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商议,徐勉说意见时总是充分论证,道理十分透彻,没有人能够驳倒他,同僚们都以他的意见为准则。
后又改任临海王西中郎田曹行参军,不久又转任都曹。同时的琅笽人王融是人所公认的才学之士,他特别钦佩和爱慕徐勉,曾经请求相互交往。徐勉对所亲近的人说:“王郎名气很高而所望过急,难以轻易成功。”王融后来果然陷于法网,由此可以见出他善于识人。累迁任军长史。
起初,徐勉就和长沙宣武王经常往来,梁武帝十分器重和赏识他。当梁武帝领兵到建邺时,徐勉在新林拜见他,梁武帝对徐勉十分加恩礼遇,让他掌管书记。梁武帝即位后,任命徐勉为中书侍郎,又晋为中书通事舍人,在内省值事。后又改任临川王后军谘议、尚书右丞。自从他到朝廷掌管法令之后,常常纠察违法行为,当时的议论都认为他是很称职的官员。
天监三年(504),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参与选拔重要官吏的工作。又迁任侍中。这时梁军正大举进攻北魏,军使往来络绎不绝。徐勉参与军事,日夜辛劳,经常过几十天才回一次家。家里所养群犬不认识他而惊吠起来。徐勉叹息着说:“我因为忧心国事而忘家,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到我死后,这也是传记中的一件事啊!”天监六年,任给事中、五兵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徐勉负责选拔官员,他依照礼法选用很有规矩。徐勉擅写文书,更兼文辞善美,尽管经常公文案牍堆积,座客充盈满室,他应答如流,手不停笔。又精晓百家姓氏,能做到避开他们的讳字。他曾经和门人在夜间聚会,有位名叫虞日高的门客向徐勉请求让他担任詹事等官职。徐勉十分严肃地回答说:“今晚只能谈些风月的闲事,不宜论及公事。”所以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无私。天监初年,官员的名称设置互有增减,徐勉撰写了有关选官的簿籍上奏,朝廷下诏依照施行。这个办法是将九品列为十八班,从此以后冒贪和苟得官职的人因为有钱财物品而得到进用,而守道退隐者就因贫寒而没有出头之日了。
后徐勉任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在东宫侍奉。昭明太子当时年幼,皇帝让徐勉教他懂得宫中之事,太子对徐勉非常敬重,各种事情都同他商量。有一次在殿内讲解《孝经》,临川王萧宏、尚书令沈约担任太子的师傅,徐勉和国子祭酒张充担任执经,王莹、张稷、柳忄登、王日柬任侍讲。这个阵容是当时最贤能的人所组成,当时人都赞誉这是极妙的人选。徐勉多次谦让,请求将他换为侍讲,武帝下诏不答应,他这才就任了。旧例由扬、徐两州首先选用主簿,全都挑选国内最有才能和最公正的人担任,当时选取了徐勉的儿子徐崧到南徐州。皇帝对他说:“卿本寒士,而你的儿子和王志的儿子一起先被选用,这是徐偃王以来所没有过的事啊!”徐勉认为梁武帝拿他的祖先来开玩笑,感到是一种耻辱,回答时对皇帝也不礼貌,于是被贬为散骑常侍,兼领游击将军。
后来徐勉又担任太子詹事,又改任尚书右仆射,仍兼太子詹事。当时民间治丧大多不按照礼制行事,早晨人刚咽气而晚上就殡葬了,相互比着快办。徐勉上疏朝廷说:“《礼记-问丧》篇中说:‘三天以后才收殓,这是期望有复活的可能。三天以后不能复活,也就活不过来了。’但近来都不遵从这礼制,送葬的礼法,一天就殡葬。豪门富家,甚至只有半天。衣裳被服棺木郭,以办得越快越荣耀。亲戚僮仆,也都想早些返回。所以墓穴刚刚挖好,灰石铁钉都已弄完。忘记了狐鼠悲哀同类,尚且频频回首而望;愧比于燕雀忧伤同伴,多次往来翱翔。其伤情害理的事情,无过于此了。况且为人之子,继承家业之日,心中忧愁悲伤之极,办理丧事各种资财,全由他经手。日常上下之间的爱憎深浅,实在难以清楚。如果日常探望欠缺,对其生死存亡违礼乱来,假如其间万一有违法之事,产生的怨恨惨酷就很多了。何不让其推迟收殓的时间,延长一点生还的期望。请从今以后,士民众庶均依古礼,三日之后大殓。如不遵从,严加纠治。”皇帝下诏赞同所奏。
又被任命为尚书仆射、中卫将军。徐勉认为自己早受皇帝知遇之恩,连续晋升重要职位,所以尽心侍奉皇帝,凡其所知,无不尽力而为。他自从负责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起直至担任现今的重要职务,其间总是参与选拔人才的工作,深得士人之心。朝中机密事务,从未泄漏,每当有表章上奏后,当即烧掉草稿。他知识广博,精通经史,深晓古籍所载各种史实。在齐朝的王俭任职之后,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徐勉。凡朝中的礼仪和国家的大典,婚礼、加冠、吉事、凶服等,徐勉全都参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