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野猪等人斩首。这一天解除戒严。庚申日,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人都被正法。高祖上表请求解除南徐州刺史之职而授予侯安都。
七月丙子日,韶令授高祖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位为公,采邑增加到五千户,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军、尚书令、班剑、鼓吹、甲仗都如故,并赐给油幢皂轮车。这个月侯填率江州来降。派侯安都镇守上游,平定南中各郡。
八月癸卯日,太府卿何败、新州刺史华志分别献上一块玉玺,高祖上表送进宫中,韶令归还给高祖。当天韶令高祖以安吉、武康二县作为食邑,共五千户。九月壬寅日,改年号为太平元年。高祖进为丞相、绿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改刺史为牧,进封义兴郡公,侍中、司徒、都督、班剑、鼓吹、甲仗、皂轮车均如故。丁末日,中散大夫王彭上书称逭月五日清晨在御路上出现了龙的脚印,从大社到象阙,延续了三四里。庚申日,韶令追赠高祖先父为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为义兴郡公,谧号为恭。十月甲戌,韶令丞相从此以后入宫问事,可以在帝座旁安置坐榻。太平二年正月壬寅日,天子在太极束堂受万国朝见,加封高祖班剑十人,加上以前的共三十人,其他如故。丁未日。韶令追赠高祖兄长陈道谈为散骑常侍、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长城县公,谧号昭烈;弟弟陈休先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公,谧号忠壮,食邑各一千户。甲寅日,派兼侍中谒者仆射陆缮策拜长城县夫人章氏为义兴国夫人。丁卯日,诏令追赠高祖先祖父为侍中、太常卿,谧为孝。追封高祖先祖母许氏为吴郡嘉兴县君,谧为敬;先母张氏为义兴国太夫人,谧号宣。
二月庚午,萧勃起兵,从广州越过大庾岭,驻兵南康,派他的大将欧阳愿、傅泰和他的儿子萧孜为先锋部队,到达豫章,分别驻扎在险要之处,南江州刺史余孝顷起兵响应萧勃,高祖命令周文育、侯安都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了他们。
八月甲午,高祖进为太傅,加赐黄铍,准许佩剑着履上殿言事,入朝不必急行,拜见不必称名,并赐给一部羽葆鼓吹,侍中、都督、绿尚书、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郡公、班剑、甲仗、油幢皂轮车均如故。丙申日,加高祖前后部羽葆鼓吹。
这时,翅业刺史王继拥兵自重不听从命令,直担派厘塞直、堡室都率领军队讨伐。
九月辛丑,皇帝下诏书说:
自从天地开辟,宇宙初成,尊立人间君主,必定依仗高明的统治。所以贤明的君主,有牧伯之官镇守四方,神威的帝王,有大的宰臣协理万国,又有匡正天下九合诸侯之大业,赏赐渠门旗而显示隆重,戮带围温的奇功,赢得行宫的盛大恩宠,时事危急便匡扶国势,国运昌泰便发扬光大,遣正是千年以来相同,历代未加更改的正道。
太傅义兴公,文才武略,具有神圣之威,实在是上天有德,以广济百姓之难。在从前昌明时期,早就不负朝廷重托,远达沧海,开拓到交州、越州。国运不利,连文字记载上都不曾有过如此惨痛之事,国家灭亡,敌兵屡至,可怜的百姓哀哀痛哭,好像身处牢狱,苍天遥远,远不可及。然而否极泰来,辅佐之臣应命而出,挽救了即将灭亡的国运,援助了已经溺于兵灾国难中的人民,乘着舟车,在险隘处架起渡桥在深渊中救起沉溺之人,以经略之才理繁治乱,彻底消灭了众多凶恶之徒。从石头、姑熟,披肝沥胆历尽艰险,指挥若定,四方遂得安宁。因此光复了下武地区,辅佐光大了京城的帝业,消灭了三代皇帝的强敌,平定了天地人共同指斥的大恶之徒。即使是尧和禹的辅佐大臣也比不上太傅义兴公的功劳,殷、周两朝的相国太师也比不上太傅的才干。又加上当时时局凶险,荆楚之地形势危难,天地没有秉持公心,以致皇帝之位为他人所夺,各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觊觎吞食中原。当此之时,各方都没有出来匡救时局的,强悍的逆臣将我朝幼主废黜,幼主衹能像荼孺的孤魂那样漂泊,甘心忍受宁卿喂牛时所遭受的那样的耻辱。他离开宫殿,披头散发,找不到求救的地方,大臣窃取王权,帝王衹能流离失所,连容身之处都没有。太傅义兴公的神兵所至,立刻恢复了天地的清明,因此我朝的幼主才得以重新登上上天赐予的帝位。这功业又是巍峨浩荡,无法用言语来称颂表达的。
又凭着他的忠义之心,来平定那些妖逆之徒,不论是震泽的还是稽山的叛乱都得以平息,在番禺、蠡泽及北部和西部的边野地区,那些凶徒也被他歼灭殆尽,不再有谬种流传。这是百姓的命数所在,国家存续时间长短的关键,本朝基业的兴亡,都仰仗着他。这样一来,国家无论刑法还是礼仪都得到昌明,沿袭和变革亦有章法可依。朝廷内外一片平和,远近也都安详宁静,因而能让太阳聚集光芒,月五星都呈现光辉,阁楼庭院,都具有仁信的内涵。宏大的功勋囊括了大地,大道也上达青天。自伏羲、神农、炎帝、太昊四帝的时代以来,上古卷领垂衣的治世裹,圣人治理天下,也没有能像这样的了。
至于仪卫、祭祀等方面所受的特别册命,可与齐桓公、晋文公相比,协助治理国家的才能,则不亚于萧何、曹参,但从未有像他这样在治理区域内功勋卓著,得到的回报却比伊尹和周公微薄的,凡是入神都期待已久,等待国家给与他应有的回报。但实在是因为陈公举止谦逊,注意自己的修养,总想降低自己的地位,减损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好的运数迟迟不至,说起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叹惜。怎么能因为他一向谦退的美好风尚,就废除了对有功之人封赏的朝廷大典呢?应该命令主管功赏的司勋,郑重地举行赏功的大典。况且即使是舜也极其尊重贤能的人,从不忘记举行彰扬盛德的祭祀,公侯的门第一定给与恢复。因此殷代时嘉奖宜甫,让他继承后稷的官位,尧任命羲和,让他承担祖先重黎的职务。更何况是子孙皆有封立,应该和他定下盟誓,共有天下的人呢?因此提升他担任相国的职位,总领百官,赏十个封郡,尊称陈公。准许设立九锡的礼仗,加赐玺绂、远游冠、绿纹绶,地位在诸侯王之上,原来的镇卫大将军、扬州牧的职位还保持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