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二(6/7)

王琳,字子珩,会稽山阴人。父亲王颢嗣,梁湘束王国常侍。王琳本为士兵出身,元帝居于藩国之时,王琳的姐妹一起入后宫被宠幸,王琳因此未到二十岁就得以在元帝左右。少年时好武,于是作了将帅。

太清二年,侯景渡江,元帝派王琳献米万石。没有到达,都城失陷,就把米沉入江中流,轻船返回荆州。不久升任为岳阳内史,因军功封建宁县侯。侯景派将领宋子仙占据郢州,王琳攻克郢州,抓获了子仙。又跟随王僧辩攻破侯景。后拜授湘州刺史。

王琳果敢强劲过人,又能礼贤下士,所得到的赏物,不拿到家中。部下万人,多数是江淮成群的盗贼。平定侯景的功劳,舆杜宠并为第一,凭藉得宠在建业胡作非为。王僧辩不能禁止他,恐他们将作乱,启奏请求杀了他。王琳也怀疑有祸患,令长史陆钠率部下前赴湘州,自身直接到江陵。将要出发,对陆纳等人说:“我如果不返回,你们将到哪裹?”都说:“请以死相报。”流着泪分别。到达后,帝已将王琳交司法官吏审讯,而廷尉卿黄罗汉、太府卿张载以帝诏令晓谕王琳军。陆钠等和军人一起哭着面对使者,不肯受命,于是抓住黄罗汉,杀了张载。张载性情严峻、苛刻,为元帝信任,荆州恨他如仇敌,所以陆纳等顺应众人的意愿,抽肠拴在马腿上,让马绕着跑,肠尽气绝,又碎割施加五种刑法而后杀了他。梁元帝派王僧辩征讨陆纳,陆纳等败逃到长沙。这时湘州未平定,武陵王的兵士又气势旺盛,江陵官民恐惧,人们有谋反的意图。陆钠启奏申说王琳没有罪过,请求恢复原来的官位,求敌婢。(此有脱文)梁元帝就押着王琳送往长沙。当时陆钠的兵士出来正要作战,适逢王琳到,僧辩让王琳登上楼车给他们看。陆纳等人扔下武器一起下拜,全军都哭了,说:“请求让王郎入城,便立即出城。”放王琳入城,陆纳等才降,湘州平定。仍然恢复了他们本来的官位,让王琳抵抗萧纪。萧纪平定后,拜授衡州刺史。

梁元帝生性多猜忌,因王琳部属甚多,又得众人之心,所以派他到岭外,又授任都督、广州刺史。他的友人主书李膺,为帝所信任重用,王琳告诉他说:“王琳承蒙提拔,常想毕生报效国恩。今天下未平,把王琳迁移到岭外,如有万一没有预料的情况,怎么得到王琳的力量。考虑是皇上怀疑我吧。王琳的分内之望是有限的,能与皇上争做帝王吗?为什么不以王琳为雍州刺史,让我镇守武宁,王琳自然弃兵种田,守卫国家。如有繁急情况,也能知道动静。假若远弃岭南,相距万里,一旦有变,将要怎么样?王琳不是愿意长期坐镇荆南,正是为国家考虑罢了。”李膺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却不敢兽奏,所以就率领他的部下镇守岭南。

梁元帝为魏围困,就召王琳前往救援,任湘州刺史。王琳的军队驻扎在长沙,知道魏平定江陵,已立梁王萧察。就为梁元帝高声哭号哀悼,三军穿上丧服。派别将侯乎率水军攻梁。王琳屯兵长沙,向各方传达檄文,制定进攻计策。当时长沙藩国之王萧韶和上游众将推举王琳主盟。侯平虽然不能渡江,却多次攻破梁军,又因王琳军队的威势达不到,反而更加不受指挥。王琳派将攻打他,不胜,又因为军队疲劳不能前进。于是派使者奉奏章到齐国,并呈献驯养的大象;又派人向魏归顺投诚,索求他的妻子儿女;也向梁称臣。

陈霸先已经杀了王僧辩,推立敬帝,以侍中司空召王琳。王琳不接受,就大造楼船,将谋划起义。王琳将帅各乘一战船,每次行动,战船敷以千计,以“野猪”为名。陈武帝派将领侯安都、周文育等讨伐王琳,并继承了梁的君位。安都叹息说:“我们将失败啊,出师无名了。”迎战于沌口,王琳乘坐轿子,执钹指挥军队,抓获了安都、文育,其余的人无一漏网。衹因周铁虎一人背弃恩义,杀了他。给安都、文言带锁放在王琳所乘的战船中,命令一个守门的僮仆看守他们。王琳于是迁移湘州军府到郢城,甲兵十万,在白水浦练兵。王琳视察军队说:“可以作为尽力王事的军队了,温太真是什么人呢!”江南首领熊昙朗、周迪怀有二心,王琳派李孝钦、樊猛和余孝顷共同攻打他们。三个将领的军队失败,全被敌人囚禁。安都、文育等全逃回建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