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常对身边的办事人员说:“我的年纪大了,身体衰弱,虽然久居显位,但还是阻塞了进贤之路。如果朝廷恩惠,还想用我的话,请安置在闲冗之中,好让我静静地度过余生。”武定元年(543),除东徐州刺史,元忠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乃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曾向世宗贡献蒲桃一盘。世宗则回赠给百练缣,还附有一短简,简称:“仪同之位仅次于宰相,学识胸怀,正直朴素,出藩入侍,历职要重。然而家无担石之积,室如悬磬,难道是轻财重义,只不过为奉时爱己而已。久已尊尚,嗟叹无极,恒思奖赏,有意无由。忽然收到送来的蒲桃,深受感动。聊以绢帛百匹,报答你的清德。”仅此一事,即可见世宗对他的敬重。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二位互相看了一眼,感叹着走了,马上给他送来了许多的米绢衣服,元忠接受了,却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三年(545),复以本官领卫尉卿。这年死,年六十。帝诏赠缣布五百匹,使持节、督定冀殷幽四州诸军事、大将军、司徒、定州刺史,谥号敬惠。早年元忠将要任官,梦见自己手拿火把走进了父亲的墓室,半夜惊醒,心情十分不好。早上起床后就告诉了塾师,塾师给他占了一卦,说:“大吉,这便是光照先人,你的官位终究是要显达的。”子搔继嗣。
搔,字德况,少时聪敏,有才艺,通晓音律博弈。搔曾采集诸声,新造一器,号称“八弦”,时人称其思理。起家司徒行参军。任河内太守,使百姓安宁。入为尚书仪曹郎。天保八年(557)卒。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州郡辟举为主簿。年三十八,才被举为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劝说刺史裴俊依旧迹整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得其利。其修整之工,裴俊一并委托给了文伟。文伟善于营理,加之巧使私力,使贫寒之家,很快富足起来。
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这时行台常景上书朝廷请留文伟为行台郎中。当北方快要动乱的时候,文伟早在范阳城屯积了很多粮食,一出现荒灾,马上进行赈济,更是赢得了乡里民心。不久被杜洛周俘虏。洛周败,投奔葛荣,葛荣败,回到故家。韩楼盘踞蓟城,文伟率乡民屯守范阳,与楼对抗。朝廷便让文伟行范阳郡事。与士卒同甘共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使得人人感悦,就这样防守了两年。尔朱荣派出将领侯深讨伐韩楼,平定了蓟城。文伟因功封大夏县男,食邑二百户,拜范阳太守。侯深便留下镇守范阳。尔朱荣被诛杀,文伟知道侯深不可靠,就引诱他出外打猎,然后紧闭城门不让进来,深无城镇守,只得前往中山。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攻克瀛州,留文伟行瀛州事,自己领兵赶赴定州,却被尔朱荣的将领侯深打败。文伟弃州,逃归本郡,仍然同高乾邕兄弟互为影响。适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便派其子怀道奉表陈诚,高祖高兴地收纳了他们。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此时安州没有宾服朝廷,文伟还是留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安州刺史卢曹也随灵助起兵,灵助失败,乘机占据幽州投降了尔朱兆,兆还是让他做刺史。文伟不能入州,便将郡所升格为州治。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天平末,高祖命令文伟行东雍州事,又转行青州事。
文伟轻财,爱交宾客,善于抚安,好行小惠,所以在任职之地颇得民心,虽有受纳,但吏民还能承担。经营资财,常感不足,致财积蓄,承候宠要,馈送不绝。兴和三年(541)死在州刺史位上,年六十。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号孝威。
子恭道,宽厚温良,颇有文才。本州辟举为主簿。李崇北征,任命为开府墨曹参军。自从文伟占据范阳,多次经受寇贼之乱,也多亏了恭道时常协助父亲进行防守。七兵尚书郭秀一向与恭道关系密切,他有地位后,不断地向朝廷推荐,高祖也因此听到了他恭道的名字。天平初,特拜龙骧将军、范阳太守。在郡有德政仁惠。比父亲文伟早死。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军事、幽州刺史、度支尚书,谥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