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 昧发舟。二十里,廖仙岩。有石崖瞰江,南面已为泰和界,其北俱庐陵境也。自是舟时转北向行,盖山溪虽自西来,而屈曲南北也。十里,永
,庐陵大市也,在江之北;〔然江之南岸,犹十里而始属泰和,以舟曲而北耳。〕又十五里,北过狼湖,乃山坞村居,非湖也。居民尹姓,有舡百艘,俱捕鱼湖襄间为业。又十五里,泊于止
渡,有村在江之北岸。是日行六十里,两日共行百里,永新之中也。先是复生以山溪多曲,
以二骑、二担夫送至茶陵界;余自
署,见天辄酿雪,意
从舟,复生乃索舟,并以二夫为
舟助。至是朔风劲甚,二夫纤荷屡从
中多次下
拉纤,余甚悯其寒,辄犒以酒资。下午,
云渐开,日
亦朗,风之力也。
仍从山下转而北,见其耸峭之胜,而四顾俱无径路。仍过东北龙氏居,折而西,遇一人引后
。是
在山之北,甫
,亦有一
窍上透山
,其内直南
,亦
穹明敞。当
之中,一石
斜骞于内,作曲折之状,曰石树。其下有石棋盘,上有数圆
如未收者。俗谓“棋残
未收”后更有平突如
心、如
肺者,有下昂首而上、上垂
而下者,
接而又不接者。其内西转,云可通前
而
,以黑暗无灯,且无导者,姑
外。
时连游四,日已下舂,既不及觅炬再
,而
外石片嶙峋,又觉空中浮动,益无暇俯幽抉閟bì闭矣此句意即无暇览那些幽闭的景
。遂与静闻由石
中攀崖蹈隙而上,下瞰诸悬石,若削若缀,静闻心动不能从,而山下居人亦群呼无路不可登;余犹宛转峰
,与静闻各踞一石,
所携胡饼啖之,度
又十五里,泊于横江渡。是日行五十里。
二十九日 昧行。二十里,桥面上旧有桥跨溪南北,今已圮,惟
石堆截溪
。又五里为还古。望溪南大山横亘,下有二小峰
地兀立,心觉其奇。问之,舟人曰:“
山名义山,土人所谓上天梁也,虽大而无奇;小峰曰梅田
,
即在山之麓。”余夙慕梅田之胜,亟索饭登涯,令舟
随舟候于永新。余用静闻由还古南行五里,至梅田山下,则峰皆丛石耸叠,〔无纤土蒙翳其间,真亭亭
莲也。〕山麓有龙姓者居之。东向者三
,北向者一
,惟东北一角山石完好,而东南
尽
与西北诸面,俱为烧灰者。铁削火淬,玲珑之质,十去其七矣。
东向第一在穹崖下,
左一突石障其侧。由
门
,穹然而
,十数丈后,
忽盘空而起,四围俱削
下垂,如悬帛万丈,牵绡回幄形容石
像牵拉缠绕的布慢一般,从天而下者。其上复嘘窦嵌空有
在半
敞开,结蜃成阁,中有一窍直透山
,天光直落
底,日影斜
上层,仰而望之,若有仙灵游戏其上者,恨无十丈梯,凌空置
其间也。由此北
,左右俱有旋螺之室,透
之门,伏兽垂幢,不可枚举。而正
垂门五重,第三重有
中擎,剖门为二:正门在左,直透
光;旁门在右,暗中由别窦
,至第四门之内而合。再
至第五门,约已半里,而
门穹直,光犹遥
。至此路忽转左,再
一门,黑暗一无所睹,但觉空
之声,比明
更宏远耳。
索炬再
,既还步,所睹比
时更显,垂
列
,
满前,应接不暇,不自觉其足之不前也。
之南不十步,又得一
,亦直北而
,最后亦转而左,即昏黑不可辨,较之第一
,正
而微,然
中瑰异宏丽之状,十不及一二也。既
,见
之右
,一隙岈然若门。侧
而
,其门
五六尺,而阔仅尺五,上下二旁,方正如从绳挈矩指合规矩,而槛桔指
门槛栏之形,宛然斫削而成者。其内石
亦与外
殊异,圆窦如月,侧隙如圭,玲珑曲折,止可蛇游猿倒而
。有风蓬蓬然从圆窦
,而忽昏黑一无所见,乃蛇退而返。
而南不十步,再得第三
,则穹然两门,一东向,一南向,名合掌
。中亦穹然明朗。初直北
,既而转右。转
有石
洁白如削玉,上垂而为宝盖,绡围珠络,形甚瑰异。从此东折渐昏黑,两旁
亦渐狭,而其上甚
,亦以无火故,不能烛其上层,而下则狭者复渐低,不能容
而
。自是而南,凌空飞云之石,俱受大斧烈焰之剥肤矣。
二十八日 昧,牵而行,寒甚。二十里,敖城,始转而南。挂篷五里,上黄坝滩。复北折,遂
两山峡间。五里,枕
石。转而西,仍挂帆行,三里,上黄
滩,十八滩从此始矣。滩之上为纷丝潭,潭
碧,两崖突束如门,至此始有夹峙之崖,激湍之石。又七里,上二滩,为周原,山中洋壑少开,村落倚之,皆以货即卖薪为业者也。又五里为画角滩,十八滩中之最长者。又五里为坪上,则庐陵、永新之界也。两县分界在坪上之东,舟泊于坪上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