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造成失败损失的责任;向上陈述而得不到验证,又恐造成诬罔之罪。只有上天审察裁断,看到臣的愚劣忠诚之心。”
刘彧又派沈攸之、吴忄喜公率领将士数万人,从沂水、清水进发,想要援助下邳。尉元派孔伯恭率领步骑兵一万拦拒敌军,并且把沈攸之所部被俘的手足伤残、冻伤体弱、以膝行走的人,全都遣送回去,用来挫伤敌军的士气。又向朝廷上表请求增派军队。皇帝派遣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前去支援尉元。慕容白曜到达瑕丘时,不巧患病。刚好泗水枯竭,贼军不能前进,慕容白曜也就不再往前走了。孔伯恭大败贼军,沈攸之、吴忄喜公等人快马逃走。尉元写信给刘彧的徐州刺史王玄载,明示其得失祸福。王玄载连夜狼狈逃走,宿豫、淮阳的守敌都弃城而逃。于是朝廷派南中郎将、中书侍郎高闾率领一千骑兵,与敌方张谠相对为东徐州刺史;中书侍郎李璨与敌方毕众敬相对为东兖州刺史。用以安抚初来归附的百姓。朝廷授任尉元为都督徐、南、北兖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淮阳公,持节、散骑常侍、尚书等职仍然照旧。皇帝诏令尉元说:“贼将沈攸之、吴忄喜公等驱率蝼蚁之众,进犯下邳,你战绩显著,果敢刚毅,智勇奋发,从水陆进行拦截阻绝,及时予以摧垮消灭,淮水以北,荡然清宁安定。这全都是元帅谋略有方,将士尽忠效力的结果,朕对此极为赞赏。对所占领的诸城要害之处,应当分兵设置戍所,以抚慰安定民心。现在正想要清荡吴会一带,悬挂旌旗于秣陵城,至于用兵所应注意的事项,作战形势的进攻与防守,你应好好加以考虑和策划,一切动静随时上报朝廷。”
当时徐州有个妖邪之人假称姓氏为司马,字休符,自称晋王,煽动蛊惑百姓。尉元派部将追击斩掉了这个人。皇兴四年(470),显祖下令征召尉元回京赴西郊庙祀,不久又回到所镇守的徐州。延兴元年(471)五月,暂授尉元为淮阳王。延兴三年(473),刘昱的部将萧顺之、王敕鉞等人率领部众三万人,入侵淮北诸城,尉元分别派遣诸将,迎敌抗击,将其打败。尉元给朝廷上表说:“淮阳郡上党县令韩念祖刚刚到任的时候,当地旧民反叛南逃,县中全无一人。令其进行安抚招集,韩念祖爱民如子,从南边回来的百姓费系先等人先后归附,县中民户到达二百多户。南济阴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进言说,韩念祖善于安抚百姓,廉洁奉公,恳请韩念祖前去任睢陵县令。如果能派这个人去,必定能够招集叛离的民众,成立一个县。”显祖下诏说:“树立君主是为人民,民情既然如此,可以听从他们的请求。”尉元喜欢宣扬下属的长处,就像以上所述的那样。太和初年(477),高祖征召尉元回京任内都大官。不久尉元出任使持节、镇西大将军、开府、统万镇都将,很得边地民族的人心。太和三年(479),高祖进封尉元的爵位为淮阳王,对他以朝廷元老之礼相见,特许他乘坐人力车、拄拐杖入朝。
萧道成自立为帝之后,派遣许多间谍,煽动新近归附的百姓,以致不法之徒,四处蜂起。朝廷因为尉元早已威名四震,就召他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征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大都将,其余官职如故,总率诸军前往征讨。尉元征伐五固的贼将桓和等人,全都平定了他们。东南部清宁太平,远近都来归附。尉元入朝任侍中、都曹尚书,迁任尚书令。太和十三年(489),尉元进位为司徒。太和十六年(492),按照条例降低所封庶姓人的王爵,封尉元为山阳郡开国公,食邑六百户。尉元上表说:“臣于天安初年,奉命总领军事,开拓安定淮北,如今海内已经平定,仍旧忝任徐州刺史。素餐尸禄,已有多年,那个地方的安危,我全都了解。经常考虑彭城是水陆交通的要地,长江南部用兵作战,莫不凭仗它而威逼各方。国家之大计,都要预谋在前。况且臣刚刚占据徐州之地,青、齐地区尚未平定,黄河以南的百姓仍心怀杂念。刘彧派张永、沈攸之、陈显达、萧顺之等人先后多次企图攻取彭城,以连接青、兖。只是由于彭城已经巩固,张永等人都被摧垮。现在计议,那里的戍兵,多是胡人,臣先前镇守徐州的时候,胡人子都将呼延笼达由于犯了罪,就发动叛乱,纠集胡人,一时间人情蠢蠢欲动。幸赖朝廷威灵远布,罪人得以诛戮。又有团城子都将胡人王敕鉞负罪南叛,常怀奸邪之图,狡猾地引诱同党。依我愚诚的看法,应当以彭城的胡人军队换取南豫州迁徙来的兵卒,让其转到彭城戍守;又以中州的鲜卑人增补充实兵员人数。这样做最为适宜。”皇帝下诏说:“你所陈述的事,非常符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