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王高思宗,是矗担的侄子。为人宽和,也能打仗。天保初年,封为上洛郡王。历任司空、太傅。死在任上。
直思宗的儿子高元海,一步步升迁任为散骑常侍。上表朝廷说愿到深山老林中去研习佛教经典。塞宣童同意了。他便进入挞卢业,在那儿两年,不干预人事,可心志不能固守,又上书请求回京。召回后让其复职,他便纵酒肆情,广纳小妾。又拜任领军。他志大才小,还自认为足智多谋。
皇建末年,孝昭帝去了晋阳,留武成帝在京镇守,直五涂以散骑常侍的身份留京执掌机要。当初,耋旦旦壹策划杀死扰值一伙,曾对武旦童许诺“一旦事成,就立你为皇太弟”及至登基后,却使茎虚童在邺城主管军务,立儿子产亘年为皇太子,武成帝心裹很是不平。逭以前,常常是留渣童工在邺镇守,任命领军库狄伏连为幽业刺史,用斛律丰乐为领军,这样来削弱武旦瞳的兵权。迭盛童留下了迭连,却不许呈眯管事。于是又和迥直王高孝瑜伪装打猎,在野外密谋,天黑了才返回。遣以前就有童谣在传唱:“中兴寺内白凫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钟。”当时丞相府在北城,即原中兴寺内。“白凫翁”,指雄鸡,就是用谐音法影射武成帝的乳名步落稽“道人”,是济南王的乳名。“打钟”,是说他将被打击。不久,太史上奏说北城有天子之气,孝昭帝便怀疑济南王应了这童谣和天子气,便派平秦王高归彦到邺都,把济南王接到并州。武成帝首先就向高元海征求主意,问如何才能保全自己。高元海说:“皇太后万福,身体健康,当今皇上十分孝顺,不会做出让太后伤心的事来,您尽可以放心,不会出问题。”武成帝说:“这些应付人的话,难道合乎我跟你推心置腹征求方略的用心么?”高元海便请求让他回府想一夜再说。武成帝便把他留在府中后堂。元海通宵不睡,衹是绕床踱步。天还没亮,武成帝突然来到,问:“你的神机妙算想得如何了?”回答说:“夜中想得三策,但恐怕不能使用。”于是讲了西汉的梁孝王怕朝廷杀他不敢入关进京的故事,建议武成帝带几名亲兵到晋阳去,先见太后请求哀怜保护,再求见皇上,请释去兵权,到死不再干预朝政,这样肯定能保证没事。这是上策。若不然的话,就请上书朝廷,就说自己“‘威权太盛,恐怕要惹众人诽谤猜忌,,请求外放任青州、齐州刺史,安静自守,如此必然不会招人议论。这是中策。”武成帝又间下策是什么,回答说:“这话一出口,恐怕就犯了诛族大罪了。”武成帝逼他讲出来,回答说:“济南王本是先帝亲生,当今皇上假藉皇太后名义夺了位。而今召集文武百官,公布这道文件,囚禁了丰乐王,斩掉高归彦,尊奉济南王为君,号令天下,以顺讨逆,这是万世一时的绝好机会啊。”武成帝听了十分兴奋,又狐疑不决,终究没有采纳。武成帝就又让郑道谦占1-一下,都说:“不利于有大行动,保持安静才会大吉大利。”又召来曹魏祖,向他询问国家大计,回答说:“国家不久将发生大凶祸。”另外,当时有位林虑县县令姓潘,懂占候一套巫术,秘密地对武成帝说:“皇帝不久于人世了,大王将为天下主。”武成帝把他软禁在府内以待应验。又令好几位巫师占卜,都说不须动武,自有大吉。武成帝这才依照孝昭帝的韶书,派数百骑送济南王去晋阳。
及至孝昭帝驾崩,武成帝即位,拜任高元海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河清二年,高元海遭和士开进谗言,被抽打了六十马鞭。武盛童责备他说:“你在幽那阵子,竟然叫我以弟反兄,多么不仁不义!用邺城的兵马来对抗并州的兵马,又多么愚蠢!这种不义无智之徒怎么用得?”外放任兖州刺史。元海的后妻是陆太姬的外甥女,所以不久又被召回任职。武平年间,与塑玺共掌朝政。产五连常将坠主蜒的密语告诉祖埏。祖埏希求领军之位,元海不同意,祖埏便将他所告的话汇报给陆太姬,陆太姬大怒,外放亘逛为轻刺史。垄困被困危急之时,征召他回京任尚书令。到北周建德七年,他在邺城谋反,被杀。
直五涂为人幸灾乐祸,但表面装着仁慈,不饮酒吃肉。文宣帝天保末年诚信佛法,以至于宗庙祭祀不用牛羊牲畜,使先祖不血食,都是元擅的主意。及至做了右仆射,又劝后主禁止屠宰牲畜,禁断酒类买卖。但他本性并不好静。所以终致倾败。高思宗有弟名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