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归安两县。其余的人全都作为奴婢,分别赐给朝中百官。慕容白曜虽然是军旅中的人,但他接人待物,都能做到宽和有礼。魏军俘获房崇吉的母亲和妻子、申纂的妻子女儿,他都把她们安置在另外的军营中,不让士卒去骚扰。
慕容白曜于是进讨东阳。这一年冬,进入其西边外城。皇兴三年春,攻克东阳,生擒沈文秀。总共缴获粟八十五万斛,米三千斛,弓九千张,箭十八万八千支,刀二万二千四百把,甲胄各三千三百件,铜五千斤,钱十五万;俘获城内民户八千六百户,四万一千人,吴蛮户三百余。前后共历三年,筑围攻击,日日交兵,虽士卒多有死伤,但并没有多少人埋怨叛逃。慕容日曜派人督催当地人的租税,用来作为军费,不至于侵扰百姓。于是三齐之地欣然,人民安居乐业。攻占东阳城的那一天,由于沈文秀态度傲慢,拒不对他跪拜,慕容白曜气愤万分而对他加以鞭挞,惟因此受到人们讥刺。慕容白曜凭军功被授予使持节、都督青齐东徐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济南王,将军称号照旧。
皇兴四年(470)冬,慕容白曜被杀。起初乙浑在朝廷专权,慕容白曜对他颇有奉承趋附,据此来追究成为他的罪责。及至慕容白曜行将受诛的时候,又说他图谋反叛朝廷,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他受到冤屈。
慕容白曜的幼子慕容真安,当时才只十一岁,听说父亲被逮捕,打算自杀。家中的人劝止他,说:“你父亲的罪到底是轻是重还未可知。”慕容真安说:“父王位高功重,如果只是犯了小罪,终究不至于此。我怎么忍心看到父亲之死。”于是自缢身亡。
慕容白曜之弟慕容如意,也曾跟从慕容白曜讨伐平定历下,他与慕容白曜同时被诛。
太和年间,著作佐郎成淹向朝廷上表,为慕容白曜申辩说:
“臣闻经略疆土开拓天下,实在是良将之功;褒奖仁德酬报功勋,则是圣王之务。昔日姜太公持仗斧铖,开创盛周之基;韩生秉持旌旄,振兴鸿汉之业。所以能够赏赐超越当时,英名流传前史。假若在外之将功成,而朝内流言大作,人主猜疑,良将怀惧,则乐毅因此背叛于燕,章邯因此投奔于楚。至于邓艾心怀忠义,受命宁国,赤诚之心皎然,幽暗与光明同现,而横遭诬陷受到屠戮,实在是可悲。还有王氵睿伐吴,奋不顾身,顺万里长江而下,军锋直指建业,使得孙皓君臣,被执送到洛阳。尽管建立大功,而谗书骤至朝廷,内外相互唱和,眼看冤案就要构成,若非晋武帝明察秋毫,大祸就要临头。每当览观其事,常常为之痛心,圣主明王,实宜深察。
“臣谨查已故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济南王慕容白曜,祖先数代相继,为东部边地的部族首领,适逢皇魏扩充疆域,于是俯首称臣。慕容白曜生长在魏国,接受王道教化,官职列于上阶,爵位介于帝伯。过去在天安初年,长江北岸的夷楚,竟敢抗拒王命,在三个方向阻挡官军,倚山筑城相连。海岱之地的苍生,翘首等待拯救。圣朝于是眷顾南方,想要拯救边境百姓,在庙堂之上举行朝议,公开推举主将,百官同音,都说同意。推荐委任忠诚的人才,授予慕容白曜以专事征讨之任,拥兵十万,镇守一方。其势威慑河、济而淮、徐震惧,其军出征无盐则申纂授首。济北、太原,同时崩溃;麋沟、垣苗,相继奔逃。及至他回师东扫,崔道固衔璧归降,盘阳、梁邹,肉袒请降。当时东阳尚未平定,人心不稳。沈文静、高崇仁拥兵不降,煽动侵扰已降的边地。崔僧。。、盖次阳、陈显达连兵于淮海之地,水陆数路蜂拥,扬旌鼓噪而至,企图增援青、齐。当地百姓蠢蠢欲动,无不寄希望于南方。当时兵卒服役时间已很久,都怀有归家之心,但慕容白曜对外宣扬皇魏之威风,对内极力策划谋略,亲自身穿甲胄,与部下士卒同甘苦,安抚初来归附之民,示以朝廷恩泽。三军心怀如披棉衣之温暖,新民欣喜得到重生的恩泽。于是使得崔僧。。率部掩旗,归顺于军门;沈文静、高崇仁弃城逃窜入海;盖次阳、陈显达望尘向南而逃。慕容白曜声震江、吴,风靡荆、江。及至青州平定,沈文秀自缚归降,于是海波清静,三齐得以安定,远至东南地区,永远为魏国所有。使朝廷容纳六州之贡,济、泗停息战乱之患,开岱宗封禅之略,辟山川郡望之序。这实在是朝廷宗庙之灵,神明妙算所授,然而也有慕容白曜的一分功劳啊。
“到了昏暗的瘴气已经清静,慕容白曜的爵位也更显贵,荣耀烛照当时,声誉日益远播。但有人憎恶他的官位,凭空产生嫌隙,由于他的功高,就散布流言蛊惑视听。巧言虚构以假乱真,致使朱紫难以分辨,他一身伤病还未痊愈,满门就遭屠戮。其鸿勋盛德,全都被埋没抹煞。凡是有识之士,怎不为此而凄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