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初年(501),虽然为了政事而委任他,但内心却相疑虑,王晏没有防备的心理。位居朝堂,事情多是独断专行,内外要职,都要用来安排亲信,常常与皇上争执用人。他多次叫相面的人来给自己相面,说他要大贵。跟客人谈话,好支开旁人。皇上听说后,怀疑王晏要谋反,于是便有了诛杀王晏的心思。有个人叫鲜于文粲,与王晏的儿子王德元往来,他秘密地探听到朝廷的旨意后,就告发王晏有异志。又有身边的单景俊、陈世范等人听了巫觋的话启奏皇上,说王晏怀有异图。这时要在南郊进行祭天,皇帝应该亲自到场,单景俊等人就说王晏要借此机会和武帝以前的主帅在中途偷偷发难。正巧赶上有野兽侵犯南郊的祭坛,皇帝越发害怕,在尚未郊祭的前一天,皇上便决定取消这一行动。首先报知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领旨,而王晏则上言郊祀是件大事,皇上一定要亲自去办。单景俊的话更加得到证明。元旦会见群臣结束以后,便召见了王晏,在华林省把他杀死。下诏书公布了他的罪名,并说河东王萧铉识力微弱,想让他空居帝位,一并下令由廷尉收监。
王晏做员外郎时,父亲王普曜斋房前的柏树忽然变为梧桐,谈论的人认为梧桐虽然有栖居凤凰的美妙,却失去最后凋落的节操。等王晏败亡,果然是这样。又在没有败亡以前,他见屋上的椽子都是大蛇,近前再看还是木头。王晏很讨厌它们,便用纸把椽子裹上,还看见纸内在摇动,簌簌有声。又曾在北山庙答赛神灵后夜间回来,王晏醉酒,部属也饮了酒,仪仗错乱,前后十几里中,不再能够控制。懂得的人说这显示将不能长久。不久便败亡了。
王晏的儿子王德元,有意进取,位居车骑长史。王德元初名王湛,武帝说:“刘湛、江湛,都不是善终,这不是个好名字。”王晏便给他改了,到现在也被牵连杀死。
王晏的弟弟王诩,位居少府卿。皇帝下令没当上黄门郎以前,不准蓄女伎,王诩和射声校尉阴玄智因为蓄伎而被免官,囚禁了十年。皇帝下令特别宽免了王诩。王诩也很重旧交。后来任命为广州刺史。王晏被杀后,皇上派人也把他杀死。
○王猛
王猛字世雄,本来名叫勇。五岁的时候父亲王清遇害,陈文帝的军队渡过浙江,访察他们,准备加以杀灭。他的母亲韦氏带着他逃到了会稽,于是得以免祸。长大以后,勤学不倦,博览经史,兼学孙子、吴起兵法。因为父亲的遭遇太苦,他在整个文帝时期始终不听音乐,蔬菜饭食布衣裳,以丧礼自处。宣帝即位,才开始求官。太建初年,初入官场担任鄱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调任永阳王府录事参军。王猛性情慷慨,常常羡慕功名,在这以前曾经上书论说安边拓境的计策,很被嘉奖和采纳,到现在诏令他跟随大都督吴明彻去夺取土地,因为军功封为应阳县子。逐步升迁为太子右卫率,调任晋陵太守。威恩兼用,奸人盗贼匿迹,富商遍地,人们都说“应该归功于王府君”郡中的人们歌唱他,把他比作汉代的赵广汉。至德初年,调他为左骁骑将军,担任左散骑常侍,深受信任和重视。
当时孔范、施文庆等人结伙营私,陷害梗直的人,商议将要把王猛调出而没有合适的机会。正巧广州刺史马靖不服从征调,于是便任命王猛为都督东衡州刺史,兼始兴内史,与广州刺史陈方靖共同攻取马靖。王猛到后,马上就捉住了马靖送交建邺,晋升爵位为公,担任光胜将军、平越中郎将、大都督,调发广、桂等二十州兵讨伐岭外蛮荒地区,所到之处都予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