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时人虽然听说过文襄的气量见识,但还是按对待少年人的标准来期待着他。机敏严明,事无凝滞,使得朝野振肃。元象元年(538),摄吏部尚书。魏自崔亮以后,选拔人才常以年龄功劳为准则,文襄便变革旧式,铨选唯在才能。又淘汰不称职的尚书郎,拔擢优秀人物充任。因此才名之士,咸受推举,即使有未居显位的,也要招致门下,作为宾客,每逢游山玩水,一定带领前往。射箭赋诗,各尽其所能,以为娱乐。兴和二年(540),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摄吏部尚书职。从正光以来,天下多事,在职官吏,廉洁者少。文襄便奏请拜吏部郎崔暹为御史中尉,纠弹权豪,无所宽免,于是风俗更改,私枉绝路。还在街衢张贴告示,详述治国政术,大开直言之路,有论事上书、苦言切谏者,均能宽容听取。
武定四年(546)十一月,神武西征,突然生病,还师,文襄快马赶赴幕府,护卫着返回晋阳。五年正月初八,神武驾崩,秘不发丧。十三日,司徒侯景占据河南反叛,颍州刺史司马世云在颍州城响应。景诱捕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朝廷派遣司空韩轨领兵征讨。夏四月初六,文襄朝邺。六月初四,韩轨等从颍州班师。十二日,文襄还晋阳,才发丧,晓告文武,公布神武遗志。七月初三,魏帝诏令文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文襄上奏辞位,也希望停止王爵。初七,魏帝诏太原公洋摄理军国大事,并派中使宣诏敦促。八月初四,文襄启奏,申述神武遗令,请减少食邑重新分配给将督,各有等差。初七,朝邺,坚决推辞丞相职。魏帝诏令说:“既然朝野仰仗,安危所系,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应该有所权衡,可复大将军职,余官依然保留。”
献议的人都认为侯景还有北望之心,只是使者携带的音信没有到达而已。后来侯景的部将蔡遵道北归,说侯景有悔过之心。王认为这是真的,可以劝诱回来,乃写信给侯景,景也回了信。王看完侯景回信,问是谁写的。有人说:“大概是行台郎王伟。”王说:“王伟有如此文才,为什么不让我知道?”王想离间景与梁朝的关系,又给景写信,却谬误其言辞,称本打算让景佯装反叛,准备同他一道图谋西方,西人得到这一消息,所以景被迫和我们一块改向打南方的主意。并将书信中的内容有意泄露给梁,梁人不太相信。
初八,东魏帝与王在邺城东边狩猎,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在后边呼喊道:“天子莫要跑马,大将军发火了。”王曾侍奉魏帝饮酒,他举着大杯说:“臣澄劝陛下喝一杯酒。”魏帝不高兴,说:“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朕怎么用如此之人!”王恼怒了,说:“朕!朕!狗脚朕!”指使崔季舒打了三拳,王拍打着衣服走出去了。很快打发季舒进来赔礼请罪。魏帝赐给季舒绵绣,季舒不敢马上接受,禀告于王,王让取了一段。魏帝要送四百匹给王,王说:“我也只要一段。”魏帝忍受不了忧愁侮辱,咏诵谢灵运的诗句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并且痛哭流涕。
三月二十日,王南临黎阳,于虎牢渡河,从洛阳出发经过太行后返回晋阳。在路途上给百僚写信,其目的是想告诫勉励他们,因而朝野承风,莫不振肃。王又下令朝臣牧宰各举荐贤良以及骁武胆略能镇守边城的人,不限职业,务得其才。六月,王巡察北方城戍,赈济百姓,赏赐官吏各有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