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 晨起,泊舟将放,招余速下舟;予见四山雾霁,遂饭而决策登山。路由庙后南向而登,三里,复有峰北峙,〔
分两岐:〕一岐从峰南,一岐从峰西南。余初由东南行,疑为前上罗汉峡中旧
,乃向云
仙,非迳造老君岩者,乃复转从西南
。不一里,行
峰西峡,顾仆南望峡
有石梁飞驾,余瞻眺不及。及西上岭侧,见大江已环其西,大路乃西北下,遂望岭
南跻而上。时岭
冰叶纷披,虽无径路,余意即使路讹错误,可得石梁胜,亦不以为恨,及至岭上遍觅,无有飞驾之石,第见是岭之脊,东南横属
,其为登
之路无疑。遂东南度脊,仰首直上,又一里
即宿其方丈。
十三日 晨餐后寒甚,翳如故。别六空,仍旧路西北行。三里至欧江,北
山,为茶陵向来
;南沿沙陂江西去,又一
也。过欧江,溪胜小舟,西北过二小岭,仍渡茶陵南关外,沿城溯江,经大西门,〔寻紫云、云
诸胜。〕西行三里,过桥开陇,始见大江自东北来。于是越黄土坳,又三里,过新桥,雾中始
云
半面。又三里,抵紫云山麓,是为沙江铺,大江至此直
山下。由沙江铺西行,为攸县、安仁大
。南登山,是为紫云仙。上一里,至山半为真武殿,上有观音庵,俱东北瞰来
。观音庵松岩,老僧也。予询云
,松岩曰:“云
山者,在紫云西十里。其
为老君岩;云
仙在其东峰之胁,去
三里;赤松坛又在云
仙之麓,去云
仙三里。盖紫云为云
尽
,而赤松为云
正东之麓。由紫云之下,北顺江岸西行三里,为洪山庙,乃登
之北
;由紫云之下,南循山麓西行四里,为赤松坛,乃登
之东
;去
各十里而近。二
之中有罗汉
,在紫云之西,即由观音庵侧小径横过一里,可达其庵。由庵登
,亦有间
可达,不必下紫云也。”余从之。遂由真武殿侧,西北度两小坳,一涧从西北来,则紫云与肯莲庵即罗汉仙。后山夹而成者。〔
北
大江,紫云为所界断。〕渡涧即青莲庵,东向而
,地幽而庵净。僧号六涧,亦依依近人,
留余饭,余亟于登岭,遂从庵后西问登山。其时
雾犹翳山半,余不顾,攀跻直上三里,逾峰脊二重,足之所上,雾亦旋开。又上二里,则峰脊冰块满枝,寒气所结,大者如拳,小者如
,依枝而成,遇风而坠,俱堆积满地。其时本峰雾气全消,山之南东二面,历历可睹,而北西二面,犹半为霾掩,〔酃江自东南,黄雩江自西北,盘曲甚远。〕始知云
之峰,俱自西南走东北,排叠数重:紫云,其北面第一重也;青莲庵之后,余所由跻者,第二重也;云
仙,第三重也;老君岩在其上,是为绝
,所谓七十一峰之主也。云峰在南,余所登峰在北,两峰横列,脉从云
仙之下度坳而起,峙为余所登第二重之
,东走而下,由青莲庵而东,结为茶陵州治。余现登第二重绝
,径路迷绝,西南望云峰绝
,中隔一坞,而绝
尚霾夙雾中。俯瞰过脊
,在峰下里许。其上隔山竹树一壑,两
回环掩映,若天开
府,即云
仙无疑也。虽无路,亟直坠而下,度脊而上,共二里,逾一小坳,
云
仙。其庵北向,登
之路,由左上五里而至老君岩;下山之路,由右三里而至赤松坛。庵后有大石飞累,驾空透隙,竹树悬缀,极为倩叠,石间有止
一泓,澄碧迥异,名曰五雷池,雩祝甚灵;层岩上突,无可攀踄,其上则黑雾密翳矣。盖第二重之
,当风无树,故冰止随枝堆积。而庵中山环峰夹,竹树蒙茸,萦雾成冰,玲珑满树,如琼
瑶谷,朔风摇之,如步摇玉珮。声叶金石。偶振坠地,如玉山之颓,有积
二三尺者,途为之阻。闻其上登踄更难。时日过下午,闻赤松坛尚在下,而庵僧〔楚〕音,误为“石
”余意
登
右后。遂从
北下山,恐失石
之奇,且谓稍迟可冀希望晴朗也。索饭于庵僧镜然,遂东下山。路侧涧
泻石间,僧指为“
房炼丹池”、“捣药槽”、“仙人指迹”诸胜,乃从赤松神话中之仙人,为
教所信奉而附会留侯也。直下三里抵赤松坛,始知赤松之非石
也。遂宿庵中。殿颇古,中为赤松,左黄石,而右
房即张良。殿前有古树松一株,无他胜也。僧葛民亦近人。
十四日 晨起寒甚,而雾复合。先是,晚至赤松,即嘿mò即默祷黄石、
房神位,求假半日晴霁,为登
之胜。至是望
霾,零雨四洒,遂无复登
之望。饭后,遂别葛民下山。循山麓北行,逾小涧二重,共四里,过紫云之麓,江从东北来,从此
峡,路亦随之。绕
云
北麓,又二里,为洪山庙。风雨
至,遂停庙中,市薪炙衣,煨榾柮gǚ duò木块者竟日。庙后有大
南登绝
。时庙下江旁停舟数只,俱以石尤石
太多横甚,不能顺
下,屡招予为明日行,余犹不能恝jiá然淡忘不以为意于云
之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