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一(7/10)

立即领兵入朝,按照古代贤相伊尹、霍光的办法实行,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如果不这样做,便上表请求回到历阳,以抵御外患为借口,这样威震天下,谁敢不听从!否则一朝放弃兵权,接受朝廷的高官厚禄,地位很高而手下无人,以后一定会有后悔的时候。”长史徐曜甫也苦苦劝谏,萧懿一概不听。崔慧景派他的儿子崔觉前来接战,萧懿发起进攻,大败崔觉,并乘胜前进。崔慧景的军队溃败,一阵追击,萧懿斩了崔慧景。朝廷封他为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

当时东昏侯萧宝卷暴虐无道,胡作非为,茹法珍、王口亘之等人掌握朝政大权,老臣旧将都被残杀。萧懿功勋极高,独自居于朝廷,茹法珍等十分害怕他,他们便劝说东昏侯,准备施毒计害死萧懿。徐曜甫得知消息,暗地里准备好船只停在江边,劝告他往西逃亡。萧懿不肯听从,他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岂有叛变逃走的尚书令?”不久,朝廷派人赐下毒药,萧懿和弟弟萧融一同死去。萧懿死前对使者说:“家弟在雍州,我深为朝廷担忧。”中兴元年(501),追赠为司徒。宣德太后临朝听政,又改封为太傅。天监元年(502),追尊为丞相,封长沙郡王,谥号宣武。赐给九旒的鸾车,黄屋左纛,葬礼依照晋朝安平王的规矩。

萧懿名望功勋一向很高,梁武帝本来就很崇敬他。武帝在天监元年四月初八即位,当天立即表彰和追封萧懿。初十,才封赠二哥萧敷、四弟萧畅、五弟萧融。到五月,有关方面才上奏追尊武帝父母的封号,并将神主迁入太庙。皇帝没有亲自奉送,而让临川王萧宏侍从。七月,皇帝坐在殿前平台上,派兼太尉、散骑常侍王玢奉策文追上太祖文皇帝、献皇后和德皇后的尊号。他先封赠下辈,然后才封赠长辈,先低后高,又在殿前平台上而不是在正殿让人奉上策文,有识者因此而讥笑和议论纷纷。

萧渊藻字靖艺。在齐朝官为著作佐郎。梁天监元年(502),封为西昌县侯,作益州刺史。当时邓元起在蜀地,自恃有破刘季连的功劳,倚仗宿将的资格,轻视渊藻,渊藻于是发怒杀了他。当时天下初定,边境未安,益州人焦僧护聚众数万,占据郫县、繁县作乱。渊藻当时不满二十岁,会集部属商议,打算亲自去讨伐。有人表示反对,渊藻大怒,把他在台阶旁斩了。于是乘坐一顶平肩舆,到贼寇营垒外巡视。贼寇乱箭像雨点儿一样射来,随从们举起盾牌为他遮挡,他命令拿开,于是人心安定,贼寇连夜逃走。渊藻派骑兵追击,平定了祸乱。

天监九年(510),征召他为太子中庶子。起先,邓元起在蜀地时,喜欢聚敛,搜刮的财物堆成山。把金玉珍宝归一库房,叫作内藏;把粮食织物归一库房,叫作外府。渊藻把外府赏赐将帅,内藏归于王府,不占为私有。等回朝廷时,两袖清风,轻装上路。后又改任为侍中。

渊藻生性谦逊退让,不追求名声与显贵。善写文章,尤其爱好古体文。但如果不是在宴享聚会的场合应酬,并不肯轻易动笔,即使写一些短小文章,写成后往往随即扔掉。历任雍、兖二州刺史。他频繁调任数州,处处受到吏民的称赞。他善意待人,谦虚退让。普通六年(525),担任军师将军,和西丰侯萧正德北侵魏地涡阳,因擅自撤军,被有关部门弹奏,免去官职,褫夺爵位与封地。普通八年(527),恢复封爵。中大通三年(531),担任中军将军、太子詹事,出京作丹阳尹。武帝常爱叫他小名,感叹说:“子弟们如果都像迦叶一样,我还愁什么呢?”后来入朝作尚书左仆射,加侍中衔,他坚持推辞不受,朝廷不准。大同五年(539),改任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侍中不变。

渊藻性情恬静,常常一人在屋里独坐,时间久了床上都被双膝磨出痕迹。宗室显贵们无不把他奉为楷模。渊藻常认为自己享有的爵位俸禄过多,总想减去一些。他很少与人来往,门前冷落。简文帝特别敬重喜欢他。自从家中遭难,父亲萧懿被东昏侯杀后,经常是布衣蒲席,不食珍馐美味,不是参加朝会宴享不听音乐。武帝每每因此而称赞他。

外放为南徐州刺史。侯景作乱,渊藻派他的长子萧。。率兵救援。建康城破之后,侯景假借帝命给他加衔散骑常侍,并派他的仪同萧邕代渊藻镇守京口,渊藻因此郁闷成病。有人劝他投奔江北东魏,他说:“我是国家重臣,蒙国厚恩,既然不能诛灭逆贼,只有与朝廷同归于尽了。”于是绝食而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