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西长史王修说:“您把个十岁的儿童交给我们,就应当同心尽力,现在却拥兵不进,贼军怎么能够扫平?”使者回去报告了,沈田子非常害怕。
王猛给苻坚做宰相,北国人把他比做诸葛亮。入关的功劳,又以王镇恶为首,当时的谈论者都非常害怕。沈田子的。。柳之捷,威震长安,从而和王镇恶争功。武帝即将归去,留下沈田子和王镇恶,私下里对沈田子说:“钟会不能随心作乱,是因为有卫馞等人的缘故。常言说:‘猛兽不如群狐。’你们十几个人有什么惧怕王镇恶的!”所以他们二人常常互相都有猜忌。当时王镇恶驻军在泾水上,和沈田子一起聚会在傅弘之的军垒中,沈田子摒退其他人,于是就在军幕中将他斩首,另外还斩了王镇恶的哥哥王基、弟弟王鸿、王遵、王深,堂弟王昭、王朗、王弘,共七个人。傅弘之赶去告诉了刘义真,刘义真率领王智、王修披上盔甲登上横门来观察形势的变化。不一会沈田子到了,说王镇恶谋反。王修抓住了沈田子,以擅自杀人的罪名把他斩了。这一年,是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等武帝接受天命登了帝位,追封他为龙阳县侯,谥号为壮。传封国到曾孙王睿,齐王接受禅让,封国被废除。
朱龄石,字叫伯儿,沛郡沛县人。世代为将,伯父朱宪和朱斌都是西中郎袁真的高级军官。桓温到寿阳讨伐袁真,袁真因为朱宪兄弟暗中沟通桓温,而把他们一块杀掉,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附桓温。寿阳平定,袁真已经死去,朱绰则挖出棺材斩杀他的尸体。桓温十分气愤,要把他斩首,由于桓温的弟弟桓冲的请求而得以赦免。朱绰蒙受了桓冲的再生之恩,侍奉桓冲如同父亲。职位曾为西阳、广平太守。后来桓冲去世,朱绰口吐鲜血而死。
朱龄石少年的时候喜好练武,行为很不检点,他的舅舅淮南蒋氏才能低劣,朱龄石让舅舅躺在大厅里,剪一块一寸见方的纸片贴在舅舅的枕头上,用刀子远远地投掷,相隔八九尺,百掷百中。舅舅害怕朱龄石,始终不敢动弹。舅舅的头上有一颗大瘤子,朱龄石趁他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给他割除,结果死去。
宋武帝攻克了京城,任命他为建武参军。随从武帝到了江乘,即将参加战斗,朱龄石说自己家族世代蒙受桓氏的恩惠,不能容许以刀兵相对,请求留在军队后方。武帝认为他很义气,从而答应了他。任命他为镇军参军,调任武康县令。本县人姚系祖专门从事抢劫,郡县官员都害怕他,不敢进行讨伐,朱龄石到了县里,假装与他友好,召他担任参军,姚系祖依恃强悍,便出来应召。朱龄石于是将他杀掉,攻袭他的家园,把他的兄弟全部杀死,由此整个地区得到肃清。后来兼任中兵。朱龄石有军事才干,又精于文官职务,武帝十分亲近和重用他。后来平定卢循有功,被封为西阳太守。
义熙九年(413),调任益州刺史,作为元帅讨伐蜀地。开始,武帝和朱龄石密谋进攻夺取地盘,说:“刘敬宣往年出兵黄武,无功而回。贼军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从外水前往,而估计我们当会出其不意可能要从内水攻来,必定派重兵守卫涪城以防备内道。如果开往黄武,正好陷他们的诡计。现在以主力从外水进取成都,而以疑兵出内水,这才是制敌的奇策。”又怕这种风声先传出去,贼军看出了虚实,便另有一封信交给朱龄石,上面写着到白帝再折开。各路军队虽然都在开进,但是并不知道整体部署,到了白帝打开信一看,上面说:“大军都从外水攻取成都;臧熙、朱枚从中水攻取广汉;让老弱兵士乘高大舰船十余艘,由内水开向黄武。”谯纵果然在内水防备,派他的大将谯道福守卫涪城,派他的秦州刺史侯晖、仆射谯诜等屯驻在彭模,夹水两岸做为军城。义熙十年六月,朱龄石开到了彭模。七月,朱龄石率领刘钟、蒯恩等在北城杀死了侯晖、谯诜。朱枚到了广汉,又打败了谯道福的非主力部队。谯纵逃奔涪城,巴西人王志将他斩首呈送,同时也俘获了谯道福,在军营门前斩杀。