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胡尘之昼上。
王略恢而庙胜,车徒发而雷响。扇风师之猛气,张天NV之层网。裁一鼓而冰 销,俄氛昆之廓荡。昔蘧生之出奔,睹亡征于乱政。及季子之来反,乃君立而位定。 伊吾人之蕞尔,本无傒于衰盛。忻草茅而偃伏,且优游于宸庆。复推斥于宦流,延 光华于玺命。甫闻内侍之忝,复奉优加之令。何金紫之陆离,郁貂玉之相映。
时权定之云初,尚民心之易扰。何建武之明杰,茂雄姿于天表。忽灵命之有归, 藉亲均而争绍。师出楚而飙发,旆陵江而云矫。辟阊阖之峥嵘,端冕旒于亿兆。神 驾逝以流越,翠华飙而缭绕。苟命舛而数违,虽功深而祚夭。时难忽然已及,网罗 周其四张。非五三之亲暱,罕徇节于汉阳。彼百僚之冠带,咸北面于西王。矧恩疏 而任远,固身存而义亡。及宸居之反正,振天网于颓纲。甄大义以明罚,虚半列于 周行。乃褫带而来反,驱下泽于故乡。
探宿志以内求,抚身途而自计。不诡遇以邀合,岂钓名以干世。独浩然而任己, 同虚舟之不系。既未识其所以来,亦岂知其所以逝。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遇 物栖息,触地山林。虽因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愿自托于鱼鸟,永得性于飞沉。 庶保此以获没,不再罪于当今。
孝静初,遭母忧,还乡里。征为魏尹,将军如故,以禫制未终,表辞。朝议亦 以为优,仍许其让。萧衍求通和好,朝廷盛选行人,以谐兼散骑常侍,为聘使主。 谐至石头,萧衍遣其主客郎范胥当接。谐问胥曰:“主客在郎官几时?”胥答曰: “我本训胄虎门,适复今任。”谐言:“国子博士不应左转为郎。”胥答曰:“特 为接应远宾,故权兼耳。”谐言:“屈己济务,诚得事宜。由我一介行人,令卿左 转。”胥答曰:“自顾菲薄,不足对扬盛美,岂敢言屈?”胥问曰:“今犹尚暖, 北间当小寒于此?”谐答曰:“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胥曰: “所访鄴下,岂是测影之地?”谐答曰:“皆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 之。”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还鄴?”谐答曰:“不常厥邑,于兹五邦,王 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所怪?”胥曰:“殷人否危,故迁相耿,贵朝何为而迁?” 谐答:“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俟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气兆于先代, 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谐答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 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无乃自害也?有口之说,乃是俳谐,亦何足道!”萧 衍亲问谐曰:“魏朝人士,德行四科之徒凡有几人?”谐对曰:“本朝多士,义等 如林,文武贤才,布在列位,四科之美,非无其人,庸短造次,无以备启。”衍曰: “武王有乱臣十人。魏虽人物之盛,岂得顿如卿言?”谐曰:“愚谓周称十人,本 举佐命,至于‘济济多士’,实是文王之诗。皇朝廊庙之才,足与周人有竞。”衍 曰:“若尔,文足标异、武有冠绝者,便可指陈。”谐曰:“大丞相渤海王秉文经 武,左右皇极,画一九州,悬衡四海。录尚书、汝阳王元叔昭、尚书令元世俊,宗 室之秀,绾政朝端。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高隆之,并时誉民英,戮力匡辅。侍 中高岳、侍中孙腾,勋贤忠亮,宣赞王猷。自余才美,不可具悉。”衍曰:“故宜 辅弼幼主,永固基业,深不可言。”江南称其才辩。
使还,除大司农卿,加骠骑将军,转秘书监。遇偏风废顿。武定二年卒,年四 十九,时人悼惜之。赠骠骑大将军、卫尉卿、齐州刺史。所著文集,别有集录行于 世。
长子岳,武定末,司徒祭酒。
岳弟庶,尚书南主客郎。
谐弟邕,字修穆。幼而俊爽,有逸才。著作佐郎、高阳王雍友。凡所交游皆倍 年,俊秀才藻之美,为时所称。年二十五,卒。赠镇远将军、洛州刺史,谥曰文。
史臣曰:邢峦以文武才策,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 李平以高明干略,效智于时,出入当官,功名克著,盖赞务之英也。
部分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