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一(10/10)

当好好思虑此事,以免后悔不及。”房伯玉回答道:“我往日曾蒙武帝和悦相待之恩,忝侍其左右,这种优厚的待遇,夙夜都不曾忘怀。但继承他的人失去德行,民望另有归附。如今主上登基,继承先王大业,不但符合万民之深望,实际上秉持武皇之遗敕。所以我勤勤恳恳,不敢有所失误。在过去,北军深入我地,侵扰边境百姓,我就勉励将士,以拯救苍生。这是边戍守将的通常之事,陛下不能予以责备。”

及至宛城被克,房伯玉面缚而降。高祖接见房伯玉及其参佐二百人,诏令房伯玉说:“我秉承天命统驭天下,正要统一中国,你区区一个小戍,胆敢抗拒六军,你所犯下的罪责,理应不予赦免。”房伯玉回答说:“臣既是小人,完全受人驱使,只因家中有百口之人在南边,以致抗拒皇帝的谋略,罪该万死。”高祖说:“凡是立忠守节的人,都应当有其去处。如果侍奉悖逆之君,死守迷乱之节,这是古人都不做的。你却为舒适要侍奉逆贼萧鸾,自己招来那样的罪过!”房伯玉回答说:“臣生性愚痴觉悟太晚,罪当万斩,如今遭逢陛下,希望能赐给一条生路。”高祖说:“凡人只有两条路:识时务者得福,违背时势者受祸。劳我王师,经年累月,这样算作归降,那么什么人才是有罪呢!况且我在先前就派舍人公孙延景在城西对你说过:‘天无二日,地无二王。’你回答说:‘我在此不在彼。’天道悠远,变化无方,你难道知道今天在此不在彼吗?”房伯玉无话可说,只有乞求赏命而已。高祖由于房思安多次替房伯玉流泪请求,所以对他特予宥免。

房伯玉在南朝的时候,曾把他的妾杨氏放逐出家为尼姑。他到了魏国以后,就让她还俗,对她又十分宠爱。这件事被有司上奏朝廷,高祖听任他这样做。世宗即位以后,授予房伯玉长史之职,兼游击将军,后出任为冯翊相,死于官任上。

景先,字光胄。幼小孤贫,无钱从师受学,他的母亲自己教他《毛诗》、《曲礼》。十二岁半,向母亲请求说:“怎么可以让兄当雇工以供景先呢?我要求自求衣食,然后就学。”母亲怜其幼小,不答应。房景先苦苦请求,就依了,于是得到一件羊皮袄,房景先欣然自足。他白天打柴做活,晚上诵读经史,勤奋好学,大通六艺。太和年间,依惯例得以还乡,郡府征为功曹。州中举其为秀才,正逢州将卒,房景先不得对策。起官为太学博士。当时的太常刘芳、侍中崔光都是当代儒宗,赞叹房景先的学识渊博,崔光于是奏荐他为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不久除任司徒祭酒、员外郎。侍中穆绍又启奏荐房景先撰写《世宗起居注》。累迁为步兵校尉、领尚书郎、齐州中正,每任一职都有才当其官的称誉。

房景先沉敏方正,侍奉兄长恭敬谨细出入家门都向兄第禀报,早晚参省,侧立移时,兄也正襟危坐,两人相敬如对宾客。兄长曾经卧病在床,房景先在一旁侍奉汤药、衣冠不解,形容憔悴。亲友见后无不哀怜。

神龟元年(518),萧衍的龙骧将军田申能据东阳城内附,帝派房景先为行台,征发二荆州兵马声援他,房景先在军中遇病还朝。这一年在家里去世,时年四十三岁。朝廷赠他为使持节、冠军将军、洛州刺史,谥称文景。房景先生前撰《五经疑问》一百多篇,其言精当,今流行于世,原文很多,现略举其中有关世教的文字:

“问王者受命,木火相生曰:金、木、水、火、土五精交相感应,秉受灵气者兴盛。金德方隆,祥发华渚;水运告昌,瑶光启祚。人道承天,天理应实,承受、凋谢既已彰明,玄冥命祚相合如契。相生之义,相递不违。至如汤武革命,任用杀伐,水火为次,遵而不改。既然事乖代终,而数同纳麓。逆顺且殊,祯运宜异,而兆征不差,有疑符应。

“问禹以鲧配天,舜不受命说:明明上天,下土是冒。道高的负。。四方,神积的郊原斯主。所以循天,不能私其子;尊尧,不敢尊其父。鲧既然罪行彰于山川,受极于羽裔,化质与鱼兽为群。铭精不能上乘冥尾,而厚尊配于国阳,当升烟之大礼。假如存之身边,便乱祭礼大典。如此降上帝为罪鬼之位,奏夹钟为介虫之乐,奉天的道教,不也沦落了吗?

“问汤尊稷废柱曰:神积道存,异世同尊;列山被享,绵延前代。成汤革命承天,当愆阳之运,他不思理数之有时,黜之功于百世。且毕、冥二宿感应,风雨出现异兆,尊崇播种繁殖的神灵,而邀滂润之祥,这升废之道,不也谬妄吗?如柱不应举荐,虞夏就应失在前面;如以岁久应迁,百神可计日而代。我求之二三,并未穷究过去的道理。

“问汤克桀,欲迁夏社为不可;武王灭纣,以亳社为亡国之诫说:神无定方,惟人为主,道协无为,依从天地,弃德不崇,百灵更祀。周武承天,礼存全秩,升崇后稷以当四圭之尊,贬土祗隔牲币之享。就如言之,稷秉掌灵威,诚该追配合适的位置,社非商神,孝合尔考之过失,殷商一朝的教训,岂止在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