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曰:高祖世居云代,以英雄见知。后过尔朱,武功渐振,乡邑故人,弥相 推重。贺拔允以昆季乖离,处猜嫌之地,初以旧望矜护,而竟不获令终,比于吴、 蜀之安瑾、亮,方知器识之浅深也。刘贵、蔡俊有先见之明,霸业始基,义深匡赞, 配飨清庙,岂徒然哉。韩贤等及闻义举,竞趣戎行,凭附末光,申其志力,化为公 侯,固其宜矣。
赞曰:帝乡之亲,世有其人。降灵云朔,载挺良臣。功名之地,望古为邻。
译文
贺拔允,字可泥,是神武尖山县人。祖父尔头,父亲度拔,《魏书》中都有记载。贺拔允熟练弯弓骑马,为人有胆略,和弟弟贺拔岳一起杀死了强盗头子卫可肱,然后投奔北魏。广阳王元深推荐他做了积射将军,持节驻防于滏口。元深失败后,他归于尔朱荣。贺拔允父子兄弟都以武艺知名于世,氽朱荣平素就听说过。见到贺拔允,对他很优厚。建义初年,拜任征束将军、光禄大夫,加封寿阳县侯,食邑七百户。永安年间,拜任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公。魏长广王立为帝,贺拔允改封为燕郡公,兼任侍中。出使柔然,返回晋阳,正遇上高祖将出兵太行山东,贺拔允平时就知道高祖非等闲之辈,就早早地和他结交定下友谊。高祖也因他是北方人士中有名望的人,特别亲近礼遇他。于是和贺拔允一起出兵信都,参与制定大计。北魏中兴初年转任司徒,领尚书令。高祖进入洛阳,进爵为王,改任太尉,加任侍中。
魏武帝猜忌高祖,对贺拔允的弟弟贺拔岳委以重用,让他偷偷地与贺拔允往来刺探高祖行踪。当时人们都担心贺拔允会变心。及至贺拔岳死,魏武帝又委任其弟贺拔胜为心腹之臣,希望他继续注视高祖行踪。高祖看重与贺拔允的多年交情,长期保全他。到东魏天平元年才赐他一死,死时四十八岁。高祖还亲自前往吊丧祭奠。赠给他室州刺史、五州军事。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世主,次子名世銮,三子名凿皿。兴勉末年,直担把他们都召来与儿子们同学。亘逸年间下令让他们居住于室塑,赐给田地房产。
蔡俊,字景彦,是广宁郡石门县人。父蔡普,当北方扰乱时奔向五原,守战有功,拜任宁朔将军,封为安上县男,食邑二百户。不久去世,赠给他辅国将军、燕州刺史。蔡俊为人豪爽有胆量,高祖微贱时,便与他深相交结。他和辽西人段长、太原人庞苍鹰都有未先知的鉴识。段长曾任北魏怀朔镇将,曾见到高祖,十分惊异,对高祖说:“您有拯救乱世的才能,终不会虚度年月的。我愿把子孙全托付给您。”兴和年间,高祖奏请追赠他为司空公。其子段宁,任相府从事中郎。天保初年,兼任南中郎将。庞苍鹰则交游天下豪侠,厚待宾客商旅,住在晋州城裹。高祖曾作客于他家,开头住在蜗牛庐中,苍鹰之母多次见蜗庐上空红光照天。苍鹰也知道高祖有霸王之量,常常私加敬重,分出其宅舍的一半给高祖,从此受到高祖的特别赏识。高祖任晋州刺史时,引荐他为兼治中从事史,代理义宁郡守。及至高祖举旗起兵,庞苍鹰便舍家抄小路追上高祖,高祖用他为兼行台仓部郎中。他死于安州刺史任上。
蔡俊初被杜洛周俘虏,那时高祖也在杜洛周军中。高祖计划杀死洛周,蔡俊参加了谋划。事情泄露,逃奔葛荣,又背着葛荣投奔了氽朱荣。氽朱荣进入洛阳,蔡俊任平远将军、帐内别将。随军打败了葛荣,拜任谏议大夫。又随军平定元颢,封为乌洛县男。后随高祖起兵,拜任都督。高祖攻下邺都,又平定四胡于韩陵,蔡俊都有战功。太昌年间外放任济州刺史。他为政苛严暴虐,又多收受贿赂,衹是办事有头脑,处置适当,吏民都畏服于他。他为人好接交宾客,颇好施舆,这方面名声不错。后来胡迁等人占据兖州作乱,蔡俊和齐州刺史尉景合力讨平了胡迁。
东魏武帝和高祖有矛盾,因为济州是军事要地,想让自己的心腹去把守它。就暗中下韶叫御史罗织蔡俊的罪状,准备用汝阳王去代替蔡俊,由此蔡俊改任代理兖州刺史。高祖认为他没有过错,要求恢复蔡俊的职权,东魏武帝不肯答应。武帝任命买颢智为济州刺史,带着一批人去上任。蔡俊防守很严密充分,颢智很害怕,到了东郡便不敢前往了。天平年间,蔡俊任都督,随领军将军娄昭进攻樊子鹄于兖州,又随行台元于思讨伐元庆和,两地都平定了。侯深叛变,再次用蔡俊为大都督,率兵进讨,侯深败走。又转任扬州刺史。天平三年秋,死在扬州任上,时年四十二岁。赠给他持节、侍中、都督、冀州刺史、尚书令、司空公,谧号为威武。齐接受禅让建国时,下韶祭告于其墓前。皇建初年,让他陪祭于高祖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