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五(2/7)

德正,袭。武定中,黄门侍郎。

祐从父弟次同,永安末,抚军将军、定州刺史。

祐弟钦,幼随从叔济使于刘义隆,还为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年四十余,卒。

法永,诸王从事中郎。亦早亡。

德乾,早有令问。任城太守。卒。

举秀才,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以工书,受敕于长安,书文明 太后父燕宣王碑,赐爵泰昌。转登闻令,迁典属国下大夫。以参议律令,赐布帛 八百匹、谷八百石、各二。尚书李冲甚重之。祖以女为嫔。太和十八年, 大将军、宋王刘昶南镇彭城,诏假立义将军,为昶府长史,以疾辞免,乃以王肃为 长史。其被寄遇如此。

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玉,方尺四寸, 甚有光彩,藏之海岛,垂六十岁。忻逢明治,今愿奉之。曰:“吾虽德谢古人, 未能以玉为宝。”遣船随取,光果然。竟不肯受,仍表送京都。世宗即位,累表 乞还。景明初见代,老幼泣涕追随,缣帛赠送,悉不纳。

后除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威恩并著,风化大行。十九年,车驾幸兗州,召 赴行在所。及见,引谕优厚。又问治边之略,因及文章。祖甚悦,谓曰: “别卿已来,倏焉二载。吾所缀文,已成一集,今当给卿副本,时可观之。”又顾 谓侍臣曰:“拥旄者悉皆如此,吾何忧哉。”复还州。及散骑常侍张彝兼侍中巡行 风俗,见政化之,谓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谣讼,境观政,实愧清使之 名。”州治旧掖城西北数里有斧山,峰岭峻,北临沧海,南望岱岳,一游观之 地也。营观宇,故老曰:“此岭秋夏之际,常有暴雨迅风,岩石尽落。 相传云是龙,恐此观不可久立。”曰:“人神相去,何远之有?虬龙倏忽,岂 唯一路乎!”遂营之。数年间,果无风雨之异。既代,即为风雹所毁,于后作, 复寻坏,遂莫能立。众以为善化所

散骑常侍赵脩得幸世宗,虽同州壤,未尝诣门。北海王详为司徒、录尚书事, 以为司固辞不免。世人皆叹其屈,而之夷然。于后详摄选,众人竞称 考第,以求迁叙,终独无言。详曰:“崔光州考级并未加授,宜投一牒,当为申 请。蘧伯玉耻独为君,亦何故嘿然?”对曰:“阶级是圣朝大例,考课亦国之 恆典。下官虽惭古贤不伐之,至于自炫求,窃以羞之。”详大相称叹。自为司 ,详未曾呼名,常称州号,以示优礼。四年卒,时年五十九。其年冬,赠辅国将 军、幽州刺史,谥曰景。光州故吏闻凶问,莫不悲,共铸八尺

,字双,博陵安平人也。六世祖赞,魏尚书仆。五世祖洪,晋吏尚 书。父郁,濮太守。幼居丧尽礼。少敦学业,多所览究,推人士,州闾亲附 焉。每四时与乡人父老书相存,辞旨款备,得者荣之。三世同居,门有礼让。于 后频值饥年,家始分析,与弟振推让田宅旧资,惟守墓田而已。家徒立,兄弟 怡然,手不释卷。时谷籴踊贵,乡人或有赡者,遗,辞让而受,仍亦散之贫困, 不为畜积,故乡邑更钦叹焉。

雅弟谅,字修贤。少好学,多识记,居丧以孝闻。太和末,京兆王愉开府辟 召,祖妙简行佐,谅与陇西李仲尚、赵郡李凤起等同时应选。稍迁太尉主簿、国 博士。正光中,加骁骑将军,为徐州行台。至彭城,属元法僧反叛,谅同之, 谅不许,为法僧所害,时年四十一。朝廷痛惜之,赠左将军、沧州刺史。又下诏, 以谅临危授命,诚节可重,复赠使持节、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赠帛二百匹,优一 ,谥曰忠侯。三。长惠胜,武定中,司徒外兵参军。谅造亲《表谱录》四 十许卷,自五世已下,内外曲尽。览者服其博记。

乾邕弟敖曹,天平中,司徒公、京兆郡开国公。

颢弟雅,字兴贤,有风度。自给事中稍迁司徒府录事参军、定州抚军府长史。 卒,年三十四。天平中,追赠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冀州刺史。

,除镇远将军,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 转征虏将军,仍中散。卒,时年四十九。赠平东将军、沧州刺史,谥曰惠。

乾邕,永熙中,司空公、长乐郡开国公。

时以犯罪边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逋亡,合门充役。上书,以 为《周书》父罪不相及。天下善人少,恶人多,以一人犯罪,延及合门。司 受桓魋之罚,柳下惠婴盗跖之诛,岂不哀哉!辞甚雅切,祖纳之。先是,州内少 铁,用皆求之他境,表复铁官,公私有赖。诸州中正,本在论人;祖将辨天 下氏族,仍亦访定,乃遥授本州大中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