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后上表曰:
又洪波奔激,则堤防宜厚;悖充斥,则禁网须严。且饥寒切
,慈母不保其
;家给人足,礼让可得而生。但廉清之人,不必皆富;丰财之士,未必悉贤。今 给其俸,则清者足以息其滥窃,贪者足以
而劝善;若不班禄,则贪者肆其
情, 清者不能自保。难易之验,灼然可知,如何一朝便
去俸?淮南之议,不亦谬乎?
臣闻为国之,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 刑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放命,则播武功以威之;民未知战,则 制法度以齐之;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临事制胜,则明刑赏以劝之。用能辟 国宁方,征伐四克。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 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
。又狄散居野泽,随逐
草,战则 与家产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
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 已。历代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
,难以制 之。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踵其前事。此四 代之君,皆帝王之雄杰,所以同此役者,非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乃防狄之要 事,其理宜然故也。《易》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长 城之谓欤?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 如其一成,惠及百世。即于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因地却敌,多置弓弩。 狄来有城可守,其兵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
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 选忠勇有志者以充其选。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
,二万人专习戈 盾,二万人专习骑槊。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 使其解兵革之宜,识旌旗之节,
械
,必堪御寇。使将有定兵,兵有常主,上 下相信,昼夜如一。七月发六
兵六万人,各备戎作之
,敕台北诸屯仓库,随近 作米,俱送北镇。至八月征北,
率所领,与六镇之兵,直至碛南,扬威漠北。狄 若来拒,与之决战,若其不来,然后散分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 若一夫一月之功,当三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
、中书监。淮南王他奏求依旧断禄,文明太后令召群臣议之。闾表曰:
大魏应期绍祚,照临万方,九服既和,八表咸谧。二圣钦明文思,冠百代, 动遵礼式,稽考旧章,准百王不易之胜法,述前圣利世之
轨;置立邻党,班宣俸 禄,事设令行,于今已久;苛慝不生,上下无怨,
巧革虑,窥觎绝心,利
之厚, 同于天地。以斯观之,如何可改?
诏从闾议。
天生烝民,树之以君,明君不能独理,必须臣以作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故车服有等差,爵命有分秩;德者则位尊,任广者则禄重。下者禄足以代耕, 上者俸足以行义。庶民均其赋,以展奉上之心;君王聚其材,以供事业之用。君班 其俸,垂惠则厚;臣受其禄,
恩则
。于是贪残之心止,竭效之诚笃;兆庶无侵 削之烦,百辟备礼容之
。斯则经世之明典,为治之至术。自尧舜以来,逮于三季, 虽优劣不同,而斯
弗改。自中原崩否,天下幅裂,海内未一,民
耗减,国用不 充,俸禄遂废。此则事
临时之宜,良非久长之
。
祖又引见王公已下于皇信堂,
祖曰:“政虽多途,治归一
,朕每蒙慈训, 犹自昧然。诚知忠佞有损益,而未识其异同,恆惧忠贞见毁,佞人便
。寤寐思此, 如有隐忧。国彦朝贤,休戚所共,宜辨斯真伪,以释朕怀。”尚书游明
对曰: “忠佞之士,实亦难知。依古爵人,先试之以官,官定然后禄之,三载考绩,然后 忠佞可明。”闾曰:“窃谓袁盎彻慎夫人席,是其忠;谮杀晁错,是其佞。若以异 人言之,望之为忠,石显是佞。”
祖曰:“自非圣人,忠佞之行,时或互有。但 忠功显即谓之忠,佞迹成斯谓之佞。史官据成事而书,于今观之,有别明矣。朕所 问者,未然之前;卿之所对,已然之后。”闾曰:“佞者,饰智以行事;忠者,发 心以附
。譬如玉石,皦然可知。”
祖曰:“玉石同
而异名,忠佞异名而同理。 求之于同,则得其所以异;寻之于异,则失其所以同。
同异之间,
换忠佞之 境,岂是皦然易明哉?或有托佞以成忠,或有假忠以饰佞。如楚
綦后事显忠,初 非佞也。”闾曰:“
綦谏楚,初虽随述,终致忠言,此适
几谏,非为佞也。
綦若不设初权,后忠无由得显。”
祖善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