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地藏,倘若在未来世,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见到那些年老生病或是正在生产的妇女,若能在一念之间发大慈悲心,布施医药、饮、床
等,使他们得到安乐。这
福德是最不可思议的。在一百大劫之中,常常成为净居天主;在二百大劫之中,常常成为六
天的天主,最终必定成佛,永不堕
恶
。乃至在今后的百千生中,永远听不到受苦的声音,更不用说亲自受苦了。”
“另外,地藏,倘若在未来世,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修净行的婆罗门等,见到佛的塔寺、形象,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等圣者的形象,能亲自持
布施供养,那么,这些国王等人可以在三大劫的长时间里得生为帝释之
,享受
微妙的快乐。如果能够
一步将此布施的功德福利回向给法界全
众生,那么这些国王等在十劫中可以得大梵天王之
,享受大梵天王的福报。”
所以能够得到如此之大的福报。在千百个转世过程中,常常可以得到充足的七宝,更何况普通的衣住行等基本生活的享用了。”
“还有,地藏,倘若在未来世,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能够以上
的布施,所获得的福德真是无量无边。若能
一步把这些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不问功德多少,最终必定成佛,更不用说帝释天王、大梵天王、转
圣王一类的福报了。因此,地藏,你应当广泛地向一切众生传达这其中的
理,广泛地劝说一切众生学者这么
。”
“最后,地藏,在未来世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人在佛法中所
的善
,或是布施供养,或是修补塔寺,或是装理经典,小到哪怕像一
汗
、一粒灰尘那样微不足
的一
善事。只要能回向法界,那么这人的功德,在百千生中都会受到人天最
妙的快乐。倘若单是回向给自己的亲人或自
受用,那所得的福报只有三生受乐而已。若是能够回向给法界众生,那功德果报将千万倍于自
受用,真可以用‘舍一得万’来形容。地藏,布施因缘的来龙去脉和功德果报的轻重比较就是这样。”
“另外,地藏,在未来世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人,见到大乘经典,或是听到一个偈、一句经,能发殷切尊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此人获得的果报,大到无量无边。若能够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那这人的福德也是多得无法言喻了。”
在本品中,地藏菩萨向世尊请问阎浮提众生布施功德的轻重,世尊为之作答。对位尊贵之人来说,若能下心
笑,发大慈心,亲手布施贫穷残疾之人,所获福利,如同布施诸佛功德之利。而无论贵族还是贫民,若能于佛法中
一
善事,如修补塔庙经像,布施供养三宝等,获大果报,常在人天,受胜妙乐。世尊特别
调,所
功德若仅回向自家眷属,或自
利益,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若能回向法界,则其福无量无边,不可为喻。校量:又曰较量,即比较、衡量
之多少的意思。
观菩提树“另外,地藏,在未来世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人见到佛的形象、菩萨的形象、辟支佛的形象,乃至转
王的形象,能够布施供养,即可得无量的福德,常可在人间天上享受最
妙的安乐。若能够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那这人的福德就多得无法言喻了。”
“另外,地藏,在未来世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人,遇到佛的塔寺、大乘经典。若是新的,便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是旧的或是已经损坏的,便发心去修补打理,或是独自一个人发心,或是劝许多人共同发心,跟着一同布施的人,在三十生中,常常
小国王;而那位领
发心布施的人,在三十生中常常
转
圣王,并以
善法、善政去教导、教化这些小国王们。”
“还有,地藏,在未来世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人在佛法中
很少一
善
,即使如同汗
、灰尘一样微不足
,他们所受的福报将大得无法形容。”
“还有,地藏,倘若在未来世,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遇到已经涅槃的过去佛的塔庙,或遗留下来的经像,由于年代久远,毁坏破落,能够用心去修补。这些国王等人,或是亲自办,或是劝人
办,劝一人、两人甚至成百上千等人大家共同布施结缘。那么这些国王等人,在今后的百千生中常可以得生为转
王
,一同布施的其他人,在今后的百千生中常可以得生为小国王
。如果更能在塔庙前发回向心,那么这些国王及共同布施的人,终将成就佛
。因为这
布施供养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