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静帝曾季秋大,普令赋诗,收诗末云:“尺书征建鄴,折简召长安。”文襄 壮之,顾谓人曰:“在朝今有魏收,便是国之光采。雅俗文墨,通达纵横,我亦使
才、
升时有所作,至于词气并不及之。吾或意有所怀,忘而不语,语而不尽, 意有未及。及收呈草,皆以周悉。此亦难有。”又敕兼主客郎,接萧衍使谢延徐 陵。侯景既陷台城,衍鄱
王范时为合州刺史,文襄敕收以书喻之。范得书,乃率
伍西上,
州刺史崔圣念
据其城。文襄谓收曰:“今定一州,卿有其力,犹恨 ‘尺书征建鄴’未郊耳。”
收父老合解官归侍。”南台将加弹劾,赖 尚书辛雄为言于中尉綦俊,乃解。收有贱生弟仲同先未齿录,因此怖惧,上籍,遣 还乡扶侍。帝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少之南,旬有六日,时既寒苦,朝野嗟怨。帝 与从官皆胡服而骑,
人及诸妃主杂其间,奇伎异饰,多非礼度。收
言则畏惧,
默不能已,乃上《南狩赋》以讽焉,年二十七,虽富言
丽,而终归雅正。帝手 诏报焉,甚见褒
。郑伯谓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免。”初,齐献武王固让天
大将军,帝敕收为诏,令遂所请,
加相国,问收相国品秩,收以实对,帝遂止。 收既未测主相之意,以前事不安,求解,诏许焉。久之,除帝兄
广平王赞开府从 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
竹赋》以致己意。寻兼中书舍人,与济
温
升、河 间邢
才齐誉,世号三才。时
帝猜忌献武,内有间隙,收遂以疾固辞而免。其舅 崔孝芬怪而问之,收曰:“惧有晋
之甲。”寻而献武南上,帝西
关。
二年,受诏撰魏史,除魏尹,故优以禄力,专在史阁,不知郡事。初,帝令群 臣各言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魏书》。”故帝使收专其任。又诏平 原王
隆之总监之,隆之署名而已,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 始魏初,邓渊撰《代记》十余卷,其后崔浩典史,游雅、
允、程骏、李彪、崔光、 李琰之世修其业。浩为编年
,彪始分作纪表志传,书犹未
。世宗时,命邢峦追 撰《
祖起居注》,书至太和十四年,又命崔鸿、王遵业补续焉。下讫肃宗,事甚 委悉。济
王晖业撰《辩宗室录》三十卷。收于是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司空司
辛 元植,国
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
孝
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 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勒成一代大典,凡十 二纪、九十二列传,合一百一十卷,五年三月奏上之。秋,除梁州刺史,收以志未 成,奏请终业,许之。十一月,复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历》 二卷,《礼》、《乐》四卷,《
货》一卷,《刑罚》一卷,《灵征》二卷,《官 氏》二卷,《释老》一卷,凡二十卷,续于纪传,合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帙。其 史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后二表一启焉。
收兼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娉萧衍,昕风文辩,收辞藻富逸,衍及其群臣咸加 敬异。先是,南北初和,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
,并为邻国所重。至此, 衍称曰:“卢、李命世,王、魏中兴,未知后来复何如耳?”文襄启收兼散骑常侍, 修国史。武定二年,除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修史。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 皆莫能知。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称俗云正月一日为
,二日为狗,三 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
,六日为
,七日为人。时邢邵亦在侧,甚恧焉。自 南北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萧衍后使,其书乃去“彼” 字,自称犹著“此”,
求无外之意。收定报书云:“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 南人复书,依以为
。后献武
朝,静帝授相国,固让,令收为启。启成呈上,文 襄时侍侧,献武指收曰:“此人当复为崔光。”四年,献武于西门豹祠宴集,谓司
如曰:“魏收为史官,书吾善恶。闻北伐时,诸贵常饷史官饮
,司
仆
颇 曾饷不?”因共大笑。仍谓收曰:“卿勿见元康等在吾目下趋走,谓吾以为勤劳, 我后世
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寻加兼著作郎。
汉朝初年,魏无知被封为良侯,他的儿
名均,魏均的儿
名恢,魏恢的儿
名彦。魏彦的儿
魏歆,字
胡,幼年时就死去了父亲,颇有志气和节
,对经传史籍有广博的知识。汉成帝的时候,官职
到了
鹿太守,退休后家居在
鹿。魏歆
文襄崩,文宣如晋,今与黄门郎崔季舒、
德正、吏
郎中尉瑾于北第参掌 机密。转秘书监,兼著作郎,又除定州大中正。时齐将受禅,杨愔奏收置之别馆, 令撰禅代诏册诸文,遣徐之才守门不听
。天保元年,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封 富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