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江右游徐霞客游记记十四(4/4)

边了。小岭的西面为东阁坪,东面为坑头冲,由坑南下走两里,一条大溪从西面的中坊向东流来。路沿着溪流往东进入山峡中,又走二里为龙山,有几户人家坐落在溪岸上。顺溪往东去,崖石飞突,如蹲卧的雄狮、奋起的猛虎,高高俯视溪流。路从崖石下边通过,滩石交错而溪水涌激到高峻的崖石上,狼花飞溅,极为壮观。走三里,山峡渐渐开阔,溪流和道路出了山峡后,南北两面非常空阔。又走两里,溪流折往南,有条大路越过山冈往东而去,那是由李田入县城的路;顺溪南下的,是到路江的路。从那里向北望去,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只见禾山高高隆起,耸立在北面,与在李田望禾山没有差异。这才知道,劳芳岭的东面又分出一支耸起而成为禾山;从劳芳岭往南排列到高石坳的,是禾山环绕向西面的支脉,与禾山不是同一山。禾山西南面有溪水南流而下,到此处与龙山大溪汇合而向南流去,路也沿溪而去。走五里到龙田,溪水转往东去,溪岸上住宅店铺较多于别处。渡过溪流,顺溪南岸往东行。三里后,溪绕往东北去,路折向东南面。又走三里,溪从北面流来重与路交合,这里就是路江。原先与静闻约定,要他们留在贺东溪家等候,到路江打听,才知所过的前面一里外就是贺东溪家;于是又往回走到贺家,却得知静闻在初一那天就已到达路江,便住在刘心川处;于是又从贺家转回路江。这一里多路,我们往返共三次才与静闻相会。

初十日黎明时,雇了两个轿夫、两个挑担的从路江往西行。顺着西面流来的小溪走,起初觉得山路凹陷开阔。南面有座高峰叫石泥坳,是永宁县的界山;北面有座高峰叫龙凤山,就是昨天所经过的龙山溪南面的山峰,今天又到了它的南面。共走十里为文竺,村中房舍很多,一条水从南边来,一条水从西边来,在村南汇合后往东流下路江。路又溯西边来的溪流往上行,走三里进入岩壁口,南北两座山之间非常狭窄,水流其间,如穿过一道门。走二里后山隘逐渐向两边扩展,又走五里为桥头,这里没有桥而有集市,永新县的公馆就设在这地方。道路在桥头分成两条:一条直往西向茶陵而去,一条渡过溪流西南向劳子树下而去。从桥头起,我们从西南的那条道走,溪流渐渐地变得涓细,走七里,过了塘石,渐渐上到倾斜而凸凹不平的山坡间。三里后,登上一座山冈,这是界头岭,是湖广、江西两省的分界处。大略崇山从南面的崖子垅蜿蜒而来,到界头岭东面耸起为午家山。午家山向东延伸的一支成为永宁县和永新县的南北界,折往北去的一支延伸到月岭低伏下来,低伏处为唐舍,它是茶陵和永新分界的地方。下了山冈,水就往西流,听说黄零仙庙在山冈的南面,便叫众人绕道由皮唐往南进入皮南,这时离开界头已经有五里远了。从皮南进入山中,又走五里,往南越过一条溪流,它就是黄零溪的下游。于是往南攀登仙宫岭,五里,越过岭头往下走。望见南面有座高插天际的山,它也称为界山,就是所称的石牛峰,是永宁、茶陵的分界,它与北面的仙宫岭相夹峙而形成山坞。山坞中有一座山峰从西面延伸过来,到此处高高直立起,山峰脚下有个庙宇,这就是黄零仙庙。到了庙边,见庙南边有涧流奔涌,但却不见涧流的上游。走过去仔细观看,原来直立的山峰下有一个很低矮的小洞,纷乱的水流从小洞中流出,便形成滔滔之势。所称的黄零仙,据说是干旱时祭祀它,天就降下雨水滋润一方土地、救助一方黎民百姓的神,很是灵验。我们向道士索要了些饭吃,又从原路攀登仙宫岭。五里,越过岭头往北下去,又往北走十里,与唐舍、界头来的道路交合。下了岭为光前,又有条溪水自西向东流,它发源于崖子垅,那地方在黄零仙庙西北的重山中。过溪流又往北行三里,经过崇冈。〔地名。〕又走二里,又见到一条溪水也是向东流去,它叫芝水,有座石桥横跨在溪上。跨过石桥就是劳子树下,这才见到一条大溪自东南流注西北,小船像鱼鳞一样停泊在溪流中。从界岭的西面起,岭下的一条小溪为第一重,黄零仙庙的溪水为第二重,崖子垅的溪水为第三重,芝水桥下的溪水为第四重,只有黄零仙庙的那条水流最大。它们都是从东折往西,汇合在小关洲的下面,又往西流到劳子树下,这里能够航行船只,到了高陇水流更大。“劳子”是树的名称,此种树先前有,如今没有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