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5/7)

杜绝议论,只有撤退河东之兵,罢除建兴之戍,送归相州之粟,追还济州之军,命令蔡俊辞职,打发邸珍离徐,止戈散马,各治家业,所需粮食,另请转送。那么小人就会闭口,怀疑也就不会产生了。王在太原高枕无忧,朕在京洛无为而治,永不举足渡河,互不再动干戈。王若挥军南进,问鼎轻重,朕虽不武,欲止不能,一定要为社稷宗庙考虑,筹划出最好的计策。决策由王,非朕所能定夺,造山止篑,实在可惜。”此时魏帝让任祥兼任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任祥弃官逃到河北,占据地盘等候神武。魏帝于是下令凡是北方的文武官员去留听便,下诏公布神武罪行,为北伐筹划营谋。神武也停马宣言,说:“我见尔朱氏专权,便在天下举起义旗,辅佐皇上,义贯幽明,反被斛斯椿诬陷,把忠诚说成了叛逆。古代赵鞅兴晋阳之兵,诛杀君侧的恶人。今日南进,只不过是声讨斛斯椿而已。”委任高昂为前锋,说:“如果听了司空的话,那会有今日的举措!”司马子如回答说:“原本打算立一弱小者为帝,今天的行动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魏帝向关右征兵,召请贺拔胜赶往行所,派遣大行台长孙承业、大都督颍川王斌之、斛斯椿一同镇守武牢,汝阳王暹守石济,行台长孙子彦率领前恒农太守元洪略镇陕,贾显智带豫州刺史斛斯元寿讨伐蔡俊。神武指派窦泰和左厢大都督莫多娄贷文迎击显智,韩贤抵挡汝阳王暹。斛斯元寿部投降。窦泰、贷文在长寿津与贾显智相遇,显智秘密谈妥了投降事宜,就率众撤走。军司元玄发觉后,赶回行所,请求增兵。魏帝调遣大都督侯几绍奔赴前线,两军便在滑台东侧大战,显智带领兵士投降,侯几绍阵亡。

七月,魏帝亲自带领大军屯驻河桥。神武在距河北十余里的地方,再次派人表明诚意,魏帝没有理睬。神武就率军渡过黄河。魏帝向群臣问计,有的说往南投奔贺拔胜,有的说往西占据关中,有的说固守洛口决一死战。何去何从,无法决定。元斌之与斛斯椿因争权夺利,关系不洽,斌之留下斛斯椿抄小路跑到行所,蒙骗魏帝说:“神武的兵来了!”当天,魏帝逃往长安。二十九日,神武进洛阳,暂居永宁寺。

八月初四,神武召集百官会议,说:“为臣事主,拯救危乱,如果居于臣位而不谏诤,出门不相跟随,国家安宁时沉溺于荣华富贵,危急时如鸟兽奔散,臣节在哪里!”于是捕获开府仪同三司叱列延庆、兼尚书左仆射辛雄、兼吏部尚书崔孝芬、都官尚书刘。。、兼度支尚书杨机、散骑常侍元士弼等人,并全部处死,原因是他们对皇上不能尽忠,士弼籍没家人。神武认为好时机不可错过,便同百官商议,任命清河王。。为大司马,居尚书下舍而秉承意旨来决断大事。王出入称警跸,神武极为讨厌。不久,神武抵达恒农,于是向西攻下了潼关,活捉了毛洪宾。进军长安,龙门都督薛崇礼投降。神武率部后退,驻扎河东,命令行台尚书长史薛瑜守潼关,大都督厍狄温守封陵。筑城于蒲津西岸以守华州,便命令薛绍宗做刺史。高昂行豫州刺史事。神武从晋阳出发,到此时为止已向魏帝致函四十余件,都没有得到答复。

九月初十,神武返回洛阳,又打发僧人道荣奉表入送关中,还是没有答复。于是聚集百官、四门耆老,议论立谁为帝。神武认为从孝昌丧乱开始,国脉中断,神主无依,昭穆失序,永安帝以孝文帝为伯考,永熙帝迁孝明帝神主于夹室,功业丧失福佑短浅,根源就在这里。因此决定立清河王长子元善见。大家意见一致,便向清河王报告。王说:“天子无父,若立我儿,我会毫不悯惜自己的生命。”元善见即位,这就是东魏史上的孝静帝。从这时起,魏一分为二了。神武考虑到魏帝跑到了关中,担心他进逼崤、陕,洛阳又在黄河之外,接近梁境,如若进攻晋阳,两边不能很好衔接,就建议迁都于邺,护军祖莹赞同。诏书下达三日,车驾出发,户口四十万也狼狈上路。神武留在洛阳处理事务,事情办完后就回到了晋阳。从此开始,军政大事,全归相府处理。早些时候有童谣说:“可怜青雀子,飞到邺城里,翅膀快长成,变成鹦鹉子。”好事者私下议论,说雀子是魏帝清河王的儿子,鹦鹉是神武。

当初,即孝昌年中,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年号神嘉,住居在云阳谷,魏的西部每年都要遭受寇掠,人们呼之为“胡荒”

天平二年(535)正月,西魏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率众归附,神武接纳了他们。十五日,神武袭击刘蠡升,获全胜。二十二日,魏帝下诏褒奖,任命神武为相国,授假黄钺,佩剑着鞋进宫殿,朝见不快步地走。神武坚辞不受。

三月,神武计划嫁女予刘蠡升的长子为妻,候其麻痹大意,十五日,偷偷地派出军队突袭。蠡升子北部王砍下其父脑袋送给神武。蠡升的部众又拥立其子南海王为帝,神武再次进攻,活捉了南海王及其弟弟西海王、北海王、皇后公卿等四百余人,得胡、西魏户五万多。二十六日,神武朝于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