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日 鸣作饭,昧
西行。二里,过桥,折而南又六里,上
坞岭。其岭甚坦夷,盖于潜之山西来过脉,东西皆崇山峻岭,独此峡中坳。过脊
止丈余,南北叠塍而下,皆成稻畦。北
至下圩桥,由青山
苕;南
至沙宕,由新城
浙,不意平陀遂分两
。其山过东遂
天而起,曰五尖山。五尖之东北即新岭矣。循其西麓,又五里过唐家桥,则新城北界也。白石崖山障其南。遂循
西南行,五里为华龙桥,有
自西坞来合。过桥,南越一小岭,二里至沙宕,前有一石梁跨涧,曰赵安桥,则
新城
也。由桥北西溯一涧,沿三九山北麓而
后叶坞。“三九”之名,以东则从赵安桥南至朱村,北则从赵安桥西南至白粉墙,南则从白粉墙东南至朱村,三面皆九里也。由后叶坞九里至白粉墙,为三九山北来之脊。其脊亦甚坦夷,东
者由后叶
赵安桥,西
者由李王桥合朱村,此“三九”所以名山,亦以
绕无余也。白粉墙之西二里,为罗村桥,有
自北来,有路亦岐而北,则新城
也。循
南行里许,为钵盂桥,有
西自龙门龛来。〔龛有四仙传
岭,在桥西四里,乃于潜境。〕由桥北即转而东,里余复折而南。其地东为三九,西为
山,环坞一区,东西皆石峰嶙峋,黑如
漆,丹枫黄杏,翠竹青松,间错如绣,
之透
而下者,洗石如雪,今虽久旱无溜即
,而黑崖白峡,
如悬匹练,心甚异之。二里,渡李王桥,遂至
山之东麓。急置行李于吴氏先祠。令僮觅炊店,不得。有吴姓者二人至,一为余炊,一为赠烛游
,余以鱼公书扇答之。〔
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东南山半开二
,正瞰桥下。〕余遂同静闻西向蹑山。沿小涧而上,石皆峡蹲壑透,清
漱之,淙淙有声。涧两旁石片涌
田畦中,侧者成塍,突者成台,竹树透石而
,枝耸石上而不见其
,
压石巅而不见其窦
。再上,忽一大石当涧而立,端方无倚,而纹细如波毂之旋凤,最为灵异。再上,修竹中有新建睢
庙,雪峰之龛在焉。一名灵隐庵。庵后危
倚空,叠屏耸翠,屏之南即明
也。如轩斯启,其外五
穿列,正如四明之分窗,〔但四明石
劣下,不能若此列
连卷也。〕中有一
,上不至檐,檐下亦垂一石,下不至
,上下相对,所不接者不盈咫。
旁有树
撑,至檐端辄逊而外曲,翠
拂岩而上,黑石得之益章越加明显。再南即为幽
。二
并启,中间石
,
轻红若桃
。
悬,内若桥门之覆空,得呼声辄传响不绝,盖其内空峒无底也。廿丈之内,忽一转而北,一转而南。北者为
,拾级而上,如登橉lì
初二日 上午,自棕木场五里观音关。西十里,女儿桥。又十里,老人铺。又五里,仓前。又十里,宿于余杭之溪南。访何孝廉朴庵,先一日已
杭城矣。
hùn混,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余遍历其下,复各扪其巅。
灵石攒空,怪树搏影,跨坐其上,不减群玉山
也。其峰昔属灵隐,今为张氏所有矣。下山涉涧,即为灵隐。有一老僧,拥衲默坐中台,仰受日
,久不一瞬。已
法
殿,殿东新构罗汉殿,止得五百之半,其半尚待西构也。是日,独此寺丽妇两三群,接踵而至,
香转艳,与老僧之坐日忘空,同一奇遇矣。为徘徊久之。下午,由包园西登枫树岭,下至上天竺,
中、下二天竺。复循下天竺后,西循后山,得“三生石”,不特骨态嶙峋,而肤
亦清
。度其
,正灵隐面屏之南麓也,自此东尽飞来,独擅灵秀矣。自下天竺五里,
家步渡湖,日
已落西山,抵昭庆昏黑矣。
初三日 自余杭南门桥得担夫,西门,沿苕溪北岸行。十里,丁桥铺。又十里,渡
桥,则余杭、临安之界也。〔其北可达径山。〕又二里为青山,居市甚盛。溪山渐合,又有二尖峰屏峙。一名紫薇,一名大山。十五里,山势复开。至十锦亭,一路从亭北西去者,于潜、徽州
也;从亭南西去者,即临安
也。从亭西南又一里,一石梁横跨溪上,曰长桥。越桥而南又一里,
临安东关。山西关,土城甚低,县廨颓隘。外为吕家巷,阛闠huán huì反差盛于城。又二里为皇潭,其阛闠与吕家巷同。其西路分南北,北者亦于潜之
即捷径,南者新城
也。已而复循山向西南行,又八里为
坎,始通排简易木筏。又三里,南
袅柳坞,复
山隘。五里为下圩桥。由桥南溯溪西上,二里为全张,一村皆张氏之房也。走分
者,以新岭为间
,以全张为迂
。余闻新岭路隘而无托宿,遂宿于全张之白玉庵。僧意,余杭人也。闻余好游,
夜篝灯瀹茗,为余谈其游日本事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