德就一定会害怕。这时候我们再把守好边疆,找时机行动,就能建立文帝那样的业绩并重新恢复隋的统治。”越王说:“我刚刚登基不久,百姓和上天都还没有亲附帮助我,这时候却发起战争,恐怕会遭到士大夫的反对和背叛吧。”张守一说:“陛下你是隋朝的嫡传后代,继承着祖先的业绩,这样的话就象夏的臣民怀念大禹时必然会辅助他的后代少康,汉的臣民留恋刘氏王朝的统治就会重新尊重并服从光武帝刘秀的领导一样,隋朝的臣民也一定都拥戴你。况且说李密有三条被讨伐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什么呢?第一,李密开始与翟让一同领兵起义,建立起事业之后却杀死了翟让。因此上天和军队都对此不满;第二,他占领的土地多,手下的军队多,然而也因此军令不严,赏罚不明,军队的战斗力很低;第三,他的精锐部队都去用来对付秦王李世民了,守卫洛阳的部队都是些老弱残兵,如果乘虚袭击,一定能攻克洛阳。兵法说要在战争中占有主动地位,又说时机好不如地势好,地势好不如军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如今陛下你这几方面取胜的条件都具备了,相信一定能打败敌人。”越王想听从张守一的计策。盂琮说:
“宇文化及率领想念家乡的军队,他的锋芒不可抵挡;李密是天下大英雄,智谋无人能比。不是李密,没有人能消灭字文化及的势力,如果袭击李密不能成功,反而让字文化及因为李密力量的削减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请允许我去劝说李密,让他被我们利用,帮助我们扫平前进路上的障碍。至于以后的事,慢慢再说也不迟。”越王说:“好。”孟琮于是向东去劝说李密,他说:“你率领着一群没什么志气的人,又没有险要的地势作保障,正象兵法上所说是,呈现出四分五裂的局面,这是大忌讳呀。现在东面有字文化及的军队,西面有洛阳王世充的军队。抵抗宇文化及吧,王世充就会带兵抄你的后路,抵抗王世充吧,宇文化及又会乘虚攻击你。如今六军驻扎在洛口等待攻击你的命令,字文化及也已经攻下武牢,恐怕你来不及筹划,失败的形势已经注定了。当今皇帝手下兵强马壮,占据地利。而宇文化及却仿佛看不到这一点一样,不来归顺,反而作乱,我们皇上现在已经做好了进军围剿他的一切准备。你如果率领军队提前行动,讨伐宇文化及,那么肯定能取得稳定自己战略地位的作用。古代晋文公不念寺人披斩法的旧怨;齐恒公不记管仲射钩的前仇。况且皇上圣明,宽和容人,请你捐弃前嫌不要过于责怪皇上。
在你面前摆着两条路,将军自己选择吧。”当初李密听到张守一的谋略,十分害怕。等到孟琮一到,十分高兴。派记室李俭朝拜越王,越王也十分高兴,封李密官为太尉,封爵魏国公]。李密不再害怕王世充部队的袭击,动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字文化及并打败了他。李密打败宇文化及之后,更加骄傲。越王派王世充攻打李密。李密因不采纳祖彦君的计策而被打得大败。于是向西逃往长安,投奔李渊的部队。不久因背叛李渊被杀。[王世充袭击李密的时候,李密召集手下的谋臣商量这件事。裴仁基说:“王世充现在带领全部精锐部队来攻打我们,洛阳一定很空虚,只是坚守战略要地,不让向东进兵。如果我们能派出三万精兵沿黄河河漕向上,逼近洛阳,洛阳防守吃紧,王世充一定会再返回去援救,等待他又返回洛阳,我们再把军队退回来。这样下去的话,他们就会很疲劳。兵法上说:“敌人出来我们就回去,敌人回去我们再去攻打,这样使敌人疲劳,使敌人判断失误。”李密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王世充的军队不能被抵挡的原因有三个:士兵精锐;决心很大;粮食被吃尽,寻求速战速决。我们只要坚持守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使敌人想拼命而得不到机会,想退走又没地方可去,用不了十天,军心涣散,内部叛乱,王世充的脑袋就会被送到我们的营帐中来。诸位以为怎么样?”单雄信说:“敌方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而我方的士兵又都积极表示愿意参战,这样的话,一定能打败敌人。”祖彦君说:“不行。军队理亏就衰弱,正义就坚强。理亏就是饥饿,正义就是吃饱。王世充打着隋朝的名义出兵,不能算理亏;而我们被老百姓认为反叛,不能算作正义。光禄大夫裴仁基的谋划,可以起短期的作用;主公你的谋划,是坚持打持久战的好策略;单雄信将军的计策,将直接导致失败和灭亡。况且说事物的力量不可能永远强大,胜利的局面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人常说:祝贺你的人还没有走,吊唁你的人又来了。我实在是怕虽然能战胜宇文化及,却不一定能打败王世充。请你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王世充身体强壮,志向远大,不愿自我夸耀,一定心存异志,用不了几年就会引火烧身。到那时,我们再打着顺应天意民意的正义的旗号攻打他,凭借有利的地形地势,文臣武将一起努力,肯定能打败他。这与因一时意气用事而使已经初具规模的事业瞬间崩溃相比,哪个更好?想夺取他什么东西,一定要先给他点什么东西;想要削弱他的力量,一定先要使他强大一点。一味地想夺取却什么也舍不得给他,一定会受到上天的责罚;只顾削弱他却不想让它慢慢先发展一下,一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希望你能先给他点甜头让他强大一点,然后再抓住他的伤痛处给以致命的打击。”李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