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江右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一(2/3)

十二日 晨餐于萧,上午始行。循嵩华而南五里,镜坊澎。东为嵩华南走之支,北转而峙者名香炉峰,其支盖于查埠止十里也。又南五里登分岭,逾岭东下五里为带源,大魁王艮所发也。由带源随东行五里,之峡,南山。三里为燕山,其山低岭小,居民萧氏,俱筑山为塘以蓄边盛放。复逾小岭而南,三里,过罗源桥,复与带溪遇,盖其峡东行,循山南转至此。度桥而南,山始大开,又五里宿于北。

十五日 霁,风寒甚。晚往西山。

十一日 游云。由北脊来时,由南峡大路,往返俱六里。

十六日 张氏公祠宴。

十二月初一日前半夜细雨不停地下首,到半夜雨势更大,于是打消了在吉停留的念城去探访张侯的后裔。有叫张君重、张伯起的两父,居住在城南门内,昨晚托顾仆传话给我,说他家与张侯是同一宗族,想与我会一面,因而我冒雨造访他家。大概张君重家是几代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中的,所以后来就附会说是张侯家族,而实际上不是同一族系。张君重的曾祖名叫张峻,说什么嘉靖年间也曾在我的家乡常州府任过通判,有遗作保存在他家中,张峻曾被附带祭祀于张侯的庙中,成为二张祠。这是一时的附托之言。据查考,张侯在吉安府无祠堂,而在我家乡江县城中的祠堂,嘉靖时已经被毁了许久,从何而来的二张祠?他们又对我说:张侯的后代居住在西园,位于县城南五六十里,也是一个人文兴盛的地方;家族中人虽多,但没有读书的,即便是秀才也没有一个。我于是慨不已。当时大雨涝沱、因船夫已等待许久,便冒雨回到船中,这地方大约已三个月没下雨了。当时船已经移到北门外赣江上,先我是从北门城到南门的张家,现仍由北门城。回到船中已是上午,于是往西南溯赣江行。十里,绕到天山的西面。又行十里,经过小洲,东面有大小两个沙洲,西面是长长的山冈蜿蜒绵亘,有座塔与小洲夹江相对。到此雨停日。又行十里,折绕到螺山的东面,停泊在梅林渡,此离吉安府城还有十里。傍晚后,又下起了零星小雨。螺山是吉安府的第一座山。吉县城东面大而的山,叫东山,即仁山。太平山在它的内侧,又往近靠近城的地方,叫龙华寺。寺很古老,如今正在修缮,里面有邹南皋先生的祠堂。佛殿前面东侧有块碑,碑文是韩熙载撰、徐镶书写的,共八行。大概太平山向西延伸而下的低矮山冈,自南向北曲折环绕,围成一个山坞,而寺位于山坞的中央。吉县西面为天山,它在恩、赣两江相夹的山脊中。北面为玉筒山,即峡江地界,是赣江下所经过的地方。南面为龚峰,它尖峭独耸,是邹南皋先生堆加后才变得峻的,为本县的文笔峰。建昌人说军峰是吉县的文笔峰,这是由此峰导致的讹误,两峰的大小差别极大。

十七日 五教祠宴。

译文

初二日黎明才挂帆发,忽然有只船顺而来,船上的人大声吃喝着,掀开我们的船篷行索要船只,并痛打了船夫,把他绑起来,他们大概是此地的一些无赖之徒,借说要解送官府银两,需要征借船只,吓唬诈骗船夫。他们势如虎狼,我们船中的三十个人,看船夫如同在虎狼群中挣扎逃命的羊羔。他们竟然想将我的袋搬到他们船中,将我所乘的这只船驶下省城。然而那帮人移到船中来的,都是铺盖铃串之类的东西,竟然不见贵重的金银

十三日 由北度桥,直南五里,渡沪溪桥,是为夏朗,即刘大魁名俨发迹也。又南五里,为西园张氏,是日在其家。下午,淮河自罗坡来。

十四日 雨雪。淮河同乃郎携酒来。是晚二巫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