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楚游徐霞客游记记一(4/7)

舟大师开山建寺,于是这里便成了众僧聚居念佛修道的地方。现今孤舟已经离世,两年前老虎从寺侧叼衔了一个僧人去,于是众僧徒四处奔散,豺狼虎豹白天出没,山中的田地全部荒芜,佛宇变得空寂,没有人再去。每当向人间起到那寺的路,都告戒我不要去。而且雨雾迷潦,阴霆浓密,没有谁肯给我们作向导。我不被这一切所阻,从盘龙庵的小路,往南沿小溪而行,两里,又与大溪相遇。往南渡过小溪进入山中,雨下得更猛。从两山间的小路往西南走两里,有条大溪自北面流来,直逼山下,曲折地绕流在山峡中,溪两旁的石崖,被水流侵蚀而形成一个个横伸斜突的矶石。沿溪走两里,为沙江,它就是云峻山来的溪水汇入大溪的地方。路途中遇到一个人拿着伞将要远出,见我间路,就说道:“这条路若不是几个人一起就不可以进去,我应当返回家为先生您作先导。”我感谢他的情意,于是跟随他到了他家。那人为我又找了三个人,每人拿着些刀棍、火把,冒雨进入山中。起先是从溪口往东进去,走一里,望见一条小溪从西南的山峡中穿流出来,石崖层层横贯,对峙如门。向导说:“此地是虎穴,烧炭打柴的人都不敢进去。”这时雨势渐大,于是溯大溪往里走,曲折地走两里,溪底石头耸峙如同平台,石台中间破裂开一条通道,水从其间流泻下去,景象很优美。从此处登上山,转过山嘴往下走,见到一片平整的谷地,名叫和尚园。谷地四面一重重山峰环绕聚合。从那片平坦的田野尽头约走一里,又翻过一座小山,顺前面所沿的那条溪流曲折地行进在山峡中,又走一里云嶙寺便到了。山峦幽深雾气浓黑,寺中静寂无一人,佛殿上如来的金身久无香火祭供而透出冷气,厨灶中早已火灭烟空。徘徊了许久,雨势更大,像是催我们快走,于是同向导出了寺。走出溪口,向导望见一只船,于是赶忙呼叫住而搭乘上。船顺流飞浆,航行得很快,我衣服鞋子全湿透了,水气寒冷,浸入肌肤,连烘烤衣服都来不及,更无暇再探问溪两旁崖石的情形。山溪迂回曲折,下午登船,约行了四十里,天就黑下来,船夫又在夜色中撑船航行三十里,停泊在东江口。

十二日清晨非常寒冷。船夫将船从江口牵入鄙水中,于是顺茶陵城驶过东城,停泊在南关。下船进了关,抵达州衙门前,打算出茶陵城大西门,去探寻紫云山、云阳山的美好风景。听说灵岩在南关外十五里,便在城中集市上喝了些酒,又走出南门,渡过都水。当时细雨飘飞,北风寒冷异常。往东南方向行,在倾斜不平的山坡间忽上忽下走了五里,见到一片平坦的田野,这地方叫欧江。有条溪水从东南面流来,于是溯溪而行,从雾气中望见溪东边的山上石头突兀,心里觉得那山很奇异。又走五里,抵达山嘴处的溪边,这里叫沙酸,因为溪流中有个沙石堆。溪流的源头在东面四十里的百丈潭。沙石堆边上那最高的山叫会仙寨,山中弯隆的崖壁破裂开,形成岩洞,叫学堂岩。再往东,山峡盘曲绵亘,山峡的中部叫石梁岩,它就在沙破的上边,但我不知道。又往东走一里,便往北进入山峡中。从山峡中走一里,见到碧泉岩、对狮岩,它们都朝南面。又往东翻过山岭向下走,转往北面,就到灵岩了。因为岩朝东面,曾知州〔名叫曾才汉。〕又称为月到岩。

从会仙岩往东,山都不很高,由中都是石崖盘曲绵延,堆叠环绕形成沟谷,有的三面回环如同块玉,有的两边对峙如同大门,有的高高耸立形成险峻的山崖,有的中何空虚如同洞穴,如此等等到处都是。只是石质粗糙而颜色赤红,没有晶莹明亮、滋润光滑的景象。而山崖间石梁横跨,石梁下崖壁弯隆,此地的八景,这应当是第一。

灵岩洞朝向东面,洞前面有座横贯的山崖,呈南北向曲折环绕。它深有几十丈,高几丈多,里面有如来佛的像。洞外列置着门窗,但那门窗没有抵到洞口顶部,所以洞形自然就不被遮掩。它是唐代时陈光间读书的地方。陈光间居住在严塘,〔严塘在这岩洞北面二十里。〕他的后裔还有到这岩洞中读书的。

观音现像在伏狮峰的东面。回狼的崖壁上有个由石头的痕印组合成的观音像,颜色为赫黄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