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4/10)

伤情灭理,莫此爲大。 且人子承衾之时,志懑心绝,丧事所资,悉关他手。爱憎深浅, 事实难原。如觇视或爽,存没违滥,使万有其一,怨酷已多, 岂若缓其告敛之辰,申其望生之冀。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 日大敛。如其不奉,加以纠绳。”诏可其奏。

又除尚书仆射、中卫将军。勉以旧恩,继升重位,尽心奉 上,知无不爲。爰自小选迄于此职,常参掌衡石,甚得士心。 禁省中事,未尝漏泄,每有表奏,辄焚稿草。博通经史,多识 前载。齐世王俭居职已后,莫有逮者。朝仪国典,昏冠吉凶, 勉皆预图议。

初,勉受诏知撰五礼,普通六年功毕,表上之曰:

夫礼以安上化人,弘风训俗,经国家,利后嗣者也。唐、 虞、三代,咸必由之。在乎有周,宪章尤备,因殷革夏,损益 可知。虽复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文三百,威仪三千,其大 归有五,即宗伯所掌典礼,吉爲上,凶次之,宾次之,军次之, 嘉爲下也。故祠祭不以礼,则不齐不庄;丧纪不以礼,则背死 忘生者衆;宾客不以礼,则朝觐失其仪;军旅不以礼,则致乱 于师律;冠昏不以礼,则男女失其时。爲国修身,于斯攸急。 洎周室大坏,王道既衰,官守斯文,日失其序。暴秦灭学,扫 地无馀。汉氏郁兴,日不暇给,犹命叔孙于外野,方知帝王之 爲贵。末叶纷纶,递有兴毁。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 略,百有馀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其后兵革相寻,异 端互起,章句既沦,俎豆斯辍。方领矩步之容,事灭于旌鼓, 兰台石室之典,用尽于帷盖。至乎晋氏,爰定新礼,荀顗制之 于前,挚虞删之于末。既而中原丧乱,罕有所遗,江左草创, 因循而已。厘革之风,是则未暇。

伏惟陛下睿明啓运,先天改物,拨乱惟武,经俗以文。作 乐在乎功成,制礼弘于业定。伏寻所定五礼,起齐永明二年, 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求制一代礼乐。于时参议,置新旧学士 十人,止修五礼,谘禀卫将军丹阳尹王俭,学士亦分住郡中, 制作历年,犹未克就。及文宪薨,遗文散逸,又以事付国子祭 酒何胤,经涉九载,犹复未毕。建武四年,胤还东山,齐明帝 敕委尚书令徐孝嗣,旧事本末,随在南第。永元中,孝嗣于此 遇祸,又多零落。当时鸠集所余,权付尚书左丞蔡仲熊、骁骑 将军何佟之共掌其事。时礼局住在国子学中门外,东昏之时, 频有军火,其所散失,又踰太半。天监元年,佟之啓审省置之 宜,敕使外详。时尚书参详,以天地初革,庶务权舆,宜俟隆 平,徐议删撰。欲且省礼局,并还尚书仪曹。诏旨云:“礼坏 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爲永准。”于是尚书仆 射沈约等参议,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人各自举学士二人相 助,抄撰其中。有疑者依前汉石渠、后汉白虎,随源以闻,请 旨断决。乃以旧学士右军记室参军明山宾掌吉礼,中军骑兵参 军严植之掌凶礼,中军田曹行参军兼太常丞贺瑒掌宾礼,征虏 记室参军陆琏掌军礼,右军参军事司马褧掌嘉礼,尚书右丞何 佟之总参其事。佟之亡后,以镇北谘议参军伏揯代之。后又以 揯代严植之掌凶礼。揯寻迁官,以五经博士缪昭掌凶礼。复以 礼仪深广,记载残缺,宜须博论,共尽其致,更使镇军将军丹 阳尹沈约、太常卿张充及臣三人同参厥务,臣又奉别敕总知其 事。末又使中书侍郎周舍、庾于陵二人复豫参知。若有疑义, 所掌学士当职先立议,通谘五礼旧学士及参知各言同异,条牒 啓闻,决之制旨。疑事既多,岁时又积,制旨裁断,其数不少。 莫不网罗经诰,玉振金声。凡诸奏决,皆载篇首,具列圣旨, 爲不刊之则。甯孝宣之能拟,岂孝章之足云。

五礼之职,事有繁简,及其列毕,不得同时。嘉礼仪注以 天监六年五月七日上尚书,合十有二帙,一百一十六卷,五百 三十六条。宾礼仪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二十日上尚书,合十有七 帙,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军礼仪注以天监九年十月 二十九日上尚书,合十有八帙,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 吉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尚书,合二十有六帙,二 百二十四卷,一千五条。凶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上尚书,合四十有七帙,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 大凡一百二十帙,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条。又列副 秘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始获洗毕。 窃以撰正履礼,历代罕就,皇明在运,厥功克成。周代三 千,举其盈数,今之八千,随事附益。质文相变,故其数兼倍, 犹如八卦之爻,因而重之,错综成六十四也。臣以庸识,谬司 其任,淹留历稔,允当斯责。兼勒成之初,未遑表上,实由才 轻务广,思力不周,永言惭惕,无忘寤寐。自今春舆驾将亲六 师,搜寻军礼,阅其条章,靡不该备,可以悬诸日月,颁之天 下者矣。诏有司案以遵行。

寻加中书令,勉以疾求解内任,诏不许,乃令停下省,三 日一朝,有事遣主书论决。患脚转剧,久阙朝觐,固陈求解, 诏许疾差还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