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授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爲时所重,常端坐西 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宣帝尝谓凝曰: “我欲用义兴主婿钱肃爲黄门侍郎,卿意如何?”凝正色曰: “帝乡旧戚,恩由圣旨,则无所复问 。若格以佥议,黄散之 职,故须人门兼美。”帝默然而止。肃闻而不平,义兴公主日 谮之,寻免官,迁交趾。顷之追还。
后主嗣位,爲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尝置酒,欢甚,将移宴 弘范宫,衆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何爲?”凝 曰:“长乐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衆人失色。后 主曰:“卿醉矣。”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征曰: “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 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 斯理庶几可达。”因着小室赋以见志。陈亡入隋,道病卒,年 四十七。子君知,颇知名。
论曰:蔡廓体业弘正,风格峻举。兴宗出内所践,不陨家 声。位在具臣,而情怀伊、霍,仁者有勇,验在斯乎。然自廓 及凝,年移四代,高风素气,无乏于时,其所以取贵,不徒然 矣。至于矜倨之失,盖其风俗所通,格以正道,故亦名教之深 尤也。
部分译文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是晋朝的司徒蔡谟的曾孙。祖父蔡系,是抚军长史。父亲蔡謆,是司徒左西属。
蔡廓博览群书,言行都依照礼节,最初离家任职著作佐郎。后来做宋武帝的太尉参军、中书黄门郎,以鲠直简素为武帝所赏识。又调任太尉从事中郎,还没上任,遇到了母亲的丧事。他性情极为孝顺,三年不梳头洗发,几乎难以承当丧事带来的悲哀。
宋台建立,他担任侍中,建议“审讯囚犯不应该让子孙提供证词,明白地说出父亲祖父的罪过。损坏教化,伤害情感,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从今以后,只让家属与囚犯相见,不要让他们审讯时进行指控,便足以说明已经伏罪,不需要责令家人提供证词。”朝廷讨论并听从了他的意见。
世子左卫率谢灵运杀了人,御史中丞王准之因为对他不加纠弹而被免官。武帝因为蔡廓刚直,把他补为御史中丞。他纠弹了许多人,百官震恐整肃。当时中书令傅亮职位隆重,学问冠于当时,朝廷的仪礼典章,都是由傅亮决定的。傅亮常常是先向蔡廓咨询然后实行,傅亮的意见如果有不同,蔡廓终于不肯屈从。调任司徒左长史,出京担任豫章太守。
他被征调为吏部尚书。蔡廓通过北地的傅隆问傅亮:“选用人才的事如果都能兑现,没有可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能就任这一职务。”傅亮把这话告诉给录尚书徐羡之,徐羡之说:“黄门郎以下都交给蔡廓委任,我们不再考虑,由此以上,当然应该共同研究。”蔡廓说:“我不能为徐干木在纸尾上署名。”于是没有上任。干木,是徐羡之的小字。选官用的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联名签署,所以蔡廓说是在纸尾上署名。徐羡之也因为蔡廓刚直,不想让他处在权要地位,调为祠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