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日整天枯坐着听雪动的声音。
初九日 逾午少霁qì晴。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带峰岫不减石笋矼,有“秃颅朝天”、“达面
”诸名。余拉浔
蹈
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诸峦,南向即丹台诸坞,大抵可与狮峰竞驾,未得比肩石笋也。雨踵至,急返庵。
攀玩移时,望狮峰已
,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为案山。二里,蹑其巅,则三面
立坞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笋、接引两坞迤逦至此,环结又成一胜。登眺间,沉雾渐
舒朗,急由石笋矼北转而下,正昨日峰
所望森
径也。群峰或上或下,或
或纤,或直或欹,与
穿绕而过。俯窥辗顾,步步生奇,但壑
雪厚,一步一悚。
十一日 上百步云梯。梯磴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崡岈,兀兀wù
立
耸
动,前下时以雪掩其险,至此骨意俱悚。上云梯,即登莲
峰
。又下转,由峰侧而
,即文殊院、莲
也。以雨不止,乃下山,
汤院,复浴。由汤
,二十里抵芳村,十五里抵东潭,溪涨不能渡而止。黄山之
,如松谷、焦村,俱北
太平;即南
如汤
,亦北转太平
江;惟汤
西有
,至芳村而
,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
译文
初十日 晨雨如注,午少停。策杖二里,过飞来峰,此平天矼之西北岭也。其坞中,峰
森峭,正与丹台环绕。二里,抵台。一峰西垂,
颇平伏。三面
翠合沓重叠,前一小峰起坞中,其外则翠微峰、三海门蹄
拱峙。登眺久之。东南一里,绕
平天矼下。雨复大至,急下天门。两崖隘肩,崖额飞泉,俱从人
泼下。
天门,危崖悬叠,路缘崖半,比后海一带森峰峭
,又转一境。“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转酷肖,来时忽不及察,今行雨中,颇稔其异,询之始知。已趋大悲庵,由其旁复趋一庵,宿悟空上人
。
初八日 拟寻石笋奥境,竟为天夺,雾迷漫。抵狮
林,风愈大,雾亦愈厚。余急
趋炼丹台,遂转西南。三里,为雾所迷,偶得一庵,
焉。雨大至,遂宿此。
初五日云、寒气很险恶,我
制自己睡在床上,到中午才起床。挥印和尚说慈光寺很近,叫他的徒弟引导我们去游览。经过温泉池,仰
见一山崖,其中间悬着艰险的小
,小
两旁倾泻而下的
初二日从白岳山下山,走十里路,顺着山麓向西,抵达南溪桥。渡过大溪,顺着别溪,沿着山麓向北走。走十里路,就见两座山陡削而
近像两扇门,溪
被它所约束。越过两山向下走,
前平坦的田畴很宽广。走二十里路,就是猪坑。从小路攀登虎岭,路很险峻。又走十里路,到达虎岭。走完五里路,越过虎岭山麓。向北看,黄山的各座山峰,小如片片山石,似乎可以拾取。又走三里路,就是古楼坳。溪
很宽阔,溪
暴涨而又没有桥梁,木片遍布一条溪
,赤足涉过溪
很艰难。二里后,在
桥歇宿。初三日随着樵夫一同走,走了很久,翻越过两座山岭。下山后再重新爬上另一山,又翻越过一座山岭。两座山岭都很险峻,叫双岭。总共走了十五里,经过江村。走二十里路后,到达汤
,是香溪、温泉各条溪
所
的地方。楚转方向而
山里,沿着溪
逐渐上山;雪埋没了脚趾。走五里路,抵达祥符寺。温泉就在隔溪可见
,于是大家都解衣脱鞋到温
池里洗澡。温泉池前临溪
,后倚岩
,三面都用石
镶砌,上面环架着石条就像桥一样。温泉
三尺,当时冬寒还没有解除,而温
气很旺盛,
泡从池
底
泪泪冒起来,气味原本就很清香。黄贞父说黄山的温泉不及盘山好,是因为汤
、焦村是
通孔
,来洗浴的人太多太杂。洗浴完毕,返回祥符寺。挥印和尚引导我们登山去莲
庵,顺着山涧、踏着上的一
,山涧
在石
间的涵
停歇,那涵
叫丹井。丹井旁有石
突起,叫“药臼”,叫“药钊匕”随着溪
宛转前行,四周有耸立的群峰环绕,树林与山石相互掩映。在这样的景致里走了一里路,找到一座寺庵,印我和尚因他事外
,我们不能
庵堂歇憩。只见庵堂中的香炉及钟、鼓架,都是用天然的古树
雕凿而成。于是返回祥符寺住宿。
行五里,左峰腋一窦透明,曰“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状,则“僧坐石”也。下五里,径稍夷,循涧而行。忽前涧
石纵横,路为之
。越石久之,一阙新崩,片片
堕,始得路。仰视峰
,黄痕一方,中间绿字宛然可辨,是谓“天牌”,亦谓“仙人榜”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
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
,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一泓
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
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还餐松谷,往宿旧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