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6/7)

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到后,说:“豫章王尚且望尘不及,我应当远望山岫消除这种想法了。”后来何点在法轮寺,萧子良前往见他,何点头戴隐士的方巾登席,萧子良欢欣不止,赠给何点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枪。

何点少年时候曾经患过渴痢病,多年不愈。后来在吴中石佛寺建坛讲经,在讲经的地方白天小睡,梦见有一个道人,形貌不凡,送给他一捧药丸,梦中把它吃了,从此病就好了,当时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的美好德行感动了神人。

他性格通脱爱好施舍,远近的人给他赠送财物,他一概不推辞,随后就又散发出去。他曾经路过朱雀门街,有一个人从车后偷盗何点的衣物,他看见了却不吱声,旁人把盗贼捉住交给了他,何点却把衣服送给了盗贼。盗贼不敢接受,何点要让人向有关部门告发,盗贼非常害怕,这才接受了。

何点对人物很有鉴别能力,他识别奖励提拔过许多人。吴兴的丘迟还在幼童的时候,何点就发现了他;济阳的江淹还在贫寒的时候,何点就称赞过他,结果和他说的完全一样。他的哀乐超过常人。他曾在走路的时候遇到送葬的人,慨叹说:“这痛哭人的心情,怎么可以想象呢!”于是悲痛得不能自制。

年老时候又娶了鲁国孔嗣的女儿,孔嗣也是一个隐士,何点虽然结了婚,也不与妻子相见,另外筑了一处房子让她住,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吴国的张融少年的时候被免官,而作诗有很高妙的句子,何点答诗说:“昔闻东都日,不在简书前。”虽然是开玩笑的话,而张融心中一直怨恨了很久。等何点后来又结了婚,张融便写诗赠给何点说:“惜哉何居士,薄暮遘荒淫。”何点也很怨恨。

永元时期(499~501),崔慧景围城,人们都没有柴烧,何点便把园子中的树全部砍掉送给亲友和乡邻。崔慧景喜欢佛理,先前向往结交何点,何点不理他。到了现在便逼召何点,何点把裙子撕开作为裤子,到了他的军中,终日谈佛,而不谈及军事。他谈话的情况就是这样。崔慧景平定以后,东昏侯大怒,要把他杀掉。王莹很替他害怕,求萧畅出个主意。萧畅对茹法珍说:“何点如果不引诱敌人共同讲佛,情况就未必可以估量了,由此而言,便应该得到封赏。”东昏侯才罢休了。

梁武帝与何点有旧交,登基以后,写了手诏叙说旧情,赐给他鹿皮巾等物品,并且要召见他。何点以方巾粗衣的穿戴被引入了华林园,武帝赠他诗酒,像从前一样以礼相待,并下诏书征他为侍中。他竟敢违逆武帝,说:“还想让我老头子来做大臣!”辞病不起。武帝又下诏书详加资助,全部送到他的住处,每天所需要的费用,由太官另外供给。

天监二年(503)去世,诏令赠给一等棺材一具,丧事所需要的花费,由太监经管。

何胤字子季,过继给了叔叔何旷,所以改字叫季叔。八岁时,居丧,哀伤超过成人。等长大后,轻薄不羁,很晚的时候才自强好学,以沛国刘王献为师,学习《易》和《礼记》、《毛诗》。又入了钟山定林寺去听内典,其学业都能通晓。而纵情旷放,当时的人们却不知道,只有刘王献和汝南周。。深深地惊异和器重他。

在齐国做官担任建安太守,为政有恩德信誉,人们不忍相欺。他常常在伏日和腊日放囚犯回家,都能按时返回。

他曾历任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尚书王俭接受诏令撰写新礼仪,没有写完就死了。又派特进张绪把它续成,张绪又死去,便交给了司徒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又让给了何胤,于是设置了学士二十人,帮助何胤进行撰录。

后来,何胤以国子祭酒的身份与太子中庶子王莹一起为侍中。当时何胤单做祭酒,怀疑所穿的衣服。陆澄博通古事,也没找到依据,于是便穿着黑色衣服临场监考。此后又进行详细讨论,乃用红色衣服,祭酒穿红衣,就是由此开始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