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长于《周易》,语言精辟,道理深奥,一时间被奉为宗法。他常常说:“何平叔不懂《易》中的七个问题。”
武帝即位,转任吏部尚书,祭酒职务依旧。永明二年(484),兼任南郡王师,加官给事中。三年,转为太子詹事,王师、给事中职务依旧。张绪每次朝见,武帝目送着他,对王俭说:“张绪因为地位尊崇我,我因为道德珍视张绪。”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王师职依旧,配给亲信二十人。又兼任中正。长沙王萧晃嘱托选用吴郡人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因为他资格不当,坚持不答应。萧晃写信给张绪坚持请求,张绪严肃地对萧晃的送信人说:“这是我身家所在的州乡,殿下怎能强逼?”才算罢了。
张绪谈吐风流,听的人都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见到的人态度肃然如同置身于宗庙。即使终日和他住在一起,也无法测度他。刘悛任职于益州,给武帝献了几棵蜀地的柳树,枝条很长,形状像是丝缕。当时旧宫芳林苑刚刚建成,武帝把它们种在太昌灵和殿前,常常玩赏嗟叹,说:“这些杨柳风流可爱,很像张绪当年的样子。”他就是如此地受到赏爱。王俭担任尚书令、丹阳尹,当时各位令史前来拜访,有一个令史善于俯仰,举止美观。王俭对他十分欣赏和惊异,问他说:“曾经和谁共过事?”回答说:“十多岁时在张令门下。”王俭一直目送着他。当时尹丞殷存至在座,说:“这是康成的弟子。”
永明七年(489),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国子祭酒,武帝给王晏下诏说:“我想让司徒辞去祭酒把它授给张绪,众人的议论以为怎样?”萧子良终于没有上任,以张绪兼任国子祭酒。
张绪口不言利,有财物就分散掉。端坐清谈,有时一整天也不吃饭。仆人们见张绪饿了,就为他备饭,然而他自己却没有要求过。
死了以后,没有房宅殡殓,他遗嘱“丧事不设柳謔做棺饰,只用芦葭。丧车拉着灵柩,灵柩上放上一杯水和香火,不设祭品”堂弟张融很尊敬张绪,侍奉他像亲兄长一样。抱着酒在张绪的灵前酌饮痛哭说:“阿兄风流忽然终止。”追赠为散骑常侍、特进、光禄大夫,谥号简子。
○张率
张率字士简,性格宽厚文雅。十二岁能写文章,常常每天规定写诗一篇,有时几天不作,就加以追补,逐渐进而写作赋颂,到了十六岁,过去的作品已有两千余首。有个叫虞讷的见了以后加以诋毁,于是张率有一天把它们全部烧毁,重新作了一首诗拿给他看,托名是沈约所作。虞讷于是句句称赞,无字不佳。张率说:“这是我的作品。”虞讷惭愧地退走了。
当时陆少玄家里有他父亲的书一万多卷,张率与陆少玄要好,于是互通书籍,全部读完了他家的书。
齐朝建武三年(496),举为秀才,任命为太子舍人,和同郡的陆翺、陆厥幼年的时候互相亲昵友好。曾经同车到左卫将军沈约那里去,遇到任窻也在那里。沈对任说:“这两位少年是后进秀才,都是南国的金子,您可以认识一下。”由此与任窻成了朋友。
梁朝天监年间(502~519),担任司徒谢紻的属官,在文德待诏省值勤,诏令让他抄录乙部书,又让他撰写古代妇女的故事。让擅长书法的琅笽人王琛、吴郡人范怀约等抄写给后宫。张率请假东归,谈论者认为他是傲世,张率很害怕,于是写了一篇《待诏赋》上奏,很受赞赏。皇上手诏答复说:“司马相如精细而不敏捷,枚皋迅捷而不精美,卿可以说是在金马门兼具了二人的优长。”又曾经参加皇上的宴会作诗,武帝单独赐张率一首诗说:“东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余虽惭古昔,得人今为盛。”张率奏诗往返六首。后来武帝在玉衡殿召见他,对他说:“卿在东南很有声望,朕很早就听说。您说宰相应该是谁,不从天上掉下来,不从地下冒出来,卿是名家奇才,如果又肯留心礼法律令,便是这种人选。秘书丞是天下最清雅的官,东南有名望的世族还没有人担任过,今天把它授给您,为卿立定名誉。”很快就任命他做了秘书丞,掌管集书诏策。
天监四年的一天,在华光殿禊饮,这天河南国献了一匹赤龙驹,能伏拜,善跳舞,诏令张率和到溉、周兴嗣作赋,武帝以张率和周兴嗣的作品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